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東方龐貝”泗州城,經過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三年多的考古發掘,近日已確定了古泗州城遺址范圍,一大批珍貴的文物“重見天日”。圖為考古人員發掘出的古泗州城一角。新華社發
12月19日,文物考古專家、學者在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泗州城遺址勘查出土文物。
這是12月19日在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泗州城遺址拍攝的碑座。
12月19日,文物考古專家、學者在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泗州城遺址勘查。
原標題:“東方龐貝”重見天日
據北京晨報報道:巨浪排山倒海地沖入,瞬間,一座城市被淹沒得無影無蹤……在大型災難影片中經常出現的這一幕,曾在現實中真實上演。在330多年前的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繁盛了千余年的泗州城,在一場持續了70多天的暴雨中被徹底淹沒,永遠從地圖上消失了。
近日,記者從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獲悉,這座沉睡了數百年的“東方龐貝”,有望重見天日。目前,該所考古人員正在位于江蘇盱眙縣境內的泗州城西南角進行考古發掘。
目前,考古人員共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輪廓像只烏龜的古泗州城,已經現出內城墻、外城墻及城門,學者初步確定了泗州城遺址的結構和布局。其中,已探明內城墻墻體長度約338米,外城墻長度約132米,城門采取的是在城墻外修筑月城的方法,月城東西最大徑118米,南北進深56.6米。從規模上已能夠初窺這座古城當年的繁華景象。
據記載,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時毀于戰亂,唐代重新興建,曾經是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都市,有“水陸都會”之稱。
沉睡了300多年的古泗州城已經被發掘,如何對這座古城進行更深一步的發掘、利用和保護,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古泗州城完全具備成為世界級旅游資源的潛質,而且未來古泗州城的旅游模
式將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歷史文化盛宴。”同濟大學楊國標教授娓娓道來,“古泗州城具備與意大利龐貝古城幾乎相同的資源基礎、吸引力和市場條件,某些方面還擁有了龐貝古城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據介紹,龐貝古城和古泗州城都是曾經繁盛的歷史城市,其陸上的城市格局和主要代表性建筑物表現了當時歷史文化的縮影,但古泗州城因淮河和汴河穿城而過,較之龐貝古城更增添了水土、水岸、水底的特色遺存資源,有著更豐富的文物和歷史積淀,從這一點上說,古泗州城比龐貝古城更具特色和吸引力。專家認為,古泗州城的未來,無疑是一個杰出的世界遺產和遺址精品,旅游開發的價值和潛力不可估量。
( z5 r& r/ g' c% y$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