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網
標題: 中國銅鏡探源 [打印本頁]
作者: 夜里 時間: 2018-2-1 16:04
標題: 中國銅鏡探源
一.中國銅鏡探源
. \1 @6 L- @/ D0 t3 Z0 I7 Q/ D3 r9 {( f; J% q) F, Q' r2 N5 d$ f
今天,我們使用的鏡子一般都是玻璃造的;但在人類使用玻璃鏡之前,鏡子是用銅造的,準確地說,是青銅鏡??脊虐l現證明,中國在距今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時期,就開始使用青銅鏡,經歷了商、周、漢、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銅鏡才逐步為玻璃鏡所取代,退出了人們的生活。銅鏡被人們使用了約3,800年左右的時間,可算是中國古代諸種金屬器物之中沿用時間最長、使用范圍最廣、又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過許多影響的古器物。
' D9 P, H( }# `8 O" \4 i# \ 銅鏡本身是一種工藝美術品,鏡子的背面一般都鑄有精美的紋飾或文字,這些紋飾的圖案造型與銘文,往往濃縮了各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觀念與審美情趣,它制作精細,既體現了較高的工藝制作技術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t4 ^# Y/ u% C w# t) V! z2 W
青銅鏡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已經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飾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意識,譬如人們常說的「破鏡重圓」、「明鏡高懸」、「以史為鑒」(古書「鑒」與「鏡」?;ネǎ┑鹊?,都反映出銅鏡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 N1 x& J7 }& B0 h
銅鏡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它為我們認識古人、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思想,開啟了一扇視窗,我們希望通過以下的介紹,能為大家了解中國古代銅鏡文化,提供一點幫助。
! Q- Z0 h7 ?4 f% S
1.黃帝鑄鏡傳說
" d0 ?6 P$ Y2 I3 @" s' @+ {; ?
, P, s) ]5 ` i" q2 Q中國從什么時候開始鑄造使用銅鏡?這是一個不很容易回答的問題。正如某些發明創造被歸功于黃帝一樣,古人也將銅鏡的制造和使用說成起始于黃帝:「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軒轅黃帝傳說》)。「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于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述異記》)。
. a2 J: B5 p7 n8 s0 f 這一類圣人制鏡的傳說固然不足憑信,但它也說明了鏡的起源久遠,可以追溯到古史的傳說時代。
, M. s; A6 h! y6 g
: Z' r; y2 G6 L* z @3 \「鏡」字的出現——戰國時期 ) o) N5 d! r, K7 N' s9 f7 }& x
在中國文獻史籍中,「鏡」字最早見于《墨子·非攻》及戰國末期的一些著作中。《莊子·應帝王篇》:「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同書《天道篇》也有「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楚辭·九辯》:「今修飾而窺鏡兮?!埂俄n非子·觀行》:「古之人,自短于自見,故以鏡觀面?!雇瑫达椥啊担骸阜驌u鏡則不得為明?!惯@些記載說明,青銅鏡至少在戰國末期已經廣為流行了。
5 m# e5 V, r/ s. l. M 在古代文獻史籍中,鑒與鏡常常混為一談。故有鏡鑒之稱。《左傳》、《詩·邶風》、《詩·大雅》中都有關于鑒的記述,這樣一來,銅鏡的歷史又可以上溯到春秋早期或西周時代了。史籍中出現的「鑒」字,有的是可以明確看出是專指以水鑒容的,如《尚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鑒),當于民監』?!埂肚f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褂袚诖耍袑W者認為中國銅鏡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是:止水→鑒盆中的靜水→無水光鑒→光面銅片→銅片背面加鈕→素背鏡→素地加彩繪→加鑄各種紋飾→加鑄銘文。當然這些都是研究者的推測。
2.世界銅鏡的兩大體系
/ K( a5 U% g5 K% o& G/ ~# H
l# C- x+ t; F0 m# l. Z3 A以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為代表的圓板具柄鏡,產生于約公元前2900—前2000年,在伊拉克的基什遺址、伊朗的蘇莎遺址和巴基斯坦的印達斯文明時期遺址中都出土了青銅鏡。埃及第十一王朝時期的石棺浮雕紋飾中,有持鏡妝飾的貴婦人像,其年代也在公元前2000年。西方的這些青銅鏡,從形制上來講,一般為圓板具柄鏡。
" e& T) o1 T/ K8 S 中國古代青銅鏡的形制,一般為圓板具鈕鏡。大量的考古發掘和文獻著錄表明,唐代以前,中國銅鏡多為圓形,少數方形,且以鈕提系;宋代之后,始有具柄鏡流行。
' A$ J2 H d# O, K# O3.銅鏡的組成部分 ' m. C" r5 V! I1 t: { t
& x6 o8 n0 s8 i Y" I8 F: Q銅鏡各部位的稱謂可分為:
/ c( v7 {1 j/ ]# v. C 形制:亦稱鏡形。形,指銅鏡的平面形狀。如圓形、方形、八角形、菱花形、葵花形、鐘形等等。
9 C8 Q* d- Z+ Q. h' I! k 鏡面:鏡的正面,用于照容的一面,平整光亮。
/ X+ v; A; o Y2 @2 S/ J+ |" \ 鏡背:鏡的反面,多鑄有紋飾。 + G$ C" w, J$ j2 a, t5 w: v8 i0 W2 p
鈕:一般在鏡背中心,有孔可系帶作懸掛固定。常見有弓形、橋形、半圓形、獸形等。
# N" s c( y- f) J 鈕座:鈕的周圍,緊連鈕的裝飾部分,如圓鈕座,花瓣紋鈕座,連珠紋鈕座等。
7 [/ U, X7 ?; V2 k) [ 內、外區:指紋飾分布的區域,是為研究銅鏡的紋飾而劃分;靠近紐的部分為內區,靠近邊緣的為外區。 $ b6 [ B% n2 Y! H! d6 @
邊緣(緣):指銅鏡的邊緣位置,如卷緣、寬緣。近鏡緣的紋飾稱為鏡緣紋飾,如素卷緣、三角鋸齒紋緣等。
* w6 l8 ]1 u6 {7 t+ ^1 f( C4 w 另外,鏡的名稱大多以其主題紋飾而命名,有時也會加上工藝名稱,如山字鏡、禽獸紋鏡,或螺鈿(田)人物鏡、金銀平脫鸞鳳鏡等;也有根據鑄鏡字號命名的,如湖州鏡、蘇州鏡等。

$ `" Q" }. | |2 {( ~' z* j4.中國最早出土的銅鏡
4 \& m7 J7 l! o* {6 L2 M/ d# _
' R1 [7 N) P6 s# q6 J2 Q0 R U上個世紀前期,中外學者和收藏家根據傳統出土于河南洛陽和安徽壽縣古銅鏡,將古銅鏡命名為「淮式鏡」、「秦鏡」、「楚式鏡」、「先漢式鏡」等等,從這些名稱就可以看出,他們將中國古鏡的年代限定在春秋、戰國之際。 " Y( c# k8 E# O) Q- s, o
1934年12日23日,河南安陽侯家莊西北崗1005號殷墓出土了一件圓板具鈕器,當時主持發掘的梁思永先生稱之為「重要發現」。殷墓出現了銅鏡,如果屬實,這將會使中國的鑄鏡史上溯幾百年。遺憾的是這在當時只是一個孤例,于是對這一「重要發現」,贊成、懷疑和否定的意見雜陳,誰也不能說服誰。直到1976年,在安陽小屯著名的婦好墓出土了四面銅鏡,才使這場延續了42年的爭論有了新的論據。 ( j4 |7 X) X" M* L) O0 H
然而,殷代銅鏡已經不是中國最早的銅鏡了。1975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出土的銅鏡宣告了齊家文化已有銅鏡。接著,1976年青海貴南的齊家文化墓葬中也出土了銅鏡。這就把我們的銅鏡鑄造歷史追溯到距今4,000年之前。

: [/ t- A; V6 L8 B3 a/ ~/ I二.中國銅鏡的鑄造
, A/ C3 p& _9 t& j& w6 A
/ d) C/ o9 @- r5 y q5 x中國古代青銅器一般采用范鑄技術制作,銅鏡也不例外。1949年以后,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和山西侯馬等地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大片的鑄銅遺址和大量的青銅器陶范,為我們揭開古代青銅器鑄造之謎提供了依據。學術界始知有鏡范出土,是清末以后的事,清末、民國的學者羅振玉、梁上椿都有相關記述。考古出土的鏡范主要是出自山西侯馬和山東臨淄等地,河北易縣也有出土。鏡范的出土,使我們對銅鏡鑄造方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S r4 v; |9 S; ^- v1 z2 O8 G1.銅鏡的范鑄技術
" x+ V$ X9 R- G8 J- \3 E* z! X/ V! W1 k) b2 I1 {
一般認為,古代銅鏡是采用范鑄技術澆鑄而成?!阜丁咕褪氰T制青銅器、銅鏡或銅錢的型模。 4 f* `5 V2 g1 h$ P- Q6 ]
要鑄制一面青銅鏡,必須先制模,就是用木或陶先雕刻出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之外,用黏土和細砂包裹制成「范」,范為上下兩塊:一塊是鏡背有紋飾圖案和鏡鈕的;一塊是平整的鏡面。范上面還要有澆口和冒口,以便于澆鑄銅液和釋放范芯里面的氣體,將鏡背與鏡面合范焙燒之后,再經過修模處理,就可以用來澆鑄銅液鑄鏡了,待銅液冷卻,就可以破范取出銅鏡,鑄造好的銅鏡再經過熱處理,表面機械加工,如刮削、研磨和表面拋光處理等,就成為光可鑒人的實用器了。
$ U2 N R, M/ c( q: g* L$ F2 ^
2.銅鏡的合金成分
7 C& H' E2 `" F- n2 M. v# v( x; J( I" v$ O N( a) I" F" |/ |
青銅鏡因其鏡面需經打磨拋光以照容,因此其合金成分中,錫的比例相對其他青銅器要高些。從戰國至唐五代,均屬于高錫青銅;宋至明清之后,銅的含錫量減少,鉛增多?!犊脊び洝ちR》說:「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這「金」即是銅,「齊」同「劑」,全文說銅與錫有六種配比,可用來制作六種不同性能的器物。 1 [ |: u2 `( u0 D4 q
《考工記》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作品,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關于銅鏡及其他青銅器合金配比的最早記載。

