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燧是古人利用太陽取火的工具。有的朋友對其還不太熟悉。現(xiàn)轉發(fā)兩篇:三門峽市仿制古代“陽燧”成功
: I6 `$ u/ i9 I2 y: G+ O* B- <SCRIPT src="http://202.102.238.50/Adv/ShowAdv.asp?P=News&T=Top2">
( a7 `; s/ G! }: q0 s - # X1 F0 \8 d* e! g
- <script>
復制代碼 近日,三門峽市虢國文化藝術研究所利用青銅器仿制陽燧研制成功,使這一古老的擷取“天火”工具再現(xiàn)當今。 , ` C- y5 {2 ^( k' ]/ k
3 ^1 B; ?6 S: E4 Q- l 陽燧是利用太陽能取火的一種工具。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在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1052墓中發(fā)現(xiàn)了當時人們取火使用的工具——陽燧。這是虢國太子墓中的一件陪葬品,形狀是一面圓形凹面銅鏡,直徑只有7.5公分,使用時間為距今3000年的西周時代。這說明在那個時代生活在我們三門峽地域的祖先,已經創(chuàng)造出利用太陽能取火的工具。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在世界上許多民族還在鉆木取火、摩擦或擊石取火的時代,勤勞智慧的華夏民族已經發(fā)明了利用太陽能取火的工具,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個代表當時科學技術最高成就和先進生產力水平的標志物,在當時是震驚世界的創(chuàng)造,在今日的三門峽土地上被發(fā)現(xiàn),堪稱世界一絕。這件陽燧制作得十分精美,正面為銀白色,雖有些斑痕,但表面十分光潔,正面的背面有鼻形鈕,鈕旁鑄有兩只斑斕猛虎、雙頭虺龍和鷙鳥的圖案。圖中虺龍翻騰盤曲,纏繞虎軀,與虎搏斗;鷙鳥怒目圓睜,展翅飛啄;猛虎瞪眼奮爪,張口卷尾,奮力迎擊。龍爭虎斗,你死我活。畫面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創(chuàng)作之精致令人叫絕,顯示了當時工匠們精湛的技藝水平,充分體現(xiàn)了虢國人崇武尚勇、不畏強暴、驅邪伏魔、英勇稱世的精神風貌。
) i1 r5 M; Y \+ m; C3 B. W
* l& X+ k6 ~2 g1 n0 F9 u8 ` 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也多有關于陽燧的記載。《周禮·秋官》中曾記載:“有人掌以天燧,取火于日。”說明在西周時期,就有負責以陽燧取火的官員。《周禮·疏》中說:“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陽燧,取火于木,為木燧者也。”《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故陽燧見燃而為火。”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也說:“陽燧面洼(凹),向日照之,光皆向內,離鏡一二寸聚為一點,大如麻椒,著物則火。”古書上有這么多的關于陽燧的記載,說明我們的祖先對陽燧的研究是很關注的。公元前5世紀,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墨翟根據(jù)光的傳遞和運行規(guī)律,對光的性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平面凸面、凹面鏡成像的理論,特別是對凹面鏡陽燧聚集陽光取火的研究有了很高的見解。他當時已注意到凹面鏡,球心和焦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球心是凹面鏡,球面是幾何中心,焦點是陽燧取火光線的集中點。在那個時代我們祖先就有如此先進的研究成果,實在難能可貴。
6 `! T& T: L, k2 R _5 c% N/ @5 Z: I$ u, T! k
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上一個跨時代的革命。恩格斯指出,火的使用“最終把人與動物分開”。原始人類一般都居住在洞穴之中,由于沒有火,抵擋不了嚴寒的侵襲,吃著生冷的食物,在漫漫黑夜中忍受著生活的煎熬。因此,他們也就迫切需要火。但那時他們需要的火主要來自于天火。他們從雷電、火山爆發(fā)、森林起火中取得火種,保存起來,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利用火的力量服務自己。隨著經驗的積累,人類逐漸學會了鉆木取火、摩擦取火以及后來發(fā)明的陽燧取火工具。直到1827年英國的制藥師華爾克制造出摩擦火柴后,人類才告別了原始的取火方式。我們的祖先用陽燧取火的方式比用火柴取火早了2600多年。火的使用是一次能源革命,它使人類對自然的利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由于火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把火當作神圣之物,加以崇拜。在我國民間普遍存在著祭灶神的習俗,有的地方在農歷正月十五晚上還要在村邊路上給火神爺送燈,表示光明普照。在舉辦婚禮的儀式中,有讓新娘跨火堆的風俗,意在迎吉納瑞、驅除邪魔。新郎新娘入洞房時,睡的土坑要用火燒熱,表示溫暖之意。在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有許多崇拜火的習俗。如有的人在搬家時,不敢撲滅火種。在西南地區(qū)也多有拜火的習俗,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這足以說明火在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 u) V* D+ a, c8 Y4 H6 Y0 L- D2 h1 w1 _# J' k* B" ~
在人類后來的活動中把體育運動與點燃火炬結合起來。凡是大型的體育運動會都有點火的儀式,最有典型意義的就是奧運會的“圣火”。人們把運動會與點燃“圣火”聯(lián)系起來,就使體育運動會這種活動具有新的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從體育運動的角度來講,運動是增強人的體質的一種活動。人類要健康發(fā)展,要繁衍后代,永遠興旺,沒有強壯的體質是不行的;為了抗拒惡劣的氣候,制造優(yōu)美的生存環(huán)境,改造自然界,索取生活資料,沒有強壯的體質也是不行的。所以通過體育運動來健身強體,是人們很自覺的行為。到現(xiàn)在,人們已把國民體質的強弱看作是綜合國力的表現(xiàn),增強國民體質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 n9 M, L# U5 V5 W" \
/ c" N* X4 X% f# x
世人矚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圣火”象征著光明、和平、團結、友誼。它既是古代人類對火崇拜的一種遺俗,又是世界人民盼望光明、和平、團結、友誼的心愿和追求。2008年我國將要舉辦奧運會,有人認為,用陽燧點燃燒“圣火”將是一種非常好的建議。
% Z8 @5 t# y, I0 P+ y! t
" B9 q' ^% m$ T3 s6 R& @: g2 B1 S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