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人人平等,這是國民們自幼都有的常識。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關系,當代著名畫家大別山人楊厚強先生經常乘坐高鐵出差,他大多時間都是首選二等座,實在買不到二等座就買高價的一等座(相信大家都是如此選票吧)。時間久了,每次乘坐一等座總覺得心中有種潛意識的尷尬,他覺得,既然是和諧號,就不該把座位分成一等,二等。一等座減少了整節車廂的座位數,加高了票價,浪費了列車有限的空間資源。
由上圖我們看到很多人買不到座位不得不買站票,甚至還有人搶不到票,社會發展到今天什么是“和諧”?我們老百姓“不太懂”,但是為了把車廂里的座位和人分成一等,二等,減少座位數設置一等座,提高一等座票價,讓一部分人買站票,甚至買不到票……
減少座位提高票價,與增加座位降低票價,那種方式社會效益和運輸能力更好?
總之,鐵總欠公眾一個“和諧”的解釋!
我這個大別山革命老區走出來的土畫家,不想一次次的在乘坐高鐵時被迫高消費買一等座,更不想在和諧的環境里成為一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