3 D5 U$ d* k7 G/ f2 b
3.銅鏡的雕刻技術 : L! F, o) \- _; T- }8 H
: w/ l( K D$ F; F8 A3 e
銅鏡的雕制是一項專門的技藝,以下是銅鏡雕刻中普遍使用的方法: 5 L- Z! [4 e' X1 H, O: a4 |, N
鏤空(透雕)
* s3 B7 z6 u! M: ? 從傳世和出土資料看此類鏡采用方形的較多。由鏡背與鏡面相合而成,一般鏡面為青銅,背面為模鑄鏤空式紅銅,因此為「二重鏡」。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有透雕蟠螭紋的;四川培陵戰國早期墓出土有透雕雙龍紋的。流失于國外的鏤空紋鏡也不少,紋飾亦為蟠螭,還有四夔紋、嵌石變形獸紋鏡。 7 ^% m: D3 N% t( S
金銀錯 * | ]( y5 H5 H1 d; A
所謂金銀錯工藝是將金銀一類的物料以條狀、塊狀形式填入到銅器背面預先做好的凹槽內,再將其錯磨平整。這種工藝大約在春秋戰國時興起,戰國時有了較大的發展。最有名的錯金銀鏡當屬傳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狩獵紋鏡。 * x) m/ n: d9 A; u- w
& o. I6 K% t @5 \- u8 e
鑲嵌式 * f* H5 ?! v! w# e# x; k3 S
鏡背鑲嵌綠松石、玉、琉璃等的工藝。山東淄博出土鏡有29.8厘米,在粗線條的云紋上錯以金絲,地上嵌綠松石,還嵌了9枚銀質乳釘。傳河南洛陽金村出土已流失于國外的嵌玉和琉璃鏡亦十分華美,背面正中嵌一枚圓形藍色琉璃,其外嵌素面白玉環,環外一周藍色琉璃,最外為索紋玉環。
9 L2 C5 U- {% L彩繪 7 b- A4 m& I. S7 S# W# o9 H* M
使用色漆在銅鏡背面素地上描繪花紋。河南信陽長臺關戰國早期楚墓中出土了幾面彩繪鏡。有以紅、黑、銀等彩色繪出的對稱云紋鏡;朱地上以黑、銀灰、黃色繪出的蟠螭紋鏡;綠、朱、褐等色繪出的云紋鏡。湖南慈利楚墓出土了方形彩繪方格紋、圓形彩繪方格云鉤紋鏡,湖南長沙楚墓中四獸紋鏡素緣繪有紅色方連紋。另外已流失在國外的鳳鳥紋鏡上有敷彩的,此鏡傳為河南洛陽金村出土。 ( i6 n# N1 q" D2 @1 \* e8 d- E
鎏金 4 }9 E {6 g6 T" Y# H2 m
考古出土資料證明,漢代流行鎏金銀技藝的銅鏡。所謂鎏金銀是用汞劑涂附法來外鍍金銀的工藝,一般是將水銀與金粉或銀粉合在一起研磨成汞劑,涂在處理干凈的銅器表面,用一定方式加熱器物,使汞劑中的汞揮發,留下金粉或銀粉均勻地附在銅器表面。 ! g8 Y" ^+ {3 z0 q' x
金銀平脫 ( |# u0 E: y1 y( I y
金銀平脫鏡是將金片、銀片裁剪成所需要的紋樣,將其貼在填滿膠漆的鏡背上,然后在上面涂漆數重,待干后加以細細研磨,使貼上的金銀飾片與漆面平齊,落出金光燦燦、螢光閃閃的紋飾。 2 V! D u7 N: j& Q+ B: ~
螺鈿 $ R! K2 `1 o& V, r) a( m1 U# L
用螺蚌貝殼薄片造成所需要的圖案,用漆貼在器物上的工藝。中國一般器物的螺鈿工藝約始于商代,但唯銅鏡的螺鈿工藝盛于唐。

