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瓷,藏賞皆宜! 1、群力制造圓型盤:洞庭山水色,銀盤一青螺 2、群力制造腰型盤:帝子巡游,楓橋夜泊
5 X q0 F0 O$ |/ R) j: S3 u 3、群力制造瓷詩韻:芙蓉花開,芳香飄逸! g& C6 \$ ]- E7 v# _& u) {7 ^
4、群力制造泥黃金:瀟湘夜景,燈火璀璨
0 U! F8 u! f5 w! Z/ l 5、群力制造官窯款:金鳳朝陽,翩翩起舞+ S3 K7 X+ {$ D4 J$ N# O
“567瓷”亦稱“廠貨瓷”,是指新中國成立后,由國家或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各大國營瓷廠在50年代至80年代所生產的瓷器,包括有湖南醴陵的群力、國光、星火、永勝等四大瓷廠,及景德鎮的建國、人民、光明、藝術、紅旗等十大瓷廠。它們對新中國陶瓷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那段時期,因為那正是瓷藝專家年富力強的時期,市場化程度不高,藝人們沒有過多的商業化意識,全力投身創作,瓷器的品質非常好,真正好的廠貨也就集中出現在這段時期。進入90年代,因經濟轉型,國營瓷廠陸續倒閉、停產、改制,廠貨也就成了“絕響”。 在那一切以政治掛帥、集體主義為宗旨的年代,國營瓷廠生產的瓷器,不管是藝術瓷還是日用瓷,使用的制瓷材料和產品質量都是非常好和無可挑剔的。 從制作工藝來說,其一:國營廠貨都以煤窯、柴窯為主;其二:國營廠貨以天然礦石顏料、高白釉為原料;其三:國營廠貨使用高白泥、優質高嶺土制作瓷胎;其四:國營瓷廠、研究所內匯聚了眾多的高端人才,代表了當時陶瓷制作、繪畫各領域的頂級水平,因此制作的瓷器美觀大方、穩重厚實,形神兼備。 567“廠貨瓷“在設計制作上既傳承了傳統色樣又開創了新時代的獨特風格,做工精良,堪稱當代瓷的標桿性收藏品,越來越多的藏家也逐漸開始入手掃貨。從收藏性價比來看,專家認為,八十年代前的“廠貨”更具收藏價值,升值潛力也將較大。相對而言,大部分廠貨的價格目前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日用瓷,但價格一定會逐步上漲。近年來的“廠貨”價值變遷也驗證這個判斷。畢竟,當年獨領風騷、紅極一時的國營瓷廠、工藝瓷廠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中,這些打上了鮮明時代印記的瓷器,其制瓷、工藝、美術水平越了中國歷史上以往任何一個朝代,未來很長時期都難以逾越。無論是從工藝還是歷史的韻味而言,這些“廠貨”都是無法再現的珍稀品! “廠貨”中最為著名的應屬有“紅色官窯”之稱的群力瓷廠所生產的釉下彩瓷。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依照國家主席毛澤東同志的直接指示,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導、精心組織下,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撥款800萬元巨資,組建了湖南醴陵瓷器公司藝術瓷廠(即群力瓷廠),使已經消失了近30年之久的醴陵釉下彩瓷業得到了恢復生產和飛速發展。在中國6000多年歷史中,由國家最高領導人指示組建、中央政府全資、國家領導人指導建設的窯廠僅此一家! 自1959年6月開此,醴陵瓷器公司藝術瓷廠(群力瓷廠)設計生產了“三館瓷”的任務,以后不間斷地為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大、各部委等政府部門生產了一定量的外交瓷、禮品瓷、陳設瓷、日用瓷。1960年12月,原名湖南醴陵瓷器公司藝術瓷廠改名為群力瓷廠,并在1964年設計生產了著名的139花面國宴瓷、1971年為聯合國設計生產了梅竹釉下彩瓷器、1974年群力瓷廠為毛澤東主席設計制造了薄胎碗、茶盅、蓋碗等日用瓷器,即著名的“主席瓷”、1976年11月群力瓷廠又為毛主席紀念堂設計制造了紀念堂用瓷。因此,群力瓷廠被稱為“紅色官窯”是當之無愧的,它所生產的瓷器當屬紅色官窯瓷器范疇。 上世紀70年代末期,為了給國家賺取急需的外匯資金,群力瓷廠生產了大量的高檔出口瓷器。其中一款釉下藍彩《天下岳陽樓》系列瓷器,因瓷質溫潤如玉、潔白似脂、器型端莊秀麗、穩重厚實、很快就被選為中南海用瓷、外交部禮品瓷、廣東省人民政府用瓷,名噪一時。 當今,隨著收藏隊伍的日益壯大,在賣少見少的情況下,這些時代特征明顯、制作工藝精良的廠貨成了瓷器收藏市場上的“黑馬”。 中華向號瓷之國!這是歷史的印證! 時光消逝、物換星移、時代變遷、皇朝更迭,唯瓷永遠!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567瓷其風頭不會遜色于明清瓷器!
' e% g H( v5 o"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