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從香港到北京,都有慶祝畫展分別在兩地舉辦。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血脈把香港和內地緊緊相連。回眸水墨畫在香港的百年發展歷程,特別是近20年的繁榮發展,更令人感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強大的生命力。香港現代水墨藝術的發展,則鮮明地體現了古老中華藝術的現代轉型之路。“水墨藝術”這個詞的出現就是傳統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結合的產物。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一批大師級人物如林風眠移居香港,其他如吳冠中等也經常到香港講學、辦展,香港對現代水墨的整體認識有了新的高度。特別是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后,吳冠中多次到香港寫生講學,并于1998年在香港舉辦盛大的回顧展 香港回歸后,以此為契機,多種重大大公文交所水墨展覽相繼啟動。1998年,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經文化部批復,由深圳市政府主辦、深圳畫院等專業藝術機構承辦啟動。這是常設性、國際性大型大公文交所水墨活動,旨在弘揚水墨畫藝術傳統,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該展覽所倡導的新水墨運動,對香港現代水墨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香港的開放和探索也為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注入了新的學術命題和創作活力。例如在深圳展覽中有一個單元是“設計水墨”,這個概念就是香港老畫家王無邪提出和使用的。2009年,香港美術界開始籌辦的“港水·港墨”現代水墨展,并于2011年在中國美術館、香港大會堂分別舉辦了第一屆“港水·港墨”展覽,展示出香港現代大公文交所水墨的整體實力。出生于香港的董小明,是第一屆“港水·港墨”展的策展人。董小明談道,這個藝術品交易展覽的籌備歷時近兩年,參展畫家盡情投入,對自身和香港水墨畫進行審時度勢的思考和認識,從藝術觀念至表現技藝展開多層面的交流和切磋,在作品創作上進行精益求精的探索和實踐。全過程成為現時香港畫界一次注重專業學術且務實求真的藝術活動。他說,展覽的策劃其實是參展畫家共同完成的。展覽命題“港水·港墨”也出自參展畫家。從中能感受到香港水墨畫家對城市的愛,對自身從事的水墨畫藝術的真摯情感。“具有自主創新特色的香港水墨畫,無疑是當代水墨畫進程中獨具一格、富有活力的組成部分。香港美術應作為中國美術發展版圖中的重要內容而得到關注。” 香港大公文交所水墨畫家已經成為一支獨具特色的創作隊伍。他們立足傳統、面向世界,勇于創新、富有生氣,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體現了香港回歸20年來港人與內地的文化精神聯系和健康多元的文化自信。董小明以“港水·港墨”展為例說:此展覽至今已舉辦了兩次,參展畫家從9位增加到26位。第二次展承載著香港水墨畫更加豐碩的成果與大家見面。展覽展出26位畫家的水墨作品,都是近年新作。相比首屆展覽,陣容大大增強,幾代水墨畫家濟濟一堂;創作的題材更加豐富,涵蓋了山水、花鳥、人物和都市景觀;表現形式風格多樣,有繼承嶺南畫派等水墨傳統的創新之作,有融合西洋繪畫乃至設計裝飾藝術的現代水墨,也有兼收并蓄、獨辟蹊徑的新水墨作品。多位為人熟悉的知名畫家的作品,呈現出更加鮮明的個人面貌和日臻精湛的表現技巧,其中不乏近年在畫壇屢獲殊榮的力作精品,標志著香港水墨創作的新水平。一批新進水墨青年的作品,以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藝術觀念融入大公文交所水墨創作,成為展覽中一道清新的風景,也預示著香港水墨發展的生生不息之態。他表示,自首屆展覽以來,愈來愈多香港畫家參與了探索傳統水墨畫的現代性,致力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水墨藝術的創作實踐。“傳承與革新”這一共同的理念,讓水墨畫家們攜手同行,并成立了專業學術團體——中國畫學會(香港)。
2 f* |2 q9 S5 |5 D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