! \- {8 s- ^2 w& {. {
6 e+ ]& ? `% P. V+ v
三.中國銅鏡史話 7 {' C9 v# H8 v$ r& M
Z2 z% o$ P/ a' w) C
中國銅鏡自齊家文化時期開始,歷經4,000年歷史,在不同的社會歷史進程中,發展出不同的時代特征:古樸、靈巧、華麗、素雅、粗陋……形形色色;紋飾的不同內容、形態的多樣化、工藝技術的高低,都成為時代的印記。小如一面銅鏡,便記載了這一段悠長的歲月。
1 A+ ]7 ^- e* n4 `* }
1.商周銅鏡·古拙簡樸
: `- F' y6 ^% \. m
3 W* x& ^ v4 [& q* w# c 齊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是一個銅、石并用的時期,距今4,000年,發掘所得的銅鏡很少,其中有1975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出土的一面七角星紋鏡。 % m1 K& p0 b H3 e! u
到了商、周時代,是中國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銅鏡的發展仍在初創階段,銅鏡的制造和使用尚未普遍。鏡形均為圓形,鏡體薄,鏡鈕不太規范,橋形、長條形、橄欖形都有,已知的考古發掘資料約百余面,例如1976年殷墟婦好墓便出土了四面殷商時期的銅鏡。 " \/ E6 n! G W% p. U* ]" r
紋飾方面,齊家文化和商代鏡以較簡單的幾何紋居多,如七角星紋、平行線紋、葉脈紋等,以及一些素鏡。周代則多為素鏡,從鑄造來講,工藝較粗糙,含錫量偏低。
3 Q. E) `+ \1 U1 g L* i- v 整體而言,這時期的銅鏡在簡單樸拙之中,仍有一定的形式美。
7 s# @. y6 W* V" Z, b7 m
( L7 z- s% U' I5 m: F- {* Z( K" G; I' _( [' R; @9 n" Z+ G- z
2.春秋戰國銅鏡·精靈輕巧
2 ]* [. ?+ [# g4 R* n" j( \7 K& q0 Y7 g
春秋戰國是銅鏡的發展與流行時期,特點是形體輕巧,紋飾精致,線條流暢。鏡形以圓形為主,偶見方形,多為弦紋鈕。紋飾結構從初期的單純地紋,后在地紋上增添主紋飾,到戰國中晚期還出現了透雕(鏤空)、金銀錯、嵌玉、彩繪等工藝的銅鏡:
. t1 l; l& T" z( {( d/ }, Q 這時期銅鏡的紋飾種類則主要有:素鏡、純地紋、花葉紋、山字紋、饕餮紋、菱格紋、鳳鳥紋、獸紋、蟠螭紋、狩獵紋等。
5 c) {# X8 ~; J; c+ t7 H# R
: u3 i; w( d; R7 S& Z( T
3.兩漢銅鏡·豐富奇異
* O4 a7 C% N6 h, q1 d; x/ t+ W8 j& I% r4 ?6 Y
兩漢是中國銅鏡發展的鼎盛時期,全國各地均有出土,數量多,分布廣。鏡形基本為圓形,半圓形鈕為主,也出現了一些伏獸形鈕,紋飾表現手法為平雕、線雕和浮雕。漢代銅鏡上開始出現銘文。紋飾種類上主要有西漢的蟠螭紋、蟠虺紋、草葉紋、規矩草葉、規矩蟠螭紋、百乳紋、四乳四虺,以及「日光」、「昭明」等以銘文為裝飾的銘文帶(指有銘文的部分)鏡。 ! y. G/ g! d1 c7 s$ E3 M
自西漢晚期王莽至東漢早期,出現了四乳禽獸紋、多乳禽獸、四神規矩紋等,這期間主要產自浙江紹興的畫像鏡、半圓方枚神獸鏡是其中佼佼者,其工藝以高浮雕為主,刻劃極為精細、紋飾內涵豐富,多有銘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意識。之后還有連弧紋、變形四葉紋、龍虎紋和夔鳳紋等,紀年銘文亦開始流行。
0 n5 W9 F q4 k8 d) ]
! F9 _% X$ [5 Q4.三國魏晉銅鏡·中衰時期
! j& j" T$ v. ^
; P$ [% e$ i1 ^( k6 n! G 三國魏晉時期是銅鏡發展的中衰時期,由于社會動蕩,銅鏡出土量少、質次,流行的紋飾品種基本上是東漢紋飾的延續,創新不多,南北方差異大。南方由于社會相對穩定,以湖北鄂州、浙江紹興為中心的銅鏡鑄造業保持了一定的興盛;北方則由于戰亂頻仍,鑄鏡業基本處于衰退階段。
& {# t _8 y* v. ^" h0 c 湖北鄂州出土的銅鏡紋飾上出現了佛像圖案,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之后,佛教的藝術造型開始影響到銅鏡鑄造的紋飾圖案,滲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3 E6 N1 b9 `' q! k0 w+ U
5.隋唐銅鏡·富麗堂皇 6 J# G$ T8 _! b, N5 S
- N2 P- P% v3 g
隋、唐時期中國銅鏡又進入了一個復興、繁榮的新高度。鏡形上,除圓形外,出現了方形、委角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鏡體較為厚重,銅質含錫量高,鏡鈕以半圓形為主,同時出現了獸鈕、龜鈕等。
- B1 _) J8 ]7 a# O4 ?9 A! ]2 L 紋飾種類上有四神十二生肖、團花、瑞獸、瑞獸葡萄、瑞獸鸞鳥、雀繞花枝、對鳥、花卉、人物故事、盤龍、八卦、萬字等。另外,含有佛教與道教文化的宗教圖紋的紋飾流行,如佛教的菩薩騎瑞獸紋、飛天紋、寶相花和蓮花等,道教的五岳八卦紋、道符星宿紋等等,反映了隋、唐時期豐盛開放的宗教文化。 $ \2 ?, c, ?2 B x# a; r
隨著社會進入相對穩定及繁盛的局面,這時期的銅鏡亦擺脫了兩漢以來的神秘怪誕氣氛,更接近于現實社會大眾的生活;表現手法也更多樣化,表現了浪漫的色彩。特種工藝鏡如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銀殼鏡、金殼鏡等等,十分精美,是當時突出的鏡類。
# ]9 ?/ }$ f+ T: g; Z+ z% q4 |& `2 E7 T1 p" k
6.兩宋銅鏡·秀色纖纖
" t2 ?' T. t- y3 }/ b8 n! U% }& b& H/ |" Q1 U, ]1 u3 `7 _
兩宋是社會由盛轉衰,也是銅鏡由盛向衰的轉折時期。至此后銅鏡的合金成分發生變化,含錫量下降,含鉛量上升,整體的工藝水平呈明顯的下降趨勢。當中部分原因跟當時「存天理,去人欲」的社會風氣有關,這使自由的藝術思想受到窒礙;加上宋代經濟發達,大量銅被采用作鑄幣之用,也間接使銅鏡的發展受到影響。 8 Q0 E N5 K( p$ J
這時的鏡形制則呈多樣化的發展,除延續了唐代的菱花形、葵花形外,長方形、鐘形、盾形、心形、鼎爐形、手柄鏡等花樣繁多。比較流行的紋飾有纏枝花草、雙龍、雙鳳、神仙人物、八卦等,素鏡和帶有商標銘文的銅鏡占有很大的比重。整體呈現的是素雅纖秀的風格。
, m! N6 h9 o) j; T# f" c! F+ V
- i3 j. }/ {( P6 f7.遼金元銅鏡·各具特色
2 y! h3 _3 \4 O2 ?( e& ]& @
D0 ~% G, y9 Y* B, V6 j$ H b 遼、金、元時期社會動蕩,生活不安定,銅鏡鑄造業也處于不景氣的狀態。這個時期的銅鏡,其銅質和紋飾制作的工藝水平均有下降,盡管如此,紋飾品種上還是出現了花卉、球路紋、龍紋、雙魚、摩羯紋等,特別是人物故事鏡,內容較為豐富,如許由巢父紋、柳毅傳書紋、犀牛望月等,表現了獨特的風格。鏡體也開始脫離唐代厚重的風格,胎質變得較薄。
; c5 f- K: f. b Q' X2 R 金代還出現了相當部分的仿漢、唐、宋鏡,這可能是由于金代的「銅禁」所致,金代銅十分匱乏,使得皇宮中供奉祖先的祭器也不得不用陶器替代,因此對民間鑄鏡更是嚴禁,《金史》載:「(大定)十一年(1171年)二月,禁私鑄銅鏡。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直(值)半?!沟耖g卻有禁不止,還以仿制舊鏡以避過官府耳目,如上述的人物故事鏡就是前朝的故事題材。
% K f, ~2 {2 O* a8 X. z
- s) t5 `* M+ m
8 d" ~4 k* _; D/ m# _
# m) W# H7 |& N+ d' M8.明清銅鏡·余韻猶存 * O3 `) |5 `& w- r- E
明、清時期由于玻璃鏡的出現,逐漸取代了銅鏡,這時期已是中國銅鏡的尾聲。明清銅鏡多作為象征吉祥、團圓的信物或禮品而出現,其銅鏡多為黃銅,基本為圓形,新創的紋飾有人物多寶。同時,仿古鏡較多,商標銘記,吉祥銘文、紀念銘文增多,質料紋飾較粗糙。清中晚期有一批宮廷造辦處制作的銅鏡質量較好,可大部分已經成為一種裝飾物,而非實用器了。
5 f% e3 z7 ~0 P) V7 U7 v* e/ {* A [0 E( C n
四.銅鏡的文化藝術
0 \) e( y1 `# ]' b/ D* X9 V8 y: \2 L; J% ~3 P* M
各個歷史時期銅鏡紋飾的變化,反映出不同的歷史階段的文化差異對銅鏡紋飾的影響,銅鏡的制作工藝水準,也體現了生產技能的發展與提高,但這顯然也不是絕對的,譬如唐以后,銅鏡的制作無論是工藝還是文化內涵都開始走下坡路,其社會文化方面的原因肯定大于技術方面的因素。 8 Z* n9 V+ g: ]. L# G
古代銅鏡的形制、紋飾和銘文的發展變化,記述了先民們的藝術想像力和社會文化觀念,又顯現出其銅鏡文化自身的系統性和時代性特征,研究這些紋飾和銘文,為我們今天認識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藝術和社會意識,提供了實物證據與一個獨特的視角。 6 Z/ D/ a/ Z' o) m6 x2 Q
. r0 w4 {: T* v: G: V6 N$ L1.銅鏡形制的變化 + |% Y3 G. Q7 J8 o# f$ D: e
. ` X& a9 p% |! n, `
銅鏡的平面幾何形態,就是通常所說的鏡形,從早期的不規則的圓形,到春秋戰國后出現方形,唐以后發生多樣性的變化,菱花形、葵花形等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反映出盛唐時期人們思想的開放變化。宋代繼承唐的風格,還發展出具柄鏡,但由于鑄鏡工藝水平總體上開始衰落,使得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銅鏡為玻璃鏡所取代。
7 }- H ?3 H9 }5 q5 V 自齊家文化開始出現銅鏡,4,000年來銅鏡在形制上雖然是變化多樣,但總體上依然是以圓形為主,這是由于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社會意識所影響,是其中一項形成中國銅鏡文化的因素。
- ?3 O7 `: B" m( e
, ?4 l }4 ? y7 f/ p
: y- V( t# m9 Y1 E- L2 d2.銅鏡的紋飾工藝 " h- I' Y$ P* {
9 b0 a8 E% h& @ ^( e9 W. @$ e 紋飾工藝,既反映了銅鏡的主題內涵,也是銅鏡最具美學價值的部分。它涵括了各種幾何、動植物、神獸仙人、民間故事、生活百態、祈愿祝福等,有些精美的可媲美畫作,或映照出各種社會內容。
, {( ^4 \/ Y6 B+ [8 q" Q8 Q" p①.幾何圖形紋
! r; c- w; H& n. n x- S( Y% D2 v( A. Y, [) W
銅鏡的早期紋飾多為幾何線條圖形,如齊家文化出土的七角星紋鏡和殷墟出土的多圈弦紋鏡,這些幾何紋飾可能是用以表現太陽的光芒四射,與古代先民對太陽的崇拜有關。
1 P6 R5 ]: {" P3 P, w0 P9 P 戰國時期的山字紋,可能是一種幾何圖形,也可能是表示山字,至今未有定論。
1 r% z8 p, |5 }+ L7 _/ i 純地紋,春秋戰國之后,出現了純地紋飾,如羽狀地紋、云雷紋等,專家們指出,這些紋飾是從青銅器的紋飾移植到銅鏡上的。
5 n' o( m' _, N7 S0 Q
6 M6 X) ^5 Y g3 Y5 K: @②.草葉花卉紋 8 H% Q1 T% |# v$ A
" g: s! @9 {4 H. E& ` 在地紋的基礎上,添加了花葉紋,形成了戰國的花葉紋鏡。一般花葉簡單,較為圖案化,花葉多為四朵、八朵,菱形花葉紋則為五朵。
+ A7 t- _1 s0 P! `$ _: G 西漢以后,又出現了花葉紋和草葉紋鏡,而所謂「草葉紋」,有人認為可能就是「麥穗紋」,這就反映了古代中國以農業社會立國的歷史。
9 G+ s% E" [2 |# T- w& V) ^$ P9 J- x 到了唐代,更出現了寫實的花卉紋飾,加上淺浮雕工藝的表現手法,格外富麗堂皇,也反映了唐代鼎盛時期欣欣向榮的氣象。
. u _$ t: D9 ~
# R& m& o! Q2 {3 d+ y! s③:動物紋和靈異瑞獸
# C0 j* V% s/ s0 y+ Q, |' i
( W5 i- ?4 ]0 E1 R& {( A 戰國鏡上開始出現動物紋飾,但基本比較抽象,很難區分種類,如今只能稱為「獸紋」或「龍」紋。戰國晚期出現的蟠螭紋,造型更為夸張,可能表現的是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極少數特種工藝鏡表現了高超的寫實藝術手法。 $ c7 \9 e' q ~" v3 B" d
到了漢代,瑞獸、神靈幾乎成為紋飾主導,不僅在規矩紋內填滿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瑞獸、羽人等,還出現專門以神獸為主題的神獸鏡,典型的如七乳神獸鏡、畫像鏡和半圓方枚神獸鏡等,表現手法也從線雕發展成為浮雕,工藝極為精細,神獸刻劃生動傳神,將銅鏡鑄造工藝表現的技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D' x+ O; V7 M$ g3 O: {. K2 |
0 i0 _9 \& a* Z: l" i) R 唐代,瑞獸的表現趨向寫實,吸收西方佛教藝術的影響較多,展現了新的藝術風貌。特別是早期的海獸葡萄鏡,紋飾造型豐富多樣,活潑靈動,開創了銅鏡紋飾表現藝術的新篇章。
2 Y7 M, ^7 y/ B* b0 k5 X7 ~+ L2 p: Q$ ~7 T$ M1 G8 s V
④:禽鳥紋
# G( f% Z* H7 o/ l- ^2 c
6 j, _( D; i P% l 從戰國鏡開始,就有大量表現禽鳥的紋飾,其中既有比較寫實的鳥紋,也有很多變體、夸張、繁復的所謂夔鳳紋。禽鳥紋飾延續到西漢以后,在很多紋飾品種中作為輔助紋飾大量出現,除了四靈中有朱雀之外,規矩鏡、神獸鏡、畫像鏡中均有大量的禽鳥紋飾。 - U4 w: S; g+ @1 W7 R- B
到唐代,禽鳥紋更成為主題紋飾,海獸葡萄鏡的外區多為禽鳥環繞,雙鸞、鳳鳥、鸚鵡等已經成為常見的銅鏡紋飾,禽鳥的造型也愈來愈寫實,一般都用高浮雕工藝手法表現,刻劃細膩而造型生動,招人喜愛,反映出社會審美意識的發展和變化。
: S4 N8 b# ?. i8 b. c, u% X; R
& _/ s% m; N4 E6 E8 [0 v9 W) \% h3 m/ _9 X( }
⑤.神仙故事人物紋
* p0 s9 O; M Z0 `6 Y) ]0 @3 ~* ? ^; ^
戰國時代的銅鏡上,就有表現人物的形象,如睡虎地出土的狩獵紋鏡和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錯金銀狩獵紋鏡上面,都有獵手(武士)的形象。到了漢代,畫像鏡、神獸鏡上面更是遍布東王公、西王母、羽人等神仙人物的形象,榜題銘文明確了他們的身份,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意識思想。進入唐代,月宮鏡、飛仙鏡、真子飛霜鏡、三樂鏡等,則是將神話故事和人物傳說作為主題紋飾來表現。宋、遼、金代的銅鏡,延續唐代的傳統,將仙人龜鶴、人物樓閣、許由和巢父、柳毅傳書等神仙人物故事,搬到銅鏡上面作為主題,似乎形成了一種風尚。
* j: t" E1 Y2 j7 Q) w
! [9 [- Z: _$ W1 I1 L7 g
⑥.社會生活紋飾 4 {0 B' K0 ?; x, I0 e
+ O4 u/ H D$ _* A 銅鏡紋飾中出現大量反映社會生活的紋飾題材,如戰國時代的狩獵紋鏡,就反映出狩獵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 k' C, g$ \" Q8 h, p' g
社會生活類紋飾大量出現,還是在東漢的畫像鏡上面。如歷史人物(夫差和伍子胥),車馬出行、歌舞宴樂、雜技馬戲等,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 9 ~/ S- ~! k' D( L( O7 A+ O$ Z
唐代的狩獵紋鏡、打馬球鏡,洛陽出土的著名的螺鈿人物宴樂鏡等,亦表現了唐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此外,唐代和唐以后的銅鏡上出現了大量反映道教文化的紋飾,表現了道教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影響。
! I& f* i) d" Z
0 y+ S0 M ?# K" w. |⑦.銅鏡銘文
! M4 U6 b" i9 k- [& ^# z/ N
& I& u1 k6 X; b0 ` 一般認為,西漢早期開始在銅鏡紋飾中加上銘文。早期的銅鏡銘文比較簡單,如「大樂富貴、長樂未央、宜酒食」等祝福語,表達了人民樸實的愿望。后來還出現了專以銘文帶(指有銘文的部分)為主題紋飾的銅鏡,其內容可能是漢代詞賦等。
( _( ?6 |/ y) h 西漢晚期的規矩鏡(又名博局鏡)上開始出現記述歷史事件的銘文,如「新興辟雍建明堂」、「鑄成錯刀天下喜」等,東漢的畫像鏡、神獸鏡等,大部分以祈禱高官、子孫蕃昌、長生不老等為主,崇尚神仙,靈瑞盛行,同時,紀年、紀地、紀氏的銘文均有出現。 ; Y: B8 Z4 @8 ?4 H. N
隋唐鏡銘反映出唐代詩歌的高度繁榮,以四言和五言詩體的形式表現了以鏡為中心的生活內容。例如廣東英德出土的一面瑞獸鏡,其銘文為:「團團寶鏡,皎皎升臺,鸞窺自舞,照日花開,臨池似月,睹貌嬌來?!?- W1 A6 ]& Y: Z y, J; \
宋代以后,銘文則有了廣告的成分,把鑄造家和產地都名列其中,如浙江新昌出土的一面葵花鏡,其銘文為:「杭州鐘家清銅照子今在越州清道橋下岸向西開張。」

