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中國中鐵內部重組的消息不絕于耳,從內部部門間的集結合并到設立投資集團,再到新誕生的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設址成都,這一系列變革幾乎都從一個側面印證著中鐵期望以新的面貌迎接未來。改革的動機其實不
在鐵路建設依然熱潮洶涌的背景下,或許涅槃才會重生。
中國中鐵這一場部門變化看似內部整合,事實上也是一場掘金之變。
內部改革
中國中鐵在這場掘金之路上,已經開始邁出了腳步。
王夢恕介紹,目前中鐵已經開始著手相關組建事宜。
即將誕生的中鐵武漢電氣化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基礎模型是將中鐵電氣化局二公司從中鐵電氣化局分離,原中鐵電氣化局二公司部分人員分離設立子(分)公司,并從中鐵一至五局電務公司中每個公司整體劃出4至6個項目部,項目上人員隨項目一并劃走,分別設立5個分公司并入新設立的中鐵武漢電氣化集團。
中鐵六至十局電務公司分別以2000萬現金向新成立的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增資入股。
關于中國中鐵的這場內部變革,中國中鐵內部人士稱主要是為了內部戰略考慮。
據該人士介紹,過去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業務量比較高,隨著中鐵建2005年7月也成立了電氣化局后,中國中鐵手里的業務量逐漸縮小。
這主要緣于兩家的業務領域形成明顯競爭。據了解,中鐵建成立電氣化局后主要業務領域鎖定在高速鐵路電氣化、電力、通信、信號和城市軌道交通、公路交通、機電設備、輸變電、樓宇智能化、工業與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設方面。
中鐵建電氣化局在鐵路領域成為集科研開發、設計咨詢、工程施工、運營維護、產品制造和商務開發為一體的“四電”系統集成商和工程總承包商,具備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
而這些內容與中鐵電氣化局的業務范圍幾乎相同,兩家的競爭逐漸白熱化。業內人士介紹,截止目前,兩家企業在電氣化市場領域,各占半壁江山。
原本自己獨攬的業務現在一半被分食,業務量的下降也導致中國中鐵的資源出現閑置狀況。
如武漢電氣化局原本下設多個電務處,雖然手里的項目資質很多,但卻因為競爭實力不夠而常常拿不到標,以致出現生存窘境。
據鐵路建設業內人士介紹,面對此境遇,中國中鐵早在兩年前就想通過對內部電氣化局整合來提升業務能力,但由于其他原因而未達成。今日終于可以落到實處。“現在就是想給內部困難的企業解困。”中鐵內部人士稱。
而據王夢恕透露,中國中鐵負債太重也是一個原因。
原鐵道部現改革為中國鐵路總公司,作為鐵路的發標方,因為建設而使自己負債太重,累積欠了中國中鐵和中鐵建兩家公司近2000億元工程款,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中鐵的欠債。
這使得中國中鐵各分局目前資金運轉水平非常差,不少公司負債率高達90%以上,包括電氣化部門。
而事實上另一個整合的因素是,中國中鐵內部業務無序競爭,也令領導頭暈。中國中鐵共有17個工程局和三十多個相關業務公司,僅基建業務就有16個局、公司和另外7個相關公司涉足,且都從事同樣的業務。
力量四散、自相殘殺的市場競爭或許并不利于一個公司的整體發展。其中電氣化方面,中國中鐵目前的虧損額就約有幾十億。
或許,在此背景下理順內部關系,合力一致對外不僅能提升公司對外的抗壓能力,也能整合更多優勢資源從集團層面獲得更多競爭力。畢竟就目前看鐵路的投資仍然比較熱,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經從年初的6300億元提高到800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由此前的44項增至64項。
據另一位中國中鐵人士透露,中鐵九局的日子就很難過,如果不重組或許就面臨破產、倒閉。
此次改革,也將對九局的部分三級企業推進重組,其中九局一公司整體劃入中鐵上海工程局,九局三公司整體劃入中鐵四局,九局廣州公司劃入中鐵五局。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