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氣的玉組佩
' C# I- z0 R' b 今天欣賞一套世所罕見的玉組佩。它超乎想象,鳳在上而龍?jiān)谙拢@大大顛覆了中華文明君為臣綱、夫?yàn)槠蘧V的祖制。 中華文明中,自龍誕生那一天起就是至高無上的,紅山文化的C型龍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不變的圖騰,皇帝是龍,龍就是天,故稱為天子。所以龍是永遠(yuǎn)高高在上的,但這套玉組佩恰恰是龍?jiān)谙露P在上,足見佩戴此物之人的地位絕非等閑,那么何等人才能有此殊榮和地位呢? “宜子孫”或“長宜子孫”玉璧在漢代并不少見,但大多是在一塊出郭璧上來表現(xiàn),而此佩共計用了11塊玉,用如此龐大的陣勢來表現(xiàn),足見主人的尊貴是無以復(fù)加,這個女人好生了得! 組佩的數(shù)量本來就是代表地位和級別的。周王朝佩戴玉璜的數(shù)量和擁有鼎、簋的數(shù)量必須是統(tǒng)一的,否則就是破壞禮制。周王九鼎八簋,封王八鼎七簋,再往下以此類推。周禮周禮,周本無法,靠禮維系,東周雖禮崩樂壞,但至漢代,美玉尚未從王壇上走下來,玉仍然是王公貴族的專利。 這套玉組佩共雕鳳鳥12只,螭龍8條,夔龍6條,尤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套組佩是鳳在上舞動著身軀,充滿了霸氣,雕刻在了“長宜子孫”4個字的第一個字上,顯然是作為領(lǐng)軍神物,而其他龍則被綴飾在下面,屬于從屬地位,可見這個女人的地位了。 這套組佩用料精,雕工細(xì),構(gòu)思奇巧,神氣十足,折射出大漢王朝政治經(jīng)濟(jì)的高度繁榮和穩(wěn)定。所謂用料精,就是它每一片都采用的是典型的和田籽料,而且是上等的白玉。現(xiàn)在看來是黃色的,這正是2000年的土沁所致,如果你用手電一照,白潤細(xì)膩,美輪美奐。 說它的雕工細(xì),我們可以從鳳鳥和夔龍身上的網(wǎng)格紋看到古人游絲毛雕精湛絕倫的技藝。 至于構(gòu)思,龍纏鳳,鳳繞龍,龍鳳相依;或頭是龍,尾是鳳,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神形兼?zhèn)洹?/font> 特別是“長宜子孫”4個字?jǐn)[放精巧,或由二鳳羽翼相托,或由二龍戲珠造型設(shè)計,精巧絕倫,儀美大方,令人愛不釋手!
* `8 x* ~ J5 }5 L. e"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