4 e% N- e; D& s) \4 W7 u五.銅鏡的社會文化意蘊
w: @& Y3 \# [+ f( h$ l- H" y# L2 h- y8 x4 X
銅鏡是古代人民照面飾容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同時它又是一種工藝品,其鏡背的紋飾凝結了古代工匠的審美意趣和冶鑄工藝,正是由于銅鏡精美的工藝美術水平和廣泛的使用,其功能便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面。 5 t2 U6 d: K& Z$ R' i& q! t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梢姡~鏡已經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文化意義。5 v1 I% P( }& ~7 \( Z+ L7 G
1.古人墓葬的隨葬品
( L' w* J( D) p! C
- O! d9 K0 f' {7 [) d# O6 @ 銅鏡本是日常用品,但由于鏡子能反光、能清晰映象,因而被人們引喻出許多社會功能,成為古人墓葬的隨葬品。由于銅鏡所具有的「破暗取明」、去魔壓邪作用,再加上古代「視死如生」和「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的觀念,人們把生活密切的銅鏡同葬,以供死者在陰間繼續使用。
! D1 v0 z, }7 |$ p. E- ~ 浙江臨安五代時期的墓中便有發現于前后墓室屋頂暗窗中置銅鏡的。另外,在《漢書·霍光傳》霍光死后所用「東園濕明」下注釋曰:「東園處此器,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畫之,以鏡置其中,以懸尸上,大斂并蓋之?!挂嗾f明了古人以銅鏡隨葬的習俗。 R& }% v4 C+ [/ } ~) E
銅鏡不但成為古代貴族墓葬中最常見的隨葬品之一,在一些小型墓內也常有發現。當然,王公貴族使用的往往是制作精良、紋飾精美的大尺寸銅鏡,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使用的銅鏡尺寸較小,紋飾屬于普通常見的品種。 , @8 H5 @$ [; C- g
今天,現代考古學根據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銅鏡紋飾的不同時代特征,為墓葬的斷代提供重要的依據,因此銅鏡又成為考古斷代的標識。
2.帝王的貢品或賞賜
- M! X; w7 N- D3 v4 U( l, L
+ H W' R# [% L. v 銅鏡既然被賦予了多種的社會功能,兼具美觀實用價值,自然會被用作王公貴族、親朋故友之間饋贈的禮品。 , ^& n2 P9 _# r3 S0 C
據《唐書·禮樂志》記載,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這天也被定為「千秋節」,又稱為「千秋金鑒節」,群臣會獻上美酒和銅鏡祝壽,或作為互贈的禮物,唐玄宗也會在千秋節贈群臣以銅鏡,以示圣恩。后來這習俗更流傳到民間。至于上貢品如「江心鏡」、「方丈鏡」等亦有這種用途。 8 J) {6 m' E: ^, [3 P
在上者以至民間的贈鏡活動,無形中推動了銅鏡制作的發展和技術水平,使銅鏡成為精美的日用工藝品,并受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4 I+ l) D+ Q2 d: h/ E& T- I% H
3.愛情婚姻的信物
# ~& b+ J8 l$ W0 @
; }7 e# ^- R( K/ [! N) t# [ 銅鏡成為「花好月圓」的象征,「破鏡重圓」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說明。銅鏡大多是圓的,圓形在中國古代有圓滿、團圓、吉祥之意,也象征愛情婚姻的美滿。因此在古代,銅鏡就常用作為愛情婚姻的信物,或嫁妝之一,如雙鳳鏡、雀繞花枝鏡、瑞獸鸞鳳葡萄鏡等。唐鏡中的許多銘文就表達了男女相悅之情。
6 c! \' z) O6 C R8 ~ 另外,古書中提到的「山雞舞鏡」(《異苑》)、「化鵲捎信到夫前」(《神異經》)等故事,都與愛情有關,更成為許多詩文常愛運用的題材。這些美麗或凄然的故事,既表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又說明了銅鏡作為信物,其傳承與紋飾內容是淵源有自的。考古發掘中也曾見到夫妻合葬墓中各持半面銅鏡的實例。

