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有兩條經濟新聞值得關注:一是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經濟增長數據,GDP增速為7.4%;二是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保證完成。
“必須保證完成”,是總理在聽取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區、市)、27個部門“穩增長、促改革”督查結果的時候說的,所以是一句比較重的話。這意味著什么?
1、今年的目標是什么
如果我問你,2014年中國的發展目標是什么?估計90%的人會說,GDP增長7.5%。所以,當今年上半年GDP數據公布后,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說“沒有完成任務”,因為只有7.4%(二季度是7.5%)。
但如果你查一下《政府工作報告》,就會發現目標是一組數字,而不僅僅是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允許“高一點”或者“低一點”,這是總理多次表態時的原話。6月份,他在倫敦演講的時候,一度將7.5%表述為“不能穿越的下限”,曾引起猜測。兩天后,在希臘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表述,回到以往的說法:“一季度經濟增長7.4%,處于合理區間。我們今年確定了GDP增長7.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CPI漲幅3.5%左右等主要目標,只要有利于支撐比較充分的就業,經濟增長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物價水平的變化也要避免人民生活受到大的影響。”
既然7.4%也算完成任務,在二季度增速回升到7.5%,上半年達到7.4%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強調目標“必須完成”,并派出督察組?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今年的目標不僅僅是經濟增長、保就業,還有改革,改革如果不能推進,經濟發展肯定重回老路;二,雖然7.4%被官方自認為完成了任務,但民間和傳媒普遍記住的數字7.5%,所以7.5%是要確保的。只有將目標定在確保7.5%,才能100%保住7.4%。而且,從上半年用電量數字看,7.4%的增長有沒有水分,根基是否牢固,都有可議論之處。
2、確保7.5%等目標的意義
我認為,官方顯然力求經濟增長達到7.5%,而且最好是“多一點”,而不想“少一點”。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一,今年是“改革元年”,政府簡政放權、加大反腐敗力度、經濟調結構等,都在今年全面展開。在這樣的年份里,如果經濟增長被輿論普遍認為沒有完成任務(比如7.4%),顯然有礙觀瞻,甚至會被利益集團指責“改革影響了增長”,可能有損中央政府的權威。
二,今年的改革動了公務員階層的“蛋糕”,所以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懶政、怠政的現象。尤其是對于“縮小政府權力”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某些人的變相抵制。這時候中央如果不強硬,不督查,很多措施會流于形式。事實上7.5%的增長目標,也成為中央政令能否暢通的試金石。保不保這個目標對地方政府來說,不僅僅是能力的問題,更是態度的問題。
三,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速達到了7.4%,二季度回升到7.5%,但這個增長是在一系列“微刺激”措施作用下實現的,包括兩次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人民幣貶值3%。“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是否能如愿進入目前仍回報率偏低的實業,而不被理財、房地產等誘惑,還能難說。而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空間,顯然非常之小。所以,如果下半年不從改革要空間,只能被迫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而上半年貨幣供應量已經超出了既定目標,社會融資額也出現大幅反彈,投資率已經創下79%的驚人紀錄。如果趨勢不改,中國經濟的高速輪船,只能繼續撞向前面的冰山,轉彎回避的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