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日電(信蓮) 香港大公網日前發表日本著名作家加藤嘉一的分析文章稱,周永康的落馬表明習近平等中國高層極力推動的各項改革與制度化掛鉤的可能性與急迫性,嚴格貫徹“權力用在改革,改革以制度化的方式推進”的做法,或許是中國高層下一步正在努力的方向。以下為文章摘編:
周永康落馬了。
坦率說,有些出乎意料。
此刻的我在北京,正好能感受到周永康落馬的氛圍,因而談談此刻的三點想法。
其一,在“落馬”兩個字前面,我有意不加“終于”兩個字。因為在我看來,這不是“終于不終于”的問題,許多中國人早已經在、微博等平臺用“康師傅”來表述這一事件了。我認為案件的關鍵其實不在于周永康本人。從周永康的政治生涯來看,他的仕途軌跡是什么,這一落馬不得不牽連到的其他利益攸關者是什么,我們大概也能看清楚。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發展到了嚴格反腐這一步,后面肯定還有更嚴厲的措施。所以,我不加“終于”。
在我看來,從反腐的角度而言,這應該,也必須是一個新的開始。
至于“應該”部分,我就不多說了。下面說說“必須”是開始的理由。
其二,只有讓周永康落馬這件事,成為中國共產黨推動以“制度”方式處理任何一名腐敗官員的原動力。這樣的結果才更有意義,不然可能會白忙一場。
在這里,我不想用“依法治國”、“司法改革”、“法治建設”等傳統官方詞匯,人們已經習慣聽這些多年了。其實真正的法治的含義是沒有例外、是不給例外的,換句話說,對于任何一名官員,法律都沒有特殊照顧。
同時,我也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和中國高級官員,最近在反復強調反腐沒有“特區”。
確實,法律的底線不在于什么樣的人物受到懲處,而在于法律本身。
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此次打破了原有的人為底線,有力處理了一名前常委。按道理,接下來的反腐更是沒有例外了—任何一名中國公民,在法律面前都可能會做到人人平等了。此外,此案還可以作為推動法治的強有力的機會。我也注意到,黨中央已宣布十月份要召開四中全會,集中研討法治的問題。這兩者之間或有聯系。
其三,周永康落馬,所能證明的一個比較確切的事實是:習近平作為中國的最高實權人物,如今掌握的權力之大。據我的消息來源,此次的“立案”過程中,不少中共元老是支持習近平的。 接下來,習近平怎么應用這一鞏固或被鞏固了的權力,應該是關鍵。我現在北京寫下此文,可以感受到中國老百姓對習近平反腐的贊賞。氛圍很好。按此推論,習近平應
該會把這一權力和民意,用在推動經濟改革、法治的進步、以及政治制度建設中。
在我看來,任何權力須用在改革上,這些改革與進步也要務必立足于制度主義,倘若經濟、司法、以及政治的改革過程沒有制度化,那么隨著人員換屆和變動,社會進步或許會原地踏步。
因此,周永康落馬,讓我看到習近平等中國高層極力推動的各項改革與制度化掛鉤的可能性與急迫性,嚴格貫徹“權力用在改革,改革以制度化的方式推進”的做法,或許是中國高層下一步正在努力的方向。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