, E0 w7 @9 R2 _ Z' M4 o$ k
4.驅邪法寶與法器 % P% _9 L$ s# I @9 u" x
/ M7 R* x: v" Y) b- F2 ? 鏡子能驅邪照妖,是中國古代以至現代的傳統觀念,古人不理解銅鏡映射的原理,以為銅鏡可以發光,具有「法力」,可以照妖驅邪。很多道士修行、煉丹時都鏡不離身;佛教和道教舉行宗教儀軌時,銅鏡亦成為不可缺少的法器;有些人還以鏡子作為鎮宅的法器。這雖然未必符合科學精神,卻也可以在精神和心理上,給虛怯的人以一點安慰。
. R: v f$ d2 k2 K# f5 ~4 a 相傳有很多關于鏡能照妖的故事,例如《西游記》和《封神榜》,都有以鏡子辟邪照妖的情節。漢代劉歆著的《西京雜記》中,提到漢宣帝所持身毒國寶鏡有照見妖魅之功能。晉朝人葛洪所著《抱樸子》書中便提到道士背懸九寸明鏡,老魅便不敢靠近,如果有鳥獸邪物,用鏡一照,其本形俱現鏡中。唐人著作《古鏡記》中的寶鏡能使百邪遠人,具有降服妖怪精魅的神妙作用。$ Z! G" r! R0 r n- y3 M
5.社會意識的集中反映
5 \( V& @, i1 X$ X, g# E
; [7 T! v& @: Q4 Y# E/ H: J 銅鏡的紋飾和銘文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這些紋飾和銘文的產生與流行,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及時代風尚有一定的關系。 0 \# ~2 ^: v7 x2 T9 \, l9 E; J/ ?- g
由于鏡背面積不大,紋飾所選用的題材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譬如祈求吉祥的心愿,表現為銅鏡中常見的銘文如「常樂未央,奉毋相忘」;崇信神仙的思想,表現為仙人瑞獸的紋飾;道德倫理的訓喻,表現為借銅鏡作鑒照真理的象征意義(如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或公堂上懸有「明鏡高懸」的字樣以示為官清廉);道教法象的運用,表現為借銅鏡作法器;佛教藝術,則表現為以佛像故事作紋飾,如宋代的「達摩渡海紋鏡」等等,這些內容無不反映出當時社會意識的特征,這都為我們認識和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 _1 P- i$ ]9 U& I+ _- v
4 Q* w5 U" S/ H4 t' `2 q- H$ W/ D1 B! Z* A% y
6.中外交流使者
2 C+ B8 F$ G/ G/ w
: S \" c. M! P! v5 X/ q( N$ h 在日本、越南、俄羅斯和阿富汗及伊朗等國均出土了不少中國古代銅鏡。在《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便記載了三國魏晉時代倭女王(今日本)遣使到來中國進貢,魏王便賞賜予「銅鏡百枚」的資料,這說明早在漢代,精美絕倫的中國銅鏡,已經成為周邊國家難得的珍貴禮物。在日本的考古中也發現了中國的魏鏡和吳鏡,以及當地仿制的「倭鏡」。
" Q: Z2 y7 B5 I* r 1959年,在日本福岡縣飯冢市立巖堀田的甕棺墓出土了一面漢鏡,其銘文與西漢時期的銘文鏡基本相同:「日有熹,月有富,樂毋事,常得,美人會,芋瑟侍,賈市程,萬物平,老復丁,死復生,醉不知,酲旦星(醒)」。另外,1978年11月,在阿富汗席巴爾甘(Sibrkand)貴霜早期三號墓中,也出土了銘文基本相同的中國漢代銅鏡,這是漢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又一證據。
! N: D6 y6 O& p3 ?

) B: [# [* s6 r& }% a, }$ p: v
六.名鏡集萃
+ {3 {, ?, f1 w- _& Y' Z3 u' K! i5 m9 c4 ~
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羅振玉在《古鏡圖錄》中形容銅鏡:「古刻劃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莫鏡若也?!怪袊陪~鏡隨歷史社會的發展而各有不同美態,形態、紋飾、銘文、內蘊、技藝等,各具特色,以下略取一二以作介紹。+ y9 z6 I0 @7 T# D9 E5 F! C- S. d' u
1.戰國四山鏡
5 [* Q9 B8 R0 H% S9 R' q2 A3 o! L' x$ e: K, @! m, n( E
名稱:四山鏡 l0 y! n, e& K( z3 @6 e' x
年代:戰國
7 l- J4 ]! {! i$ P直徑:227mm w$ ]1 {1 b. G, U1 `1 a* o$ m! r
形狀:圓形
' L4 }$ s+ g8 Y! A! u
& Q2 y# Y- A$ X" ? 四山鏡是戰國山字形鏡之中較常見的,多見于南方,另外還有三山、五山、六山等。以山字形作銅鏡的主題紋飾,含義各有不同說法:有認為是以山字表示靜止養息之意;也有認為是青銅器上勾連雷紋的變形。 / i. c8 V# u% e. T. Y- H, D+ F
此鏡為三弦鈕,方格鈕座,羽狀地紋。地紋之上,四個山字形紋飾作右旋排列,山字形的網底與方格四邊平行,方格中點和四角上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靠鏡緣一側,共伸出16只花瓣紋,方格四角外側的花瓣紋兩側有末端向下勾卷的花葉紋,頂端向右側伸出一支長葉紋;绹紋帶將這16個花瓣紋相連:一組將方格中點的花瓣紋與方格四角外側的花瓣紋相連;一組將方格四角上的花瓣紋與山字紋左上方的花瓣紋相連,構成兩組相互交錯四葉瓣圖案,非常繁復而華麗,卷平緣。 5 O1 P' _0 A7 A7 v
日本著名學者梅原末治在《漢以前的古鏡的研究》圖版第八2記錄了一面「徑一尺」的紋飾相類似的中國四山鏡,因此,《中國銅鏡圖典》(孔祥星、劉一曼著,1992年)46頁在轉錄這面四山鏡時,說「直徑33厘米,而且是構圖最華麗的四山鏡」,這是目前見于著錄的尺寸最大的四山鏡?!堕L沙楚墓》(湖南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著)亦介紹了從長沙楚墓出土的100件山字紋鏡,其中紋飾相似的四山鏡直徑為17.2厘米(《長沙楚墓》235-242頁),與前述的仍相差很遠。由此可見,紋飾如此繁復與華麗的直徑22厘米以上的大型四山鏡,比較罕見。

x3 {& v9 j1 t8 W' q' Y- T4 |; `2.戰國菱格蟠螭紋鏡
+ N1 [; }; |, P$ _- _$ ?/ _ G
$ ]' |2 U" i. f7 ^; l8 s; R5 |7 G; w名稱:菱格蟠螭紋鏡 ' s! M2 E; _( B4 f, s# i
年代:戰國 / m' S! @& W1 H
直徑:196mm + T; R+ F9 t; A; d( g
形狀:圓形
' k: H/ P8 U$ |" b2 k3 Y- q) P7 O( i2 j 蟠螭紋是一種變體的龍紋,形態多為盤曲糾結,穿插纏繞。此鏡為三弦鈕,云雷地紋。鈕座外為寬凹面帶環,內飾一人與三龍紋,人作奔跑狀,龍作回首形,一龍腦后有角,有學者研究認為此紋飾是表現古代「劉累訓龍」的故事(見《收藏家》2000年第8期《一面獨特的戰國龍紋鏡》孫克讓)。且龍分公母,有角的龍為雄龍,無角龍為雌龍;主紋飾為三龍間以折疊菱格,三龍紋繁復夸張,龍口大張,露利齒,線條飽滿富于彈性。素卷緣。此鏡內區紋飾罕見,目前尚未見于著錄。
/ d+ L0 f# w8 h" i W3.戰國三獸銅鏡
* o# R1 X3 d8 }5 L' [" {) d1 T5 c- O) q8 R2 b
名稱:三獸鏡
8 U8 K$ \: K! T+ K8 r年代:戰國 + t& E6 h( y* [9 R
直徑:165mm
5 x$ i1 \: H1 Y, N* w形狀:圓形
' l! H& t0 q. i* d, l鏡為弦紋鈕,鈕外一周寬凹面帶,素地上面飾三獸紋,二獵犬,一獸,獸紋似虎似豹,獵犬的頸上有項圈,說明已是經人工馴養的獵犬,素卷緣。此鏡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地紋,三獸鑄在光面素板上,這是不合情理的,因為戰國鏡中出現浮雕獸紋的比較罕見,其工藝制作難度大、要求高,再者,三獸孤伶伶地在素面板上也不夠美觀,而能夠鑄出此類浮雕獸紋的必定是高級工匠,不應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此外,我們可以看到,鏡鈕外的凹面帶圓環的外緣與鏡緣之間的鏡面明顯低凹,因此可以推斷此鏡的「素面」原來可能有填漆彩繪工藝,這樣就使鏡面與鈕座及鏡緣基本處于一個平面上。但是,經過二千多年的埋藏,當年的填漆彩繪工藝已經無可尋,盡管如此,此鏡仍然是戰國鏡中罕見的紋飾品種。

