以下是引用既望在2005-8-13 23:18:21的發(fā)言:8 y6 `' C. b7 J5 D( }
就沖這“藏界的獨一份兒”,鑒真大師也該請我們吃飯了!
以下是引用既望在2005-8-13 23:18:21的發(fā)言:
就沖這“藏界的獨一份兒”,鑒真大師也該請我們吃飯了!
以下是引用小乙在2005-8-15 18:49:40的發(fā)言:
13樓的是封泥,古代文書傳遞時將文書用繩扎好,結(jié)繩處封上封泥,蓋印,防止被非法拆讀,不是范。
以下是引用既望在2005-8-13 23:18:21的發(fā)言:9 p1 F8 F. }: S+ b+ T7 G% |
就沖這“藏界的獨一份兒”,鑒真大師也該請我們吃飯了!
以下是引用鑒真在2005-8-19 0:40:14的發(fā)言:2 C+ }' ~% S7 W2 d) C
東胡先生的陶范很不錯,不知是哪里的?6 x/ C8 h9 V: x- K$ [
曾見過一本山西陶范遺址出土陶范專著,是在國外出版的,圖片非常漂亮。
以下是引用既望在2005-8-13 23:18:21的發(fā)言:
就沖這“藏界的獨一份兒”,鑒真大師也該請我們吃飯了!
以下是引用鑒真在2005-8-20 1:35:57的發(fā)言:2 K k3 `8 P, j) h2 R& v3 d. ]$ Y
東胡先生在收滑石范?難怪現(xiàn)在滑石范越來越少,幾乎已經(jīng)在市面上絕跡了。一項很不錯的收藏。我們都是范的愛好者。
以下是引用鑒真在2005-8-20 1:35:57的發(fā)言:
東胡先生在收滑石范?難怪現(xiàn)在滑石范越來越少,幾乎已經(jīng)在市面上絕跡了。一項很不錯的收藏。我們都是范的愛好者。
以下是引用鑒真在2005-8-19 0:40:14的發(fā)言:
東胡先生的陶范很不錯,不知是哪里的?
曾見過一本山西陶范遺址出土陶范專著,是在國外出版的,圖片非常漂亮。
以下是引用虎泉齋在2005-8-31 11:03:15的發(fā)言:
45樓上圖石范非常有意思,請東胡老師講解。在此學(xué)習(xí)。謝謝!
石雕人面像,1994年春季,赤峰市松山區(qū)初頭朗鎮(zhèn)鐵匠營子村后山出土。年代為夏家店上層文化,相當(dāng)于中原商周文化時期。這是一件用于澆注銅斧的石范。石范為青石制成。長11厘米,寬7厘米。這是一件兩面范。與銅斧范扣合,可澆注出銅斧,與人面像范扣合可鑄出銅質(zhì)人面像,(銅質(zhì)人面像未見實物)但是與人面像同范的青銅連珠泡時有發(fā)現(xiàn)。這件雕刻有人面像的石范,為研究北方草原青銅文化的冶金史,探討北方民族的古代宗教文化,提供了實物佐證。
以下是引用鑒真在2005-8-19 0:29:45的發(fā)言:! c4 {4 v$ x: [+ J
0 i- @ k0 ?/ Q" ?
虎泉齋兄惠讓。幾年前兄知我收藏此類,極力成全,非常感謝兄之美意!. l6 _1 N5 T) [! P7 ~/ C
+ T8 Z' P ^9 O* K- X
% u& H! N1 q, F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8 21:03:56的發(fā)言:) B7 l: Z) v9 [7 x
>
* ~+ w* R9 B7 z* V; d
# v/ k; T# B' q F+ O
2 E2 U+ _/ _' d8 ]6 F
9月6日午后,東胡在小廟先生的引見下,又拜會了鑒真先生,親眼觀賞了鑒真先生的收藏并上手撫摸鑒真先生收藏的青銅范器,眼福和手福啊!
欣賞之余,又反復(fù)的觀察和揣摸,這不是一合簡單的稱呼為青銅鑄范就明了的事情。好在鑒真先生與東胡當(dāng)年都收藏過錢幣,說話相通。東胡認(rèn)為這是澆注子范的母范。不止對否,請行家指教。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8 21:03:56的發(fā)言:
>
9月6日午后,東胡在小廟先生的引見下,又拜會了鑒真先生,親眼觀賞了鑒真先生的收藏并上手撫摸鑒真先生收藏的青銅范器,眼福和手福啊!
