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在线视频精品一区-在线视频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免费-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盛世收藏網

 找回密碼
 注冊賬號

查看: 117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伯達傳》幕后秘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5-30 20:0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及時雨 于 2019-5-30 20:13 編輯


  1980年11月20日,76歲的陳伯達在聚光燈的照耀下,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沉寂多年的他,成為眾多的照相機、電影攝影機、電視攝像機鏡頭聚焦之點。通過報紙、電視、廣播,人們得知他被押上法庭的被告席,第一個直覺式的反應是:“哦,陳伯達還活著!”

  被告席上站著10名被告,陳伯達排在第五個,即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江騰蛟。在10名被告中,最年輕的是王洪文,45歲;最年長的,便是陳伯達。那9名被告都是自己走上被告席的,而陳伯達則是由兩名法警左右挾扶,步入法庭。

  他的中式棉襖外,罩了一件舊的咔嘰綠軍裝,戴著一副老式深色邊框的眼鏡,看上去目光呆滯。雖然步履蹣跚,頭腦還算清楚。

  經過審判,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宣布:“判處被告陳伯達有期徒刑18年。”

  判決書上還對刑期作了明確的注釋:“以上判處有期徒刑的被告人的刑期,自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羈押的日期,以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因此,陳伯達的刑期,實際上便是從1970年10月18日軟禁之日算起。也就是說,在宣判時,陳伯達已經服刑十年多。再過七年多——到1988年10月17日刑滿。

  此后,陳伯達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在公眾傳媒上露面。人們以為,陳伯達大約是在北京秦城監獄里服刑。

  其實,在判決后不久,陳伯達就獲準保外就醫。所以,陳伯達的晚年,是在北京東郊一套三室一廳的民宅中,與兒子、兒媳、孫子一起生活,安享天倫之樂,直至1989年9月20日去世。

  一次又一次,我訪問了那鮮為人知的陳伯達之家。

  我寫出了《陳伯達傳》。

  在《陳伯達傳》出版之后,聽說我們的一位文友要來看我,《人民日報》的一位記者非要一起前來不可。我的文友給我來電話,問我是否同意,因為我與《人民日報》的這位記者并不認識,而且他前來我家也不是為了采訪,僅僅為了看一看葉永烈是什么樣的。

  我有點納悶,我有什么可看的呢?但我還是對這位記者的來訪表示歡迎。

  后來,我才明白,他就住在陳伯達家前面一幢樓!

  他想弄清楚,我為什么會從上海千里迢迢一次次前去采訪陳伯達,而近在咫尺的他,居然錯過了這么重要的采訪機會——他在讀了我的《陳伯達傳》之后,感到十分懊悔。

  其實,他當時就知道陳伯達住在他家對面。他沒有去采訪陳伯達,不是“疏忽”,而是怕出了什么問題,說不清楚!

  正因為這樣,他十分欣賞我的眼力和勇氣。

  在陳伯達晚年,我是獨家采訪陳伯達的人。

  那時,北京的朋友常常見到我在北京,但是誰也不知道我在北京干什么。

  那時,上海的朋友也知道我常常去北京,但是誰也不知道我去北京干什么。

  直到《陳伯達傳》面世,朋友們才恍然大悟。

  很多朋友問我,你為什么要去采訪陳伯達呢?

  其實,我去采訪陳伯達,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我采寫《“四人幫”全傳》,很多內容都涉及陳伯達:

  江青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第一副組長;

  張春橋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副組長;

  姚文元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成員;

  陳伯達則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組長。

  所以,在寫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和第一副組長、副組長以及組員之后,進一步去寫“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組長,當然順理成章。

  我十分注重作品的“原創性”。能夠直接采訪陳伯達,可以了解諸多第一手的高層情況,我當然以為非常值得。盡管在采訪之后,能否出版,連我自己都說不清楚。我當時曾說,即便十年之后才能出版,我以為也值得去做——我曾再三說過,我不求急功近利。

  我一邊采訪陳伯達,一邊著手寫《陳伯達傳》。到了1989年5月10日,我寫出了初稿。

  我曾希望陳伯達本人能夠審定這部長篇傳記。可是,等我寫得差不多,想送給他看,他卻搖頭了。他說,他年老眼花,無法看這么長的稿子,還是不看了吧。他說,他相信我能夠寫好這本書。