1 @5 b. Z! ~0 U( T3 U7 C4.西漢銘文鏡
. B: e$ c3 h1 X8 j$ w8 P; P# V
/ _ T: q3 I/ s4 c# M# ~2 {+ y名稱:「內清」雙圈銘文鏡
# _( x7 K9 s. n) j年代:西漢
! \+ h$ m3 y/ U0 X+ a3 e% n7 Z2 p直徑:155mm 3 w& g" e! p% z& S q1 B* ~ T: `
形狀:圓形
/ v* W! M( Y1 z' t8 V3 n+ z7 {
& }; M" d6 [& }$ P/ C7 j1 Q% k" ^6 s 銘文鏡雖然沒有華美的紋飾,但其文辭和書法卻為研究者所重視,因為它不但反映了人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其古樸的字體也記錄了書法的演變。
6 W( v8 B8 Z9 H! y" G 此鏡為圓鈕,連珠紋鈕座,兩周凸弦紋帶和素平緣之間是兩周銘文帶,內圈的銘文為:「內請(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楊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4字,外圈銘文為:「潔精白而事君,怨污歡之弇明,彼玄錫之流澤,恐疏遠而日忘,懷糜美之窮暟,外承歡之可說(悅),慕窈窕之靈景(影),愿永思而毋絕?!?8字,內外圈共計銘文72字,這是銘文鏡之中比較常見的「昭明鏡」品種,但是72字一字不少的,還是少見。
8 y7 i+ a8 H0 Z: p/ S
5.西漢草葉紋鏡
% C3 g! G* O8 A1 U I( L" H1 M: H( C; y/ p2 Z1 r- E
名稱:「投博」草葉紋鏡 ( W; b; ?+ b; x
年代:西漢 % \: V ?8 E* I; X# t
直徑:206 mm
3 ^% }% X, C' E: K' ?" g& F形狀:圓形 0 d" Q7 R" \! i+ G4 J
- y3 x1 f! |" `1 M8 f
圓鈕鏡,連珠紋鈕座,座外方格內有八字銘文:「投博至朋,直酒高堂」,方格中點外側有四個由網狀紋組成T型紋飾,方格的四角伸出雙疊草葉紋,草葉紋兩側一對虎對著草葉昂首長嘯,虎上有一花瓣紋,方格外正中有四乳,乳外四個L紋圍成方形框,內向十六連弧紋緣。銘文「投博至朋」應與「博局」有關,由網狀紋組成T型紋飾可能就是博局紋的簡化形式,草葉紋鏡的紋飾圖案變形品種比較多,這是其中的一種。

8 M3 G% A" p% j6 c6 F( V
6.東漢畫像鏡 6 |% M/ H+ d' Y1 }+ e
3 v# {. X, r/ ?( m2 _) C# C/ w
名稱:「東王公」車馬畫像鏡
! H1 h# O" F o: o2 x; O- h年代:東漢 1 g6 j* o; y5 C0 W. u! h% W
直徑:213mm
* |6 b6 W) n& j3 r R形狀:圓形
- v, M6 a8 d9 d& S
" W) U) Y; e: r7 W H 畫像鏡為東漢中后期最具特色的新鏡類,多流行于長江流域,例如浙江紹興就出土了不少畫像鏡。題材以神話傳說為主。
' F# A0 V8 C1 t' X. ? 此鏡為圓鈕,圓鈕座,四個錐形乳釘間分別為東王公、西王母、二馬拉車和羽人騎馬持節,東王公,西王母前有羽人,后有侍者,東王公侍者后有「東王公」銘文,羽人后有「山(仙)人」銘文,西王母侍女后有「西王母」和「玉女」銘文,主紋飾外一周短直紋,變形畫紋帶緣,有瑞獸、鳳鳥、九尾狐、魚等。此鏡紋飾工藝精湛,浮雕人物表現細膩,眉宇清晰,馬的造型非常生動,作奔跑狀,口大張,露利齒,鬃毛畢現,所有馬蹄均踏出紋飾圈外,表現出一種不受束縛的奔騰感,其中一區的紋飾為三個頭戴高冠的羽人持節騎馬奔馳,馬前有重山峻嶺,可能是表現漢朝使節出使外域,是東漢畫像鏡中的精美品。3 x7 E v# f1 g6 J
7.唐代海獸葡萄鏡
' M o: f* z- f: C" Z
& { b1 j. d$ s( S2 ~名稱:海獸葡萄鏡
1 {. Z: O* S. p5 ^' k* U年代:唐代 l3 D* i) p: l" o# c
直徑:171mm
! R/ q; ]/ V: h4 \形狀:圓形
# j6 h% f2 h( b1 J" O0 ^; T6 u+ J
此鏡為伏獸鈕,內區三龍三獸,外區瑞獸,雀鳥相間環繞,葡萄及葉蔓鋪地。海獸葡萄鏡亦稱為海馬葡萄鏡、狻猊葡萄鏡,今人稱瑞獸葡萄鏡?!负qR」、「海獸」或「狻猊」是指紋飾中的瑞獸為西域引進的獅子,一般認為葡萄也是漢代張騫出使后,從西域引進。以瑞獸和葡萄構成主題紋飾,在隋、唐頗為流行,河南洛陽、陜西西安,自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至唐玄宗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墓均有出土海獸葡萄鏡,可知這是此類紋飾最為流行的時期。 5 p. g# z: Y1 ^' h& \
海獸葡萄鏡是唐鏡中紋飾構圖最為繁縟,鑄造工藝最為復雜精湛的紋飾品種之一,表現出富麗堂皇的盛唐氣象,也反映出唐代對外的文化交流。

; T9 M4 |! L9 t8 W9 {
8.唐代雙鸞鏤空鏡
; i8 f" X" k6 g4 s, n2 u* s' l
% C. y3 T( v W$ P; x7 {/ `: ?名稱:雙鸞鏤空鏡 : h: p2 Q5 M/ M: N9 }
年代:唐代 / S& E X$ B/ S2 {/ @
直徑:213mm
+ U/ V8 U. V. c2 y5 p. k形狀:葵花形 4 x1 s3 f% n ]' y
* d& A3 o* X( W( x% A) l' z, {
圓鈕鏡,鈕的兩側雙鸞相對,雙鸞口銜綬帶,振翅而立,尾羽上卷,一腿鏤空,鈕上兩只雀鳥共銜一花苞綬帶,鈕下一朵盛開的蓮花,素平緣。唐代李群玉詩《傷柘枝妓》中云:「曾見雙鸞舞鏡中,聯飛接影對春風」,正好替這類鏡作了形象的描述。唐代銅鏡中的鳳鳥,形象較豐腴,與唐代仕女畫中的女性形象相近似,反映了當時的風尚;而一雙一對的鸞鳥,也表達了人們對美滿愛情婚姻的追求。此鏡尺寸較大,工藝精湛,富麗堂皇。
e% I- W1 E/ K( s% R9 s9 x2 v9 t3 S9.唐代寶相花鏡 / q" w# |# v1 l0 c
$ B5 O, S; i3 m8 b$ C
名稱:寶相花鏡
0 k9 ]& u2 Y" Q7 m" Q. ^+ `年代:唐代
9 H# n: G4 a4 X9 b6 ~' F直徑:167mm 8 r& W$ t2 t6 m2 s7 H
形狀:葵花形
& P) E9 O( s8 e4 N& H/ B
4 h1 @. p$ w3 K& Z- q 寶相團花鏡是隋代開始出現的新題材,盛行于唐,多以六簇為主,花呈團簇形。隋唐時期佛教盛行,紋飾圖案也受到影響,銅鏡上的寶相花、團花就是例證,這種圖案屬于佛教圖案中常用的「寶相花」或其衍生。
7 g! G+ n% T: z+ W; x2 C3 Z 此鏡為圓鈕,花蕊鈕座,兩種不同紋飾的寶相花紋各三朵相間環繞,素平緣。這是唐代比較流行的紋飾圖案,陜西西安和河南洛陽唐墓均有出土,局部略有差別。黑漆古,品相佳。
/ ^9 R3 d, t' r e/ f
10.唐代月宮鏡 + c1 Z% T6 Q0 J: b5 l, U8 A' s2 @
( L7 V6 u K5 m! H名稱:四神月宮鏡 ' ^# }, Y% |' ^% s' Z# L
年代:唐代
7 e' L* @8 w! A直徑:144mm + e/ e- a( C$ v/ w& @- h
形狀:圓形 9 Z( |1 g7 h4 E( q Q1 C3 D
9 n, G* ]5 z2 y1 ^* r
月宮鏡是人物故事鏡一種,以嫦娥奔月的古老傳說為題材,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仙境的向往。此鏡為蟾蜍鈕,內區為月宮紋飾:左有嫦娥,右有玉兔搗藥,蟾蜍作鈕,上有桂樹,下有仙山,外區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祥云紋相間,素平緣。四神即表示二十八宿,四神紋和月宮紋飾結合,這紋飾的含意可能是反映天象的。銅鏡水銀古,品相佳,具欣賞價值。
! s9 g* [, h8 @2 G5 m4 x
11.宋代素鏡 $ z9 f3 B1 h+ z, z# B
# q) S; s- T( E t' m
名稱:「湖州」葵花素鏡 9 I q8 P9 q1 t a* [& q3 r5 Y4 _; L: r
年代:宋代 7 T- j- @% P- l- z& X* U, L
直徑:152mm
: V1 i) L5 @; Y$ |) V2 S形狀:葵花形
, Z4 i1 m9 F( V
0 a* U6 m" F3 r k6 e. O4 K 由于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弱勢王朝,政治上長期與外族對峙,政權不穩,加上理學盛,束縛著人們的自由思想,使銅鏡趨向以實用的素鏡為主;另一方面,宋代在經濟上的發達又使大量銅用作鑄造銅幣,銅鏡的發展也因而由盛轉衰。此鏡正好表現了宋代以素雅纖秀為主的藝術風氣。 ; M! j0 `( _4 E6 \6 F e8 Q
此鏡為平頂圓鈕,素面上長方格內有銘文:「湖州石家久煉青銅照子」,說明了銅鏡的產地和鑄造店鋪。從出土資料所見,湖州鏡不但數量多,而且范圍廣,幾乎遍及全國,湖州鏡中又以石家號的鏡子最多,也說明了當時鑄鏡業的一個側面。
: }; Z; u! |0 X1 E+ D- {. ~1 D+ d12.遼鏡 & A$ ]- b9 T8 L( X. |
名稱:樂器鏡 " s' O5 l6 U6 C- a9 I
年代:遼代 , l7 {0 z' d; s7 D
直徑:82mm
" L4 J# ~, Z# P4 e1 y7 t形狀:圓形 ; B. F5 X7 x/ x+ ~- v7 k% |7 W
遼、金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跟中原漢族大不相同,卻又相互影響。此鏡為穿鼻鈕,主紋飾為一組樂器,有歪脖琵琶、笙、箜篌、排簫、簫、笛、鼓、腰鼓、響板、箏和編磬,漢族與少數民族樂器雜陳,從側面反映了遼、金時期人民的生活。
3 L7 _' o3 @, U8 ^- Y
13.清代具柄鏡
4 {2 Y6 @# e8 g4 V3 q1 s5 ~( @名稱:描金風景畫具柄鏡 : I, m) b ]- o) j# w
年代:清代 6 b+ Q k9 x y, P( C7 S
直徑:88mm
, a3 S) y" ~$ ^4 i, Q; q柄長:90mm . f! Y+ B! e- c4 e# L) }6 |# X9 s' e+ ~
形狀:圓形 6 q4 ~ _0 x H
清代的銅鏡整體上雖然遜于漢、唐,但仍有少部分,尤其是出自清皇室鑄造府的銅鏡,仍具有工藝價值。像此具柄鏡,在中國較少有,黑色的漆地上面描金繪風景畫,有亭臺樓閣、小橋楊柳、遠處湖面上帆船二只。此鏡工藝考究,黃銅質,但反光性差,可能已經不適用于照容,只作為工藝品把玩了。

