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登錄
手機號重置密碼
使用道具 舉報
以下是引用fluteprinc在2007-10-6 10:28:00的發言:這博物館復制的弩有錯誤,把戰車上放弩的支架裝在了弩前端,望改正以史為據,莫把本已模糊歷史中的那點光亮遮擋.
以下是引用方寸之間在2007-10-10 19:29:46的發言:一路辛苦了,也收了不少好東西吧
以下是引用萬隆合古銅局在2007-10-12 12:04:03的發言:春秋一霸,氣度不凡。
以下是引用名劍在2007-10-4 23:14:14的發言: 閣下來淄,不曾言語,以至未盡地主之儀,失敬失敬;君以外鄉人之身,深入齊地,宣傳拍攝,為弘揚齊文化,孜孜不倦,無私奉獻,甚謝甚謝;吾輩身處齊都大地,撫今追昔,倍感自豪,然不曾為此撰書立說,自覺妄為臨淄子民,有愧有愧;今借貴作一角,拋下只言片語,獻丑獻丑。 觀君之圖作,即有國子鼎、仲吉豆、雙龍把手簋、丙午帶鉤、人形足敦等青銅珍品,這些器物僅是臨淄文物中的鳳毛麟角,然珍奇可鑒,蔚為大觀,仍突出了齊地文物的獨具特色,可謂“窺一斑可見全”,足以讓吾等感受到齊文化之博大精深。臨淄地下文物甚豐,僅館藏即16000余件,其中一級品70余件,如君未曾著錄的尚有戰國錯金銀鑲嵌銅犧尊(此乃同類中上佳之作)、西漢龍文矩形銅鏡(高115cm寬58cm重56kg,迄今全國發現最大者)、燕惠王劍(以實物、文字證明《資治通鑒》所記載樂毅伐齊之史)高子戈等不計其數;再有陳純釜、左關和、孟姜壺、齊縈姬盤等已上調國家級博物館的國之重器,“臨淄文物甲天下”,絕非沽名釣譽,浪得虛名。 臨淄又是人杰地靈,禮儀之邦。學術界之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首創于臨淄稷下;《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貴為西點軍校軍事教材;《管子》、《管學》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久負盛名;賈思勰《齊民要術》乃農學祖師。。。。。。臨淄曾是東方文化的中心,是人文薈萃、英雄輩出之地,為我們燦爛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 小可敬請各位藏友屈駕臨淄,親臨感受齊地奇珍異寶和齊文化的博大精深。屆時小可必舉旗歡迎,熱情相待,不負此說!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15 10:52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