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官窯--- 新工藝鈞瓷在河南志信拍賣行高價成交) A0 @4 D4 t/ l9 Z$ s! B
9 ?, e6 m: n( r
5 ?6 a: D' y ~( x' ^' i4 Q$ P$ H; W, m( |8 { a6 ]
12月15日下午,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禹縣鈞瓷一廠燒制的新工藝鈞瓷虎頭瓶、荷口觀音瓶在鄭州河南志信拍賣行經過幾位競買人數十輪的激烈競拍 ,終以單件32萬元的高價分別成交,創造了紅色官窯新工藝鈞瓷在河南本地拍賣的新紀錄。
- \! W# ]$ T$ E' R2 e/ v9 H) i: e5 G
這次由河南志信拍賣行拍賣的作品全部是11月上旬在“第八屆禹州鈞瓷文化節”時禹州鈞瓷博物館征集的展品,這些展品是從全國許多資深鈞瓷收藏家手中征集而來,大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被人們譽為“紅色官窯”的禹縣鈞瓷一廠、二廠燒制的產品。在展出中,許多參觀者對這些精美絕倫的鈞瓷珍品贊嘆不已,特別是30年前就已經消失斷代的新工藝鈞瓷更是讓人流連忘返。所以,應廣大鈞瓷收藏愛好者的懇求,河南志信拍賣行特意將這些展品調往鄭州舉辦專場拍賣會,以滿足鈞瓷收藏愛好者的需求和推動鈞瓷文化的傳播。
- H" G4 a" b x {- \! w" w9 Y, {: f
在收藏界,人們把20世紀50-80年代以公有制為主體的陶瓷企業稱為“紅色官窯”。河南的鈞瓷廠能稱得上官窯的只有國營禹縣瓷廠、禹縣鈞瓷一廠、禹縣鈞瓷二廠、神垕東風瓷廠“四大瓷廠”。這些瓷廠從50年代周總理指示“一定要恢復鈞瓷生產”時創建,到80年代末全部停產只存在了30年時間。在這30年的特殊歲月里,四大瓷廠卻為鈞瓷的研制、復燒、創新、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三十年中,四大瓷廠燒制出了數以萬計精美絕倫的鈞瓷作品,先后被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20多次作為共和國國禮贈送外國元首和貴賓,并出口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際友人追捧為“神鈞寶瓷”,特別是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更加讓世界無數陶瓷愛好者傾倒。 8 z8 e" y! L2 B6 R
0 s& F# A9 W+ }6 x8 B% o
在四大瓷廠燒制的產品中,由禹縣鈞瓷一廠、二廠創新生產的新工藝鈞瓷最具代表性。新工藝鈞瓷打破了千年傳統鈞瓷燒造工藝,釉色由原來的用氣氛還原變成釉還原,窯爐由過去的煤燒倒焰窯改為煤燒推板窯,省去了匣體,生產效率得到了突破性的提高,這項技術不僅是鈞瓷燒造過程的一次創新,也是鈞瓷燒造歷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鈞瓷成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為此,新工藝鈞瓷獲得了1984年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八十年代末,四大瓷廠倒閉后,推板窯停火,新工藝鈞瓷斷燒,目前,這項工藝已經失傳,新工藝鈞瓷成為千年鈞瓷燒造歷史中令人惋惜和遺憾的“斷代產品”、“末代皇帝”。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當年唾手可得的新工藝鈞瓷產品現在正逐步彈出人們的視線,在國內許多古玩市場也難覓其蹤跡。近兩年,以前不被人看好的新工藝鈞瓷在國際市場上連續上拍,并屢破記錄。今年八月,新工藝鈞瓷虎頭瓶和荷口觀音瓶又被我國錄入全日制中學八年級美術教材,這不僅體現了紅色鈞官窯瓷器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更加肯定了紅色官窯鈞瓷在一千三百多年鈞瓷燒造歷史中的重要地位。這次河南志信拍賣行鈞瓷拍品高價成交,將會極大地刺激國內鈞瓷收藏市場,近期,新工藝鈞瓷將成為收藏界一顆璀璨的“新星”,鈞瓷收藏熱將在國內悄然形成。(谷振風供稿)
# |% R0 p. |/ n+ ^* `! y& o4 x
" m, z& q6 c+ a- ]4 w3 \, q9 ?( Y. e5 }[ 本帖最后由 綠色記憶 于 2013-12-18 00:53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