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個人力量,霍州市檢察院反瀆局副局長朱東平在沒有房產開發資質的情況下辦理成功多個房產開發證照。
今年1月,山西省霍州市檢察院反瀆局副局長朱東平被人向紀檢部門實名舉報:倒手土地開發房地產牟利。同時被以同一理由舉報的還有霍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長王大鳴。
舉報者是山西房地產商侯德福的妻子趙會平。侯是朱東平的房產開發合作人,亦曾因建樓被指影響到隔壁王大鳴的樓盤遭索賠而與王大鳴熟識。
與某些房產開發者拿地建小產權房不同,相關證據顯示,朱東平和王大鳴兩人在官員任上以個人名義購買農村集體土地,之后通過系列運作變更土地權屬為國有土地、獲得系列合法證照手續,進而假手他人開發大產權房上市銷售牟利。其間,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一路綠燈。
官員轉讓土地
如果不是公開舉報,朱東平的生意可能還能繼續做下去。
去年10月13日,在與丈夫侯德福失聯近半個月后,趙會平被朋友告知侯因涉嫌詐騙罪,被山西霍州市公安局網上通緝。雖然霍州警方一再否認,但趙會平仍將丈夫被通緝的原因歸結到其在霍州市投資的一樁商品房開發糾紛上。朱東平,是這起商品房開發糾紛的另外一方,此前他一直以合作開發者的身份出現,與侯德福一起開發霍州的一個房地產項目。
該項目名為香寓幸福匯,位于霍州市區興霍路與濱河路之間,開發企業為侯德福2011年在太原注冊成立的山西璟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這個項目,是侯承攬的第一個房地產開發工程。趙會平稱,該項目截至目前已投資4300多萬,但已停工近10個月,成了當地有名的“爛尾樓”。
侯此前是個包工頭,能變身房地產開發商,就是因為認識了朱東平。
據趙會平介紹,2011年7月,侯德福到霍州市搞工程,通過朋友介紹與朱東平結識,朱稱自己有一塊土地可以轉讓開發。一個月后,雙方簽訂了合作開發協議。
雙方2011年8月31日簽訂的名為“新建北關居委會硅鐵廠改造項目”的協議書顯示:朱東平將自己名下的霍州市北關居委會硅鐵廠3512.45平方米土地轉讓給侯德福,作為商品房開發使用,凈土地轉讓價格為920萬元。
協議同時約定了付款時限:簽協議后的7個工作日內侯向朱支付200萬,框架封頂支付420萬,工程完工支付300萬。其間,朱東平負責完善開發手續,辦理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調整容積率,負責施工場地的三通一平工作,以及房屋交付協助侯辦理房產證。
協議還以“其他事宜”專門規定:“由于為了照顧各部門的關系,給甲方(朱東平)預留叁套成本價房屋。”
對于朱東平的身份,趙會平說,第一次見面時,朱東平就不避諱自己霍州市檢察院反瀆局副局長的身份,“中間人介紹時,一直叫他‘朱檢"。
簽完協議后不久,侯德福即向朱東平的個人銀行賬戶匯款200萬元。“合作3年多來,我們一共支付給朱東平700多萬。”趙會平說,該工程目前爛尾,是因為開發證照不齊全,“證件無法辦理的原因是,這塊土地有問題。”
違規辦下多證
朱東平轉讓給侯德福的這塊土地,原為霍州市硅鐵廠所在地,其土地使用權人是霍州市北環路街道辦事處北關村民居委會。
據北關村村主任高小五介紹,原硅鐵廠所在的土地共8.1畝,屬于北關村集體土地,硅鐵廠原為北關村村辦企業,幾經改制為私人合伙企業,2002年左右,因經營不善停產。
“2007年朱東平通過朋友介紹,說想買這塊地搞房產開發。”最終,朱東平以每畝2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其中的5.1畝。
對于買賣集體土地一事,高小五承認“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他說,當時因硅鐵廠破產,發不出工資,“所以想搞房產開發,建些小產權房解決困難。”
事實上,這塊土地在賣給朱東平后,其性質從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所建房從小產權變成了大產權。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不能直接用于商業開發,需要將土地權屬變更為國有土地后才行。農村集體土地要改變權屬性質,唯一途徑是政府征地。其間流程包括須經原所有權人同意,發布征收公告、擬定足夠的補償安置方案等法定程序。之后被征收土地被納入政府土地交易中心,進行招拍掛出讓。在這一系列流程完成后,獲得土地使用權的開發商,才能申請辦理相關開發許可證進行開發。
但這個看似復雜的法定流程,朱東平事實上走得并沒有那么難。2009年3月23日,他從霍州市國土資源局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下稱土地證),之前,該地塊并沒有任何政府征收批文,土地性質也仍為村集體所有。2009年7月29日,他在霍州市住建局給該地塊辦理了用于商業開發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后又于2010年1月21日成功辦理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這一系列證件全部以北關村民居委會的名義辦理。高小五稱,這些證是朱東平個人辦下來的。自從5.1畝地賣出后,村委會再沒有與朱東平有過多接觸,對朱東平為何能辦下這么多的證,他也很好奇。
就這樣,通過這一系列證照,朱東平成功將村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開始進行商業開發。
需要注意的是,朱東平與侯德福簽訂合作開發協議在2011年8月31日。此前,朱東平作為個人,并沒有房地產開發資質,但他硬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系列許可證照辦理成功。霍州多名知情人對此的說法是,朱為辦證花了巨資,“僅辦土地證,朱東平就花了200多萬。”
因辦證期間,朱東平未找到合適的開發商,土地證等證件的使用權人仍為霍州市北環路街道辦事處北關村民居委會。之后,根據朱東平與侯德福簽訂的合作開發協議,雙方約定在侯支付完轉讓費后,由朱將土地手續轉到侯名下。
部分北關村村民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稱,商業開發原硅鐵廠土地他們此前并不知情,“直到硅鐵廠的房子被拆了才知道”。居住在廠內的原硅鐵廠職工趙林東說,他在2012年年中才接到拆遷通知,2013年廠子才全部拆完。“我的房子一百多平,補償了25萬元。”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