  后來,我才明白,他以為由他自己來審閱《陳伯達傳》,諸多不便。因為他要對每一章、每一節表示認可或者否定,這等于要他對他的一系列歷史問題進行表態。

  中秋節,我在北京采訪陳伯達。幾天之后,他突然去世。

  回滬后,我補寫了《陳伯達之死》這一章。

  中國人講究“蓋棺論定”。由于陳伯達已經去世,反而使《陳伯達傳》的出版變得很容易。

  時代文藝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這本書。考慮到《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在他們那里得以順利出版,對他們有一定的信任感,我就把書稿交給了他們。

  時代文藝出版社在審稿過程中,把《陳伯達傳》作了相當多的刪節,把45萬字的初稿,刪成33萬字。也就是說,刪掉了12萬字。另外,把書名改為《陳伯達其人》——在當時,以為《陳伯達傳》這書名有著為陳伯達“樹碑立傳”之意,改為《陳伯達其人》就無此嫌疑。

  《陳伯達其人》曾經報送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審閱,得以通過,并報中共中央宣傳部。這樣,在1990年3月,也就在長春第二印刷廠印刷。

  《陳伯達其人》第一次印刷7.7萬冊。剛剛印畢,尚待裝訂。就在這時候,時代文藝出版社給我打來電話,說是發生“突然事件”:北京有關部門得知出版《陳伯達其人》的消息,來電要求馬上裝訂10本,送往北京,其余的暫停裝訂!

  這下子,出版社極度緊張,萬一樣書送北京之后,遇到麻煩,這已經印好、正待裝訂的7.7萬冊《陳伯達其人》怎么辦?如果北京不準《陳伯達其人》發行,那出版社的經濟損失就非常嚴重!

  我明白,《陳伯達其人》不是一般的書。這本書透露了大量陳伯達與我的談話以及他從未發表過的手稿,可以說實際上是陳伯達回憶錄,當然會引起北京的高度關注。

  在不安中等待了一個多星期。

  突然,我接到北京電話,要我把《陳伯達其人》中尚未注明出處的毛澤東的話告知出處。我趕緊作電話記錄。記畢,數了一下,總共有52處。

  這表明,北京有關部門對《陳伯達其人》作了非常認真的審閱。

  我的紀實文學作品中,從不虛構毛澤東、鄧小平的話。通常,我在作品中,凡是引用毛澤東、鄧小平的話,都注明出處。也有不標出處的,那大都引自毛澤東、鄧小平的內部講話,不便標明出處——盡管都確有出處。《陳伯達其人》那52處毛澤東的話,未標明出處,大都引自批判陳伯達時的中共中央文件。

  我連夜查出毛澤東講話的51處出處——都引自中共中央文件或者內部正式文件。

  唯一一處不能標明出處的是該書第417頁,毛澤東對陳伯達起草的中共九大政治報告,看也不看,連信封也不拆,就在陳伯達送呈的牛皮紙口袋上寫道:

  退伯達同志

  毛澤東

  這是根據陳伯達的回憶寫上去的,并無正式的文件為依據。我只得如實加以說明。

  翌日,我把我的查對結果電告北京。

  又在不安中等待了幾天。

  終于,出版社給我來電,報告喜訊:北京告知,《陳伯達其人》經過審閱,同意出版。

  出版社請印刷廠以加急的速度裝訂那已經印好的7.7萬冊《陳伯達其人》。一邊裝訂,一邊裝車,以最快的速度發往各地新華書店!

  出版社如此焦急,是生怕中途有變:萬一北京再來什么電話,反正書已出手,他們也就不會遭受經濟損失了。

  后來,我才聽說(僅僅是聽說而已),胡喬木得知我寫了《陳伯達其人》一書,說是要看一下——胡喬木與陳伯達同為毛澤東政治秘書,共事多年,關注《陳伯達其人》一書是理所當然的。于是,北京急電出版社,要求立即送10本樣書到北京……

  “危機”總算過去。

  《陳伯達其人》在1990年5月總算出版。我感到遺憾的是,書被刪去12萬字,顯得很不完整,而且用小32開本印刷,顯得小氣。不過,不管怎樣,書終于印出,就是很大的勝利。