) p" t- B; }4 G( U
七.古鏡情緣
! a* }( P7 Q# m6 ^3 A& [ 古代銅鏡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一直為古人們所欣賞與喜愛,也因此而產生了種種有關的故事與傳說,流傳下來許多詠鏡的詩句。這說明了銅鏡不但在生活上成為人們的工具,在文學精神上也是作者用以寄寓的某種象征,因而使鏡子被賦予了一種奇異浪漫的色彩。
' ]7 [' D* d- O# } 借著這些文學藝術的流傳,也使人們對于古鏡子產生無限聯想。
7 M3 f4 h* M8 R: ~7 V" }1.傳說中的銅鏡 4 r6 q( z' I- I' P$ X: ]
7 q* x& g Q" e 關于銅鏡的記述,最著名的恐怕要數秦咸陽宮里的那面能照人心膽的方鏡了:「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通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西京雜記》卷三)這樣的鏡子恐怕要比今天的X光機還要厲害了! ( K, o3 V: h( p( r
據《吳興郡記》,臨安縣有石鏡山,東有石鏡「清亮具見人形狀,錢镠幼時照之,衣冠儼然王者?!惯@就是所謂吉人天相、君權神受、命中為王思想的傳聞了。* N3 f3 u5 B; y# q3 \
2.小說故事中的銅鏡 4 A8 f. ]) f5 d
由于銅鏡的普遍性和豐富的象征意義,使它成為小說創作者經常使用作述說故事的工具。唐代王度著有《古鏡記》,這是唐初最早出現的傳奇小說,內容以隋朝為官的王度為主人翁,因得一面神鏡而發生的故事。該古鏡神奇特異,能隨日月昏明,降妖除怪,消災解難。就在隋朝滅亡前夕,古鏡卻突然悲鳴失蹤。故事有歷史象征意味,內容荒誕,卻從側面解說了中國人認為銅鏡可以「鑒史」、「照邪」的觀念。
6 U# x* ?! b ~* u 而曹雪芹的著名小說《紅樓夢》,亦對鏡有不同的側寫,例如賈瑞因錯愛有夫之婦王熙鳳而致害重病,后來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刻有「風月寶鑒」四字,并把鏡相贈,希望能度他以免妄動風月之情,這都是對古鏡的「通明」作用的賦予。 * }5 m$ S" O' z+ S7 q( l. v
0 n" S/ d0 _$ l) M, Y$ u明代傳奇《還魂記》中有對鏡自畫像的情景(明·天啟年間刻本·黃一鳳刻):+ g6 x/ j2 ~# p' Y2 E
3.詩歌中的銅鏡 5 s1 Z+ g3 G' e+ W
在歷代詠鏡詩中,梁簡文帝蕭綱的《詠鏡》詩是現今所見年代最早的一首五言詩,詩云:「四銖恒在側,誰言覽鏡稀?如冰不見水,似扇常含輝。金開烏龜殼匣,并卷織成衣。脫入相如手,疑言趙壁歸?!故捑V還有一首《愁閨照鏡》:「別來憔悴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鏡,還持自相識?!故捑V是梁武帝的第三子,做過兩年掛名皇帝,他的宮體詩雖被指為「浮靡輕艷」,但這兩首詠鏡小詩卻不失為佳作。
* b" h/ G4 j. P9 ? 蕭綱之后,北周大詩人庾信的一首《詠鏡》,構思工巧,優美動人:「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月生無有桂,花開不逐春。試掛淮南竹,堪能見四鄰?!勾嗽姷那皟删湟呀洺蔀樗?、唐之際銅鏡上面常見的銘文。 1 }! ^; |4 i- ^" N, x9 Z
唐代詩人以鏡為詩者更多。如張說《奉和圣制賜王公千秋鏡應制》詩云:「月向天邊下,花從日里生。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形容生動,清新可愛。又如駱賓王《詠鏡》詩曰:「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其與張詩雖構思相同,卻自出機杼。大詩人李白作有一首《代美人愁鏡》詩,詩云:「明明金鵲鏡,了了玉臺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紅顏老昨日,白發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凄然?!诡H有美人遲暮之感。此外杜甫、李益、羅鄴、李群玉等著名唐詩人都有大量的詠鏡詩,宋代的蘇軾亦有夢鏡詩,明、清亦不乏詠鏡詩人。

! w2 V$ ?" a* I* Q& y# F, ^八.銅鏡的歷史地位 5 d& v; [1 X" X: Q1 w
早在中國青銅器濫觴期的齊家文化,就出現了銅鏡,反映出銅鏡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 J ?# J% E) `. u 古代青銅器在歷經了商周青銅禮器的高峰之后,作為青銅器的一個種類的銅鏡仍綿延不絕,為自商以來歷朝歷代所制作、使用,直到清代之后逐步被玻璃鏡取代。其間,戰國和漢、唐是它的輝煌時期,無數紋飾精美、銘文豐富的銅鏡被創造出來,美化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的各種社會文化需求。
4 y) U+ i Y$ e: \$ W# b, s# Q 考古發現表明,在中國周邊的日本、前蘇聯地區、阿富汗和西亞各國、越南和東南亞各國,都出土了中國古代銅鏡,這說明至遲在西漢晚期,銅鏡已經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而廣為傳播。不論從時間的延續和空間的范圍來看,銅鏡作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一個門類,它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著名歷史學家、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所長、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先生說:「中國古代銅鏡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文物門類,也是影響廣泛的美術品,其歷史悠久,傳播非常遙遠?!梗ā端暮ふ洹?7頁)
3 I& W' V0 Y! u$ a7 t f2 Y' n
九.銅鏡鑒定
$ o: i ~, D4 K: I. a
九.銅鏡鑒定 : x# z* T8 m+ k5 m% h
9 q6 J% J: y% t( ?4 \3 G
1.真假鑒別
9 D9 J x% B8 i" D
3 J7 i/ m; z, p& w: Q 到目前為止,銅鏡真偽的鑒定沒有一個科學、可靠的方法,因此,所謂銅鏡鑒定,其實還是一門「眼學」技藝。眼學技藝也是有知識成分的,只要有文物市場,就需要在魚龍混雜之中去偽存真,就有鑒別真偽的問題。
# X7 J) l3 R1 w0 l% y- x( F 由于銅鏡具有4,000年的歷史,時間跨度大,就必須對各個時代的銅鏡紋飾有基本的了解,從齊家文化、商、春秋、戰國、兩漢、三國魏晉、隋唐、宋、遼、元、金、明、清等等。如不同時代的紋飾品種,主要銘文類型;不同時代的形制、工藝、鑄造特點;各地銅鏡的外觀特點(南方叫「包漿」,北方叫「皮殼兒」),如紅斑綠銹、水銀沁、黑漆古、綠漆古等;因年代不同、合金比例不同、各地區的坑口差別等等作鑒別。對特種工藝鏡,如戰國金銀錯(松石)、鏤空、漆繪;漢彩繪、鎏金;唐金銀平脫、螺鈿等等,需特別注意,因為出土極少,所以真正認識的人也少。
; t4 P# M/ A7 Q$ f; L2.銅鏡有關著作
% V2 @) j0 I* }+ | 作為古器物的研究,早在八百多年前,北宋的王黼就編撰的《宣和博古圖錄》之中,就收錄了113面銅鏡,分類為乾象門、水浮門、詩詞門、善頌門、枚乳門、龍鳳門、素質門、鐵鑒門,總列于漢、唐兩個時期,其分類標準和時代的區分,今天看來不免有些牽強附會和錯誤,但是卻開創了著錄銅鏡的先河。 ) [: X4 t! s# }, G$ B$ J
此后,直到18世紀中葉開始,《西清古鑒》、《寧壽鑒古》、《浣花拜石軒鏡銘》、《藤花庭鏡譜》、《古鏡圖錄》、《小檀欒室鏡景》等金石學文獻,均著錄并研究古代銅鏡,梁上椿出版于1940年的《巖窟藏鏡》,對銅鏡紋飾類型的年代學分類與銘文釋讀,相對比較準確和系統,代表了在金石學框架內銅鏡研究的最高水準。 ; a0 h9 [- }1 ]; o& F ~. S
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日本學者原田淑人、富岡謙藏、梅原末治、口隆康等,陸續出版了《泉屋清賞·鏡鑒部》、《古鏡的研究》、《鏡鑒的研究》、《漢以前古鏡的研究》、《紹興古鏡聚英》、《唐鏡大觀》、《古鏡》等研究專著,開創了外國學者對中國古代銅鏡的系統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9 z3 ]/ @. Y" s% S& K, H( v+ |
1949年以后,由于現代考古學的發展,中國古代銅鏡的研究有了科學的依據,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唐宋銅鏡》、《陜西省出土銅鏡》、《鄂城漢三國六朝銅鏡》、《銅鏡圖案》、《上海博物館藏青銅鏡》、《浙江出土銅鏡》、《洛陽出土銅鏡》、《中國青銅器全集·16》(銅鏡卷)、《中國古代銅鏡的技術研究》等等,均反映出中國學者對古代銅鏡的研究和著錄,孔祥星和劉一曼先生的《中國古代銅鏡》和《中國銅鏡圖典》,系統地總結了銅鏡考古學研究的成果,全面論述了中國古代銅鏡的各方面問題,成為銅鏡研究的經典之作。 " g; f$ R/ ^: v; ]. _" {) [4 C
|
g2 {* W: |/ U5 e8 {( V* u$ p
作者: 簡狄 時間: 2018-2-1 16:27
好文章 感謝分享 學習到了
作者: songfen 時間: 2018-2-2 05:20
好東西,好帖子。感謝樓主!
作者: 青花大王子 時間: 2018-2-2 05:48

