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技術(shù)——余榴梁 汪臻 I {1 a) j1 K. F& E
我們常把一些有小缺陷的錢幣比作雞肋-------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如果手頭上有幾枚這樣的錢幣,實在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碰到這種情況,諸位不妨自己動手給錢幣做一個“小手術(shù)”,變害為利,化廢為寶,說不定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2 D6 v, M0 A% K+ N4 m5 L$ r) ~
8 E5 T$ ]8 K w2 I) d' S
1、古錢的修補
8 z% D4 q6 y) r) @$ [/ @
9 Q$ e! W y6 e: q% ?' A$ _由于銅的韌性比較好,主要指黃銅,不易折斷,所以對錢幣身不平的古錢,可先將它用薄紙包上,然后取兩塊稍厚一些的木板,將古錢置于木板中央,合攏放在臺虎鉗或平整的桌面上用力壓即或在幣身上墊一塊厚布,放在木質(zhì)桌面上,用榔頭輕輕敲擊到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錢幣,其幣身的不平必須是后天造成的,如果這枚錢的不平明顯是鑄造時留下的,那可千萬不能這樣做。. N# a1 ~* q0 E2 @( K, V0 _# V
2 ]$ M% f* V& a7 V
過去修補古錢的穿孔小洞,常采取土方法,即將熱樹脂填在缺口處,等冷干后用鋒利的刀具打磨平整,再涂上顏料,使修補處色澤與周邊相協(xié)調(diào),或干脆用泥土和上502膠水涂上完事。應(yīng)該說效果都不理想。且樹脂老化較快,保存不能長久,一般較易識破。下面介紹一種效果比較好的方法以供參考:+ e5 |- D$ s+ Z2 P
! D. {" ^5 R: w9 i將待修補的古錢洗凈,待干燥后置于平整桌面上,下墊一張紙,然后,用小刀將等補處的創(chuàng)口稍作擴大,使邊緣處呈斜角30度左右,吹去污垢,另取廢棄古錢,諸如唐或北宋的普通錢,銹越多越好。用小刀把銹塊刮去再將銹碾成粉未狀,放在紙上聚攏,倒入缺口處,用小細(xì)棒填實小洞,直至高出平面1-2MM,用剛開封的502膠水滴在銹未上,使銹未濕潤,自然收縮下去。2分鐘后,不等502膠水硬化,立即用小刀將補洞處弄平,填平后的小孔色澤幾乎與周圍一致,效果較為理想,此法修補的關(guān)鍵是選用揮發(fā)性能特別強的502膠水,并且一定要新開封的,決不能用已開過的膠水,否則將嚴(yán)重影響修補質(zhì)量。
, q1 _0 N) f$ a2 W9 M# v$ Y' B, @1 X: U9 y. X" R1 ]
斷裂錢幣一般已無價值可言,但一些稀罕的珍貴錢幣如果斷裂,那就另當(dāng)別論了。如靖康元寶小平世僅4枚,其中即有一枚裂為兩半,后來用焊錫重合,不過斷裂用焊錫接合效果不夠理想,已遭淘汰,目前斷裂錢幣大多也用502膠水接合。 ]6 x) R; I8 O% U; B* _
0 C1 d1 ]3 k+ |2 |+ o2、銀幣的修補9 f1 D+ h1 `( S# n5 A$ u$ i
0 c* `5 _) Q' \2 Z
銀幣的修補訂要是針對銀幣身上的缺口和影響相的殘缺的戳印。需要指出的是:各式戳印是舊時錢莊、銀號為鑒定真?zhèn)味鞯挠浱?,能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出該幣的流通歷程,頗具研究價值,因此對于那些完整的戳印應(yīng)盡量保存其原貌,具體的修補方法是先去除等補缺口處的污垢,取小號的焊錫筆一支,上涂少許松香,插上電源插座,沾熔少許錫,輕輕地置于缺口處,使錫液填沒缺口。同時,乘錫液尚未冷卻凝結(jié),迅速用餐巾紙擦去多余的錫液(如果來不及擦,可用焊筆再點一下,直至缺口填平)。待錫液徹底凝結(jié)后,用鋒利小刀修磨平整即可。0 U7 g9 U4 S' m* A$ ?- m7 K
% l, p, k6 s3 _( Q
此外還有人用銀絲為填補修補錢幣。由于銀絲熔點較高,加工技術(shù)復(fù)雜,成本亦高,所有有不少人聯(lián)合出資租一臺小型風(fēng)焊機快速加熱銀幣,然后將銀絲融化在加熱的銀幣上,冷卻后再用刀修平即可。
7 c5 \$ q8 [% r;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