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核之潤色 于 2018-8-9 21:55 編輯
今天一早,去花市買了一盆銅錢草,帶到店里,栽種在一個老石缽里面,感覺店里需要一點綠植,首先想到的就是銅錢草,這東西看起來清靜素雅,也好養活。從租下店面的時候,對于里面的布置就規劃過,心里大約有一個藍圖,但是東西卻不能一次性的安排妥當,需要一點點的完善,一點點的增減。
昨天從隔壁店面淘了一張老桌子,放在店里很有感覺,今天趁著買銅錢草去店里,順便也布置了一下桌面。我覺得其實無論什么材質,竹木石雕或者瓷器,各有各的特點,只要做到既有和諧,又能對比就能出彩,有大有小,有橫有豎,有黑有白,有粗糙有細膩;看似無意,實則是花了點心思擺放的,當然了,這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過兩天就會淘來新的物件,也就會有新的想法,就像一副永遠也完成不了的作品,會一直調整完善下去。
有了這個店還是舒服的,不僅可以請自己的朋友過去喝茶聊天,營造出一個古雅的氛圍,是屬于自己的一個平臺;而且也是自己實現“雅玩”想法的一個試驗場,去學著營造一個小空間,能讓這些古物放松人的心靈,都說以藏為樂,雅致何須高貴,我希望把這種快樂帶給更多像我一樣對古美術、古文化有興趣的朋友。
1.jpg (30.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18-8-9 21:45 上傳
2.jpg (30.27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18-8-9 21:45 上傳
4.jpg (23.1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18-8-9 21:45 上傳
5.jpg (18.3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18-8-9 21:45 上傳
3.jpg (33.08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18-8-9 21:45 上傳
今天在店里還接待了一個朋友,帶來一件藏品探討了下,一件比較特別的古瓷,其實最后也沒探討出什么結果,超出了我們的知識范疇,但這并不重要,一笑了之;讓人覺得愜意的是這種氛圍,藏友之間的交流肯定是以藏品為紐帶的,離開了藏品,談話就會顯得空洞,就顯得浮夸。
和朋友討論行情期間,他談到他自己,這讓我想起前陣子之前有個人加我威信與我探討行情,他說自己曾是一線,當年干的生意不錯,當時收獲很多東西,加錢就走,回來現金再去收貨,感覺是有收不完的貨,賺不完的錢。但是好景不長,這兩年生意就很難做了,一線東西已經很難收來多少,他自己手上有一部分存貨,但是進退兩難,想貴了賣,但是自己多年都是交往的從一線拿貨的同行,而且還是級別比較低的同行,根本出不上價;想便宜賣吧,一但東西便宜了,就會有現在做的比較好的年輕人給他通點了,他自己賺不到多少錢,而且存下的東西沒了,也很難再收來,以后生意無法繼續;若是不賣吧,就是吃這碗飯的,怎么能不賣東西賺錢養家呢?。。。所以心理比較復雜,對于后市行情比較迷茫,以后行情好了怎么都好說,但是行情若這樣再低迷幾年,而且再低迷幾年的概率很大,以后就難辦了!
這個問題我遇見過不少人說過,今天來我店里的這位朋友曾經也是干的不錯的,但現在很是蕭條,用這位來訪的朋友的原話說:“以前覺得生意不好干了,就琢磨是不是自己的東西檔次跟不上了,就去砸錢買了些好東西,結果還是不好賣!后來沒辦法,就琢磨著賣新東西,結果生意越干越不好。。。” 我跟朋友說:“不能只顧著賣貨呀,你若喜歡收藏,就得把這些東西玩好,你就負責完好就行了,玩出感覺,玩出品味,自然就有喜歡玩的人來找你一起玩。。。你若只盯著東西和價格,那你的圈子里豈不都是小販甲、小販乙、小販丙、小販丁。。。”
我和朋友談到,物件本身的提升不不用著忙的,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等自己的眼力和財力提高了,自然就會往上走。現在是全民收藏,希望從古玩中尋找樂趣,或者提升自己品味的人越來越多,對于我們經營古玩的人來說,眼睛只盯著古玩行這個小圈圈和日漸稀少的東西是不行的;用自己的所學讓更多的人體驗到古美術古文化所帶來的樂趣,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從中得到養生,這不失為一種突破瓶頸的路子。這就需要提升自己古典文化與格調,自己的品味格調高了,也就會認識更多優秀的人,提升自己的圈子;當然了,這不像學抽煙喝酒那樣一學就會,是要付出很多的。。。這就和營造一間雅室一樣,需要一點點的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