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校圖書館不對外開放,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知識產權意識相對落后。”葛劍雄介紹說,現在很多學生在復印資料時,經常是整本書從頭到尾復印,有的人還夸耀自己一次復印了許多本,這其實就是不尊重知識產權的行為。他舉例說,去年復旦圖書館花了1200萬元用于購買數字化資源,但根據協議規定,僅限于在校內供師生使用,如果對外開放,就是違背協議。$ n' w$ R I* E" d$ Z * }3 W9 _% I! O “如何共享高校圖書館資源,提高圖書利用率,又不違反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是我們共同的課題。”葛劍雄表示,此次為期三天的全球高校東亞圖書館國際論壇,就是為了促進館際合作,參會的各家圖書館還將發表聯合宣言,內容包括如何資源共享、如何推動數字化和出版等工作。 (通訊員 齊琦 金陵晚報記者 劉蓉 報道) |
不對外開放是因版權所限 / r* y# c8 x5 G& E2 S" j “圖書館不是藏書樓、不是博物館。衡量一所圖書館的優劣,不是看藏書的數量,而要看每年有多少書在流通。”昨天,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微博)表示,現在各高校的觀點正在發生轉變,從注重“藏”向注重“用”轉變。 1 @# R, S. B$ v* N/ S9 a 葛劍雄表示,能夠讓圖書為更多人所用是高校圖書館共同的目標。他認為,圖書館除了是學習、研究之地,還應該作為無形的文化象征,陶冶學生的性情。 `# u' j$ f) w1 ]7 B: M, Y! Z “實現館際互借,郵寄實體書顯然太不方便了。有些善本古籍出于保護考慮,不適合多看,但是數字化后,傳閱會很方便。”因此,要實現更多的資源共享、開發和利用,必須推動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 將珍貴圖書“數字化”,這是否意味著高校圖書館可以對社會公眾開放?葛劍雄表示,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目前技術上沒有任何困難,“通過云計算等現代技術,再海量的數據都可以儲存傳遞。可以說,你需要的文獻,無論在北京、還是美國,我們都可以去調。但是電子文本的傳輸,有的牽涉到版權,有的牽涉到商業利益,這是目前擴大圖書館數字化服務,面臨的主要障礙。” |
對于燕京圖書館的藏書,鄭炯文特別介紹說,1795年前在中國印刷的書籍才算是善本,在西方國家中,收藏中文善本古籍較多的有兩家,一家是哈佛燕京圖書館,另外一家是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亞洲部。 據鄭炯文介紹,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古籍有4000多種,5萬多冊,其中有270多種是孤本。此外,中國地方志、歷史、文學類書籍等也很豐富。而這些珍貴的中文善本古籍中,“比如《永樂大典》善本有3部,《地方志》善本有10幾部。”3 j F* t* v. M/ E0 o2 @/ f 金陵晚報記者從中國國家圖書館網站獲悉,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合作自2010年1月已經啟動,到2015年12月截止,其間將對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館藏所有中文善本和齊如山專藏進行數字化,將完成中文善本古籍4210種51889卷的數字化拍照。, Y( d. I( O8 F+ I ' V0 J, F: ^' N* V 此后,這些珍貴的數字化圖像文檔,將會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圖書館網站免費發布。 |
哈佛善本古籍將開放5 a5 y) y: v4 R) G# b $ J& v: m/ L5 I. Y/ f& q “我們正在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合作,計劃4年內將哈佛燕京圖書館館藏中文善本古籍全部數字化,向全世界學者開放。”昨天,在南京大學首屆全球高校東亞圖書館國際論壇上,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透露說。" [0 f" E5 R, O4 x 據悉,擁有73個圖書館的哈佛大學具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圖書資源,藏書超過1700多萬冊。建于1928年的哈佛燕京圖書館,原本是哈佛燕京學社的私人圖書館,在1976年后被作為哈佛文理學院所轄哈佛學院圖書館的一部分,館藏中文善本古籍以其質量之高、數量之大而著稱。( s, p+ ^; @- S* d2 B5 b7 Y2 F $ S+ k9 X' d* \ 鄭炯文介紹說,哈佛對圖書館非常重視,每年學校投資在圖書館的經費超1億美金,其中買書經費超過4000萬美金,每年新增30多萬冊新書。“哈佛學生不超過2萬人,研究型圖書館的任務就是支持哈佛師生和訪問學者。” |
GMT+8, 2025-7-13 20:57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