作者: 古董書籍圖錄 時間: 2018-2-2 10:38

作者: 收藏東西 時間: 2018-2-3 00:2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徽緣軒 時間: 2018-2-3 06:3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常看到樓主的好貼。
作者: 無心時代 時間: 2018-2-3 07:3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常看到樓主的好貼。
作者: 金盛鑫 時間: 2018-2-3 09:50
甚善甚善!
作者: jipusai 時間: 2018-2-4 17:30
作者: 公道自在人心 時間: 2018-2-5 17:4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吹綐侵鞯暮觅N。
作者: Amitabha 時間: 2018-2-6 00:40
欣賞
作者: 失墜天使 時間: 2018-2-6 06:30
作者: 屋檐下聽雨 時間: 2018-2-6 14:10
樓主好貼,感謝
作者: 劉備 時間: 2018-2-6 18:1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ks117 時間: 2018-2-7 00:0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常看到樓主的好貼。
作者: plm 時間: 2018-2-7 11:30
樓主好貼,感謝
作者: 龍上九天 時間: 2018-2-7 21:20
作者: 南天王星 時間: 2018-2-8 08:20
我沒水平,我就是來給有水平的人鼓掌的。
作者: 明德堂 時間: 2018-2-8 09:5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最愛華仔 時間: 2018-2-9 03:30
欣賞
作者: 藝商 時間: 2018-2-9 13:10
好東西,好帖子。感謝樓主!
作者: 小為123 時間: 2018-2-10 05:0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吹綐侵鞯暮觅N。
作者: 甘泉湖畔 時間: 2018-2-11 08:1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風中碧玉 時間: 2018-2-11 19:2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藏寶屋 時間: 2018-2-12 01:00
精彩!
作者: 小寒寒 時間: 2018-2-12 12:3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盜墓 時間: 2018-2-12 13:00

作者: 俊俏娃娃 時間: 2018-2-12 15:30
甚善甚善!
作者: 失落中的傷痕 時間: 2018-2-13 00:40

作者: xj0542 時間: 2018-2-13 04:00
嚴重欣賞
作者: 夜叉 時間: 2018-2-13 09:40
看著不錯,欣賞中
作者: mkdfa6347 時間: 2018-2-13 19:10
看著不錯,欣賞中
作者: yjp963000 時間: 2018-2-14 00:00
精彩!
作者: 緣來是玉 時間: 2018-2-14 00:4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天馬 時間: 2018-2-14 02:50
我沒水平,我就是來給有水平的人鼓掌的。
作者: 可樂咖啡 時間: 2018-2-15 09:40
欣賞
作者: 騎著豬看日出 時間: 2018-2-15 11:10
甚善甚善!
作者: 李小平 時間: 2018-2-15 22:20
精彩!
作者: cocacola 時間: 2018-2-16 11:00
看著不錯,欣賞中
作者: 雅谷軒 時間: 2018-2-17 00:40
精彩!
作者: 風雷益2 時間: 2018-2-17 05:20
作者: 海王利亞維桑 時間: 2018-2-17 07:20
欣賞
作者: 肉脯明星 時間: 2018-2-17 08:10
我沒水平,我就是來給有水平的人鼓掌的。
作者: kfbbbb 時間: 2018-2-18 03:0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山東收藏家 時間: 2018-2-18 19:20
欣賞
作者: ckls221 時間: 2018-2-18 23:50
樓主好貼,感謝
作者: 愛狗好男人 時間: 2018-2-19 00:50
嚴重欣賞
作者: 姑蘇啊浪 時間: 2018-2-20 03:30
看著不錯,欣賞中
作者: 唐新茂 時間: 2018-2-20 07:10
作者: DENG 時間: 2018-2-21 08:30
好東西,好帖子。感謝樓主!
作者: 冒頓 時間: 2018-2-21 14:20
甚善甚善!
作者: mhl123 時間: 2018-2-22 02:00
甚善甚善!
作者: rconzhb 時間: 2018-2-22 03:0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liuchao 時間: 2018-2-22 13:20

作者: 重耳 時間: 2018-2-22 22:20
作者: 八百里秦川 時間: 2018-2-23 01:00
嚴重欣賞
作者: lixiangshu 時間: 2018-2-23 12:00
甚善甚善!
作者: ms133 時間: 2018-2-24 01:00
好東西,好帖子。感謝樓主!
作者: 學學雷鋒 時間: 2018-2-24 02:5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常看到樓主的好貼。
作者: 同是幻游人 時間: 2018-2-24 12:00
精彩!
作者: 押債夫人 時間: 2018-2-24 14:20
嚴重欣賞
作者: wanglirong 時間: 2018-2-25 02:20
看著不錯,欣賞中
作者: 小柯 時間: 2018-2-25 05:30
樓主好貼,感謝
作者: zhendaohoutai 時間: 2018-2-25 05:50
甚善甚善!
作者: gwjyw 時間: 2018-2-25 17:20
嚴重欣賞
作者: 讓子彈飛 時間: 2018-2-26 03:30
作者: 玉鏟 時間: 2018-2-26 09:0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太陽神車 時間: 2018-2-26 17:3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藏格閣 時間: 2018-2-26 18:5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墮落金剛 時間: 2018-2-27 07:5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dongfangbook 時間: 2018-2-27 18:50
作者: 又是夏天 時間: 2018-2-28 09:20
樓主好貼,感謝
作者: 哈密 時間: 2018-2-28 18:20
精彩!
作者: 望聞問切 時間: 2018-2-28 20:10
嚴重欣賞
作者: 野菜花園 時間: 2018-2-28 22:50
我沒水平,我就是來給有水平的人鼓掌的。
作者: 不成樣子的敘述 時間: 2018-3-1 01:30

作者: 天氣晴朗 時間: 2018-3-1 02:40
請個價格,謝謝。
作者: 汲古閣22 時間: 2018-3-1 13:50
作者: kangwenjing 時間: 2018-3-1 17:20
我沒水平,我就是來給有水平的人鼓掌的。
作者: 杏子單衫 時間: 2018-3-2 05:10
崇拜,嚴重欣賞~~~
作者: 我是信 時間: 2018-3-2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雨恨云愁 時間: 2018-3-2 16:40
感謝樓主分享,學習!
作者: 尚數作叢 時間: 2018-3-2 19:40
厲害厲害,欣賞了。希望經常看到樓主的好貼。
作者: 米奇和扭蛋 時間: 2018-3-3 15:10
好東西,好帖子。感謝樓主!
歡迎光臨 盛世收藏網 (http://www.ylpq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免费播放无需下载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亚洲自拍第二页
|
色综合激情丁香七月色综合
|
视频一区 欧美
|
在线观看视频黄色
|
婷婷丁香激情
|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五月
|
亚洲三区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
色资源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入口
|
一色桃子在线精品播放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首页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羞羞色在线
|
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 电影
|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
|
一个色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九九免费在线视频
|
手机在线国产视频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级片免费
|
白云精品视频国产专区
|
免费两性的视频网站
|
欧美视频自拍偷拍
|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
免费看久久|
www.激情|
日本a免费
|
喜爱夜蒲2电影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不卡
|
在线免费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