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陵出土楚國雙孔連發弩轟動考古界
2 Y- v5 h* V0 b. T4 F z9 D1 o6 @% v5 P
本報訊 通訊員閻頻、記者蘇金遠報道:6月20日下午,在江陵舉行的7省市楚文化研究會上,荊州地區博物館副館長陳躍鈞在介紹楚故都考古新發現時,拿出一件形如“盒子炮”的雙孔連發弩。拉動連發弩的發射機關,箭鏃連續射出。與會的60多名專家學者對此大為驚嘆,爭相傳看試射。 , l8 F" a% Z' v; A1 G+ T8 M; v
這件雙孔連發弩是荊沙鐵路考古隊去年在江陵縣秦家嘴古墓群中的一座楚墓內發掘出土的。考古工作者經過一年多時間研究,弄清了該弩的原理和功能,并將復制品在這次學術會議上首次“亮相”。
3 x, E2 K3 e3 q) a 這件雙孔連發弩長約28厘米,寬約17厘米,厚約5厘米,由上下兩半組成。上半部一端雕成虎頭形,虎體內有兩條深槽,共裝有20支箭鏃(出土時內有18支銅頭鐵尾箭鏃),作用相當于現代槍上的子彈匣;下半部為長方形條木機體,由外部木郭和內部木臂組成。前端開有兩個發射孔,內部設有兩條發射槽,兩槽之間安有銅懸刀和望山,組成自動程度較高的發射機關,機體前部下端安有一虎尾形手柄。拉動發射機關,箭鏃從發射孔中雙雙射出,平均每秒鐘竟可連發兩次射出4支箭。
# P6 t- _2 N9 P% y' O: G3 O. P 這件距今2300多年的雙孔連發弩易于瞄準、裝箭較多、箭鏃自動掛弦、快速連射等功能,令與會的楚文化研究和考古界專家學者贊不絕口。專家們認為這件國內首次出土的雙孔連發弩,設計、工藝、功能都是我國迄今出土的所有弩機無法相比的,實為我國古代兵庫中之瑰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