欣賞之余,又反復(fù)的觀察和揣摸,這不是一合簡單的稱呼為青銅鑄范就明了的事情。好在鑒真先生與東胡當(dāng)年都收藏過錢幣,說話相通。東胡認(rèn)為這是澆注子范的母范。不止對否,請行家指教。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13 11:36:46的發(fā)言:; N: h. J' e$ S8 C7 F, N$ |. n
1976年,在赤峰市林西縣大井村,發(fā)現(xiàn)了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古銅礦遺址。這個銅礦包括開采、選礦、冶煉、鑄造等全套工藝的遺跡,共發(fā)現(xiàn)礦坑40余個、煉爐8座,以及許多陶制鼓風(fēng)管、陶范和煉渣,還有1000余件開采銅礦的工具,如石錘、石鎬、銅鑿等。1975年發(fā)現(xiàn)的內(nèi)蒙古赤峰市"林西大井子銅礦遺址",經(jīng)C14測定,距今為2700~2900年。
以下是引用funnyman在2005-9-13 13:17:59的發(fā)言:# L( w- j' I/ H9 D+ k; u) @
>
經(jīng)C14測定,距今為2700~2900年 應(yīng)該是公元前哦[em09][em09][em09][em09][em09][em09][em09][em09]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12 10:41:31的發(fā)言: 2 `) Q# P( K1 H" q1 @5 h
7 C1 @6 H1 M6 O( @/ b
0 E$ K5 d" A5 M3 K/ h( H2 y
6 \1 P+ ?0 K* c8 P% S! U
+ `6 l( l9 [6 r. {* R: P4 L' I
4 m5 A. _( L0 ]: t) X! Z Z, B
& j0 W! u3 |% ^4 ?5 i; s3 U0 s# m0 R
& K+ Q; W8 |" Z. R7 A
銅錠,最重不超過10克。. R" F! A R; ^" V& P
因此,使人追思在早期的青銅冶煉提取青銅原材料時的艱辛。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14 7:52:45的發(fā)言:
青銅犁鏵范的數(shù)據(jù):高180毫米 寬140毫米 重約單片2000克。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22 7:53:03的發(fā)言:, l; q7 r" ]0 \) x) Y0 ]1 [. x
' X7 N( k( y7 _ Q$ B; R
, _* }9 I' Q ^+ X/ v N
% m8 h& e# S, N0 A5 N& k7 o3 Y$ Z
8 _% m O5 A# h( j) t) m0 j
7 s4 L! F R% u8 M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22 7:58:40的發(fā)言:+ k3 y: v* M/ q" v' o" i& {: p
3 o0 z( x z/ h( U
( K* q p* }! Q* t( G2 p3 |
: }; G5 V. V y2 x7 f* ^. j
% ^' N5 w2 u4 y4 _" y
8 X5 C, ]! Y7 W4 v& }. n1 H( {
先把材料寄放到這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8-19 0:34:16的發(fā)言:
請鑒真老師欣賞:6 [: X; o/ d1 E& V: n. @+ ~# e
6 w' M$ C8 n; c: @! ~3 c' f7 d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22 9:05:11的發(fā)言:; ?7 k: ^. {6 V( H1 I' Q2 `# j
東胡在收集錢幣的這些年,很多成績都得益于在工廠工作的幾年。東胡在鑄造車間先后做過木型工,修理工,翻砂工和澆注工。在木型車間做木型工時,就是根據(jù)圖紙要求,用木材加工制造各種零配件的木樣,其后交鑄造車間冶鑄。以后做修理工,曾參加過55型拖拉機(jī)的木型,鋁型,合金型的制造和修理,以后又曾做過翻砂工和澆注工作,從工作中學(xué)到了許多有關(guān)鑄造方面的知識,為錢幣的收藏與以后探討夏家店青銅文化的鑄造提供了實際的而不是紙上談兵的一些說法。
以下是引用funnyman在2005-9-22 9:32:42的發(fā)言:* b2 C) G6 U- g+ r6 r
。
東胡老師,古代鑄造工藝和現(xiàn)代鑄造工藝是不可同日而語;范鑄法和翻砂法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您覺得是不是呢?[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以下是引用funnyman在2005-9-22 9:32:42的發(fā)言:
。# }- ], c4 l5 y X1 Z- l
東胡老師,古代鑄造工藝和現(xiàn)代鑄造工藝是不可同日而語;范鑄法和翻砂法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 H0 w" a' M) E) p' a3 y
您覺得是不是呢?[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22 9:47:06的發(fā)言:
]8 V6 k5 V# U# N; C+ ~, i
8 I/ ~; x5 _6 Z* y. `9 P
您好:
6 @3 K$ W1 Z$ z: g! G
東胡認(rèn)為無論什么鑄造方法,都是把金屬融化后成型.這是共性的東西,您說是吧?
以下是引用funnyman在2005-9-22 10:28:57的發(fā)言:
>. g* M. s9 E) U% Z
% A+ v; h$ i; n1 T, i" ?, K
東胡老師:, K6 [2 q% g/ Z0 U' f4 ]5 ^
思路是一致的,技術(shù)是不同的。呵呵[em09][em09][em09][em09]
以下是引用東胡在2005-9-22 9:16:23的發(fā)言:這是我傳上來請鑒真老師欣賞的陶范,東胡在這里斗膽借鑒真老師青銅寶范的霞光,折射一點北方草原青銅文明之光。關(guān)于鑒真先生的青銅質(zhì)地的犁鏵范的文字材料還沒有整理,整理后的材料旨在說明一個問題,鑒真先生的青銅質(zhì)地的犁鏵范是母范而不是子范。以提高這青銅質(zhì)地的犁鏵母范的學(xué)術(shù)價值,會有很多的討論,東胡先要先把材料準(zhǔn)備好。東胡很忙,為了預(yù)防忘記,就先把有用的材料寄放到這。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wǎng)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