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在线视频精品一区-在线视频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免费-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盛世收藏網

 找回密碼
 注冊賬號

查看: 1204|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滄州故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6-30 22:4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那是秋后的一天,將近晌午,大約11點多了,但還是臨時決定去滄州舊州鎮的老城踏足一番。于是趕忙準備好尋古探幽的工具下的樓,坐上通往那兒的車一路而來。

    滄州這片土地,春秋戰國時期為燕、齊、趙三國交界。秦統一中國后屬巨鹿郡。西漢高祖5年(公元202年)建城。西漢時設渤海郡,領26縣,郡治浮陽,就是這座古城;隋開皇18年(公元618年)改浮陽為清池,州治還是此地;直至明永樂靖難之役,滄州城毀,州治遷至長蘆(現在的滄州市區)。前后歷經1500多年。

    提到滄州,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城市的圖騰----鐵獅子。據1933年修訂的的《滄州縣志》記載:鐵獅,在滄州城內開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背負巨盆。頭頂及項下各有“獅子王”三字,右項及牙邊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個字。右肋有“山東李云造”五個字。腹內、牙內外字跡甚多,然漫滅不全。后有識者謂是《金剛經》。頭內有“竇田、郭寶玉”字,曾見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體為古隸,相傳周世宗北征契丹,罰罪人鑄此,以鎮州城。“大周廣順三年”當為周世中宗柴榮即位三年,為公元953年,距近已經有1055年。1984年鐵獅移位時稱其重量為40噸。鐵獅的鑄造是一個偉大的創舉。經研究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是古人采用一種特殊的“泥范明鑄法”分節疊鑄而成的。鐵獅腹內光滑,外面拼以長寬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塊,逐層壘起,分層澆注,共用范544塊。在日本侵華占據滄州時,曾將鐵獅掉落的下巴取走做冶煉實驗,打算把整個鐵獅冶煉后制成槍炮。但沒能把它融化,鐵獅因此躲過一劫。建國后,文物部門曾試圖對鐵獅破損部位進行修補,至今沒能找到與之焊接的材料。

     歷史經受不住滄桑的巨變,一如巨石抵不住滴滴水珠的浸穿。念往昔,這仿文殊菩薩坐騎造于大周廣順三年(953年)的鐵獅子是何等雄姿:身披障泥,背負巨大仰蓮圓盆,前胸和臀部鑄有束帶,頭部毛發作波浪形披垂頸部,昂首怒目,巨口大張,仰天怒吼,好不威風。清李云崢作《鐵獅賦》贊曰:“飆生奮鬣,星若懸眸,爪排若鋸,牙列如鉤。既猙獰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傾,吸波濤于廣淀;掉尾東掃,抗潮汐于蜃樓”。往日不可追,就是如此天工開物的神獅在今天卻受傷了,而且傷的很重。在人們用帶粘性汗液的手年復一年所謂理性的愛護后,賴以生存的保護膜漸漸被腐蝕殆盡,失去生存法寶的鐵獅子的日子就不再那么好過了。鐵銹肆虐的吞噬著它的軀體,先是鐫刻腹內的金剛經文模糊的無字可尋,然后是腹部開始破裂,尾鞭掉后不知何年月被誰當作廢鐵給賣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嘉慶年間一場足可以天荒地老的颶風又讓神獅的下巴隨風而去。如今的鐵獅子不要說河東獅吼就連來自靈魂深處的呻吟聲也難已發出了。褪去了本色,抖落了鐵魂,剩下的僅有骨架的鐵獅在支撐著,支撐著從昨天走到了今天,明天的支撐能否堅持到,無人能知道。

    鐵獅子和鐵錢庫展覽館已經去過多次了,對于沒有去過的人來說,沒看是一種遺憾,看了更是一種遺憾,個中原由,無法訴清,因為歷史和現實的情結糾纏在一起,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對于外地人來說,只是為鐵獅子慕名而來,不知道滄州古城的內在價值還體現在它蔓延數里的老城墻,尤以南段保存最佳,即使滄州市里的人知道的也不太多,這不能不更說是一種遺憾。

