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說鑒定上的少了,主要是沒有特色標本,千篇一律的也沒什么意義,今天感謝玩家提供一枚俄料滾籽標本,經過本人同意給大家展示一下,第一張其實老玩家一眼的料子,僵白拋高亮光,但是這是看感覺,看第二張,借助俄料的糖色噴砂作毛孔。毛孔分布均勻口徑大,雖然籽料老河道也有類似的毛孔,但是多雜亂,比如達克曲克下游的料子,但是糖色和沁皮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新朋友可以仔細多看看,第三張打磨的痕跡明顯,如果是籽料天然毛孔的話一般是會避開工具的,多重原因分析結論俄料噴砂仿籽料,最后一張原籽原皮大家可以參考對比下!
; I# W7 t) U2 B6 `, d$ j.
; O2 M- s( [) _# p& q& T. {
1.jpg (38.1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2017-11-15 18:01 上傳
2.jpg (46.2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17-11-15 18:01 上傳
3.jpg (43.26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17-11-15 18:01 上傳
4.jpg (87.6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2017-11-15 18:01 上傳
5.jpg (45.98 KB,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2017-11-15 18:01 上傳
8 o. K, f$ N# _3 s+ b5 d( a
, g$ j: a F+ B/ P: d;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