  《陳伯達其人》出版后,理所當然引起各方注意。發行量近百萬的《南方周末》全文連載《陳伯達其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據《陳伯達其人》責任編輯告訴我,他在拜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胡繩的時候,胡繩說,他過去曾與陳伯達有過許多接觸,所以他看了《陳伯達其人》一書,認為“葉永烈所寫的陳伯達,就是他所認識的陳伯達”。

  另外,我在北京曾去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金沖及教授家拜訪。他是《毛澤東傳》、《周恩來傳》的主編。談起《陳伯達其人》一書時,他對我說,他平時是不看紀實文學的,因為像他這樣接觸中共中央大量檔案的人,當然不值得花時間去看紀實文學作品。但是,有三個從事不同工作的人,跟他不約而同地說起,《陳伯達其人》這本書值得一看。他們研究室也買了這本書。于是,他也就破例看了這本紀實文學作品。他說,這本書寫得扎實,透露了大量檔案中所沒有的信息,有保存價值。因此,他說,如果你送我一本《陳伯達其人》,我會收下——他的藏書逾萬,對于無用的書是不保存的。

  我很感謝金沖及教授的鼓勵,給他寄贈了一冊《陳伯達其人》。

  我深為《陳伯達傳》被刪而感到遺憾。于是,在香港出版了全書,書名就用《陳伯達傳》。

  香港版出版后,在海外引起注意。

  當時客居美國的千家駒先生看了此書,寫了萬字書評《瘋狂的年代,發瘋的人——讀葉永烈著〈陳伯達傳〉一書》,發表于1991年6月12日香港《信報》,后又載于臺灣《中國時報周刊》1991年9月第342期,并收入他的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的文集《逝者如斯夫》。

  千家駒先生在評論中指出:

  “葉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訪了陳伯達本人,還訪問了許多與陳伯達有關的知情人,查閱了大量的檔案與相關資料。本書不僅內容豐富,立論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內幕資料,翔實可靠,這不僅是陳伯達個人的一篇傳記,亦可作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來讀,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部歷史著作,為研究中國‘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讀。”

  “誰要是對中國‘文化大革命’歷史不清楚的,請讀一讀葉永烈這本《陳伯達傳》。”

  千家駒先生以為,《陳伯達傳》實際上也就是陳伯達的一部回憶錄。他寫道:

  “讀這本《陳伯達傳》的回憶錄,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為葉永烈題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但是大錯已經鑄成,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悔之已晚,追也無及了。”

  《陳伯達傳》全本,雖然在香港出版了,但是中國內地未能出版,仍是憾事。1993年,當作家出版社準備出版《葉永烈自選集》的時候,我把香港《陳伯達傳》交給了他們。

  由于陳伯達曾多年擔任毛澤東政治秘書,又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16名主犯之一,所以《陳伯達傳》是一本十分敏感的書。作家出版社履行了嚴格的報審手續。

  《陳伯達傳》全本,經過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審讀,同意出版。審讀者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鄭謙。我在看望他的時候,他說,他過去跟陳伯達曾一起共事于紅旗雜志社編輯部。正因為他熟悉陳伯達,所以就由他來審讀《陳伯達傳》。

  經過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審讀,經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同意,《陳伯達傳》全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總算了卻了我的一樁心愿。

  1999年,當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葉永烈文集》的時候,作為文集的一卷,出版了《陳伯達傳》新版本。《陳伯達傳》新版本作了仔細修改,比1993年版本增加了13萬字,全書達58萬字,分上、下卷出版。

  從1988年開始采訪陳伯達,到1999年出版《陳伯達傳》新版本,前后經歷了11個春秋。(曉莊摘自《書摘》)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9-5-30 22:17: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賬號

本版積分規則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7 23:45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 亚洲69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牛 | 99riav精品国产| 一木道一二三区精品 | 激情综合网婷婷 | 丁香天堂网 | 欧美本道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在线亚洲综合 | 五月综合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久久高清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一级毛片电影 | 色爱五月天 | 一级骚片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 亚洲美女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 | 丁香花网站| 久久精品久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网 | 国产网站精品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99国产精品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 九号影院 | 男女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 五月婷婷丁香花 | 亚洲性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