    古城形似臥牛,其狀是有城墻的大致走向展現出來的,現在尚存南段和西段,北段和東段則破壞殆盡。盡管如此,現存的城墻仍在繼續遭到破壞和蠶食,想來令人無奈,無奈于世俗的勢利,即使上千年的老城墻也只能猶如浮萍隨波逐流了。南段先東南走向,后正東西走向,再往西北延伸,最后淹沒在華北油田在滄州舊州鎮上的采油三廠中,中間雖有間斷,但主體仍然比較雄偉。墻體裸露,一層層夯筑而成。墻壁陡峭、寬大,高7米,周長約15里。歷史上攻打滄州的戰爭都異常的慘烈,曠日持久。推測其中原因首先是滄州人好勇無畏,殊死抵抗;另一方面是滄州城墻堅固高大,易守難攻。因此,滄州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多次城破后遭屠城。老城墻和老城一樣,在明朝初年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后就一直默默的任由歷史的風霜吹打滄桑老去。

    下的車,本打算沿通往鐵獅子和鐵錢庫展覽館的公路往南走,去更南的老城墻處探尋。我知道此時的老城墻上必是雜草叢生,上面滿是茂密的酸棗樹,肯定攀行困難,尤其是酸棗樹的荊棘更是讓人望而卻步。正考慮是否還前行,突然路西突出的一個高臺吸引了我,決定臨時改變路線,折向臺子而去。行走在已變為耕地的城墻遺址中,你會被地里、溝底隨處散落的磚瓦、陶片所吸引。磚瓦在在土地上,都泛著白光,那是鹽鹼從磚瓦中析出造成的,遠看好像結著一層霜。滄州舊城位于九河下梢的滄海之濱,自古就洪水泛濫,泛濫的洪水曾多次橫掃滄州古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那些白霜就是土地嚴重鹽鹼化的證明。通過觀察便會發現這些瓦片多為唐宋時期的布紋瓦。陶片種類很多,主要是紅陶和灰陶。有陶盆、陶罐、陶碗。不管是紅色還是灰色陶罐上的罐耳都是雙耳。灰陶的做工和燒制的質量明顯比紅陶好。灰色陶器上有繩紋。瓦礫中偶爾看到一種白色瓷片,可能為宋代瓷器。溝塄上的荒草很深,伏下身發現瓦礫中夾雜的碎骨分外刺眼。有人的頭蓋骨、腿骨、肋骨。肋骨較細,應該為女性或兒童的。這不由讓人想到《資治通鑒》記載:909年,呂兗選男女羸弱者,飼以麹面而烹之,以給軍食,謂之“宰殺務”。這些白的刺眼的人骨很可能是被宰殺、分解、蒸煮,食后遺棄的。這些磷磷白骨被榨很酥散,沒有一點骨膠之類的東西了。可見《通鑒》的記載是準確無誤的。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中《正始》一篇中說: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可見五代時期的滄州已經到了人性泯滅,同類相食,亡國亡天下的境地。看著腳下這些白骨,想起那個吃人的時代不禁讓人毛骨悚然。當然,歷史上滄州古城多是軍事戰略要地,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量白骨也有可能是多次戰爭所導致,尤其是遭受屠城的惡果。無論怎樣,今日的天下和諧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走近臺子,細細考尋著。臺子呈土丘狀,共三座,東西排列,中間間隔處現已被開墾為耕地,每段距離約百米,當地的土戶叫之“皇上臺子”,處在古城遺址內的中部偏北位置(南距舊州供電所避雷塔約百米)。民國《滄州縣志》曾有記載:“舊城(指老城遺址)內有一埠名皇上臺子,雨后每有少許金器出現,重不過錢。故風雨后,居人輒往尋之。曾見有售此者:曲莖長六七分,其下如鈴或如勺,揣其狀似婦女之耳環,制極奇古。”經實地考察發現,三座臺子大致相似,尤以東臺子最為顯露古風,臺子的內部夾雜有許多殘磚碎瓦和碎骨,更確切的像是土、磚、瓦、陶瓷片等堆積而成;其東邊沿斷崖下是當地人深挖而成的坑塘,其間長滿蘆葦。我獨自一人小心下得東面的斷崖下,在蘆葦掩映下的臺基側面壁上第一次發現有一看起來還保存不錯的地下通道,洞口呈拱形,東向,上砌磚,色青,體大厚重。洞內曲折蜿蜒不知通向何處,地上淤泥土層很厚,大概為水塘里的水長期倒灌和洞壁上的落土所致。站在洞口直面四周,頭上是直立陡峭的臺壁斷崖,身旁一步開外則是濃密高深的蘆