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19-1-3 23:50
正文摘要:艾偉德(Gladys Aylward),1902年出生于英國。1930年來華,抗戰(zhàn)期間加入中國國籍。1970年病逝于臺灣。 |
![]() ![]() ![]() |
頂 |
![]() ![]() ![]() |
![]() |
![]() ![]() ![]() |
手機(jī)端文章有嚴(yán)重缺失,全文請看網(wǎng)頁版來自: iPhone客戶端 |
大愛無疆。。。。向艾偉德女士敬禮。。。。。。敬禮。。。敬禮 |
1970年1月24日下午兩點(diǎn),艾偉德遺體告別儀式在臺北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 蔣介石題寫挽聯(lián):“弘道遺愛。” 宋美齡贈送了一個十字架花圈。 1970年,英格麗·褒曼前來臺灣度假旅行,在第一時間去拜訪艾偉德,而艾偉德已不幸逝世。英格麗·褒曼特意趕往艾偉德在臺北龍江路的居所進(jìn)行了悼念。 英格麗·褒曼后來這樣追述:“……我們趴在艾韋德的床邊痛哭。雖然我和她從未有過交往,但感覺神交已久。她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女人。” 艾偉德重歸中國大陸的心愿,想要回到她的第二故鄉(xiāng)陽城的心愿,未能實(shí)現(xiàn)。 她死在了中國的臺灣。她的墓地朝向中國大陸,她的頭顱朝向山西陽城。 |
1957年,艾偉德返回臺灣,繼續(xù)從事孤兒救助事業(yè)。兩位受她收容之恩的年輕人在碼頭像兒子迎接慈母般將她接下船;宋美齡在接見中,感謝她為中國兒童所作的一切。1970年1月,艾偉德去世。“艾偉德兒童之家”院長史可梅在悼詞中說道:“僅僅悼念她是不夠的,我們今后最大的罪惡,是對她的遺忘。” |
1941年7月15日,得內(nèi)政部許可,艾偉德加入了中國國籍。1941-1944年間,艾偉德主要在甘肅、成都等地從事從事獄囚和麻風(fēng)病人的拯救工作。1949年,艾偉德返回英國,BBC記者Alan Burgess采訪了她,將其故事寫成《The Small Woman》(小婦人)一書——艾偉德身高只有150公分左右。美國《時代》周刊也報(bào)道了她的事跡。福克斯公司根據(jù)《The Small Woman》一書,拍攝了電影《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六福客棧),由英格麗·褒曼主演。但艾偉德對電影并不滿意。電影中出現(xiàn)了艾偉德與中國軍官接吻的鏡頭,艾偉德說:“我在中國碰到一位中國上尉,他是一位忠實(shí)負(fù)責(zé)的中國軍官,如果說我一生中有任何可以說是愛情的故事,就只有這一件,但我們從未擁抱接吻……”。 |
這是一次死里逃生的旅程。日軍管制了大路,艾偉德必須帶著孩子們翻山越嶺,走人跡罕至的騾道。艾偉德沒有足夠的錢和足夠的食物,也沒有足夠的幫手,最大的孩子只有16歲,最小的3歲。政府只為她提供了一些“足夠維持到下個城鎮(zhèn)”的糧食,派了兩個人幫助搬運(yùn)。 艾偉德的第一步計(jì)劃是抵達(dá)垣曲,在那里渡過黃河。陽城與垣曲,兩地縣城相隔約170公里,在今天自駕不過幾個小時,但艾偉德帶著100多個孩子在山區(qū)一共走了整整12個日夜。“我們睡在路旁或廟寺里。有一次我們在兵營里渡過一晚,但通常我們躺在無遮蔽的天空下。我們沒有氈子,所以我們擠在一塊睡使彼此溫暖。我們沿路乞討食物,但常常我們晚餐只能吃稀麥片粥。日子逐漸過去,孩子們變得焦躁、極度疲憊并常常流淚。‘愛維德,我的腳痛’、‘我的鞋子穿破了’、‘愛維德,我的肚子痛,我不能再走了’……大的孩子累得無法背小的,我們行進(jìn)的距離愈來愈短。” 12天后,她們抵達(dá)垣曲。但迎接他們的,不是豐盛的食物,而是絕望。根據(jù)國軍“焦土抗戰(zhàn)”的指示,這座城市已被棄置,“每間屋子都是空的,那里沒有任何食物,孩子們失望地大哭。”艾偉德找到幾個負(fù)責(zé)警戒的士兵,乞求食物,但士兵們回應(yīng):自己的糧食也只夠吃三天,沒有辦法喂養(yǎng)一百多個孩子。更嚴(yán)重的問題是,因?yàn)槿哲婋S時可能打過來,渡船已全部被國軍管制在了對岸,停止行使。孩子們沒有吃的,也過不了河。在垣曲的第一天,所有人只喝了一鍋稀粥。第二天,艾偉德安慰孩子們很快就能過河,河那邊有很多食物,自己則再次去向駐軍乞求糧食,但所得甚微,走投無路的艾偉德,一度質(zhì)問自己:其他人都不為孩子們煩惱,為何我要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困境?第三天,一位中國軍官意外到來,用暗號為他們從對岸招來了一艘船,送孩子們上船前,軍官對艾偉德說:“你選擇了一份奇怪的工作”。 |
陽城淪陷前,一位國軍將領(lǐng)建議艾偉德,與蔣夫人宋美齡所開辦的孤兒院取得聯(lián)系,只有這樣,這一百多個孤兒才可能保全下來。艾偉德給宋美齡寫了信,并得到了回音。宋美齡建議她帶著孩子們前往沒有戰(zhàn)火的陜西西安,那里有她主持的保育機(jī)構(gòu)可以照顧他們。宋美齡還給她準(zhǔn)備了一筆錢,但需要有人幫助帶回陽城。收到信后,艾偉德派了一位信得過的“路先生”帶著部分孩子前往西安,孩子們將留在那里,而路先生將帶著錢回來,再把其他所有的孩子帶離戰(zhàn)火。但“路先生”沒能及時回轉(zhuǎn)(后來獲悉,他那口來自敵軍占領(lǐng)區(qū)的方言,引起了地方駐軍的注意,把他當(dāng)成日本間諜抓了起來)。這段時間里,客棧里的孩子,又再度激增到了100多人。淪陷在即,艾偉德決心自己帶著孩子們逃離戰(zhàn)火。 |
GMT+8, 2025-7-13 07:13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nèi)容僅代表發(fā)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 業(yè)務(wù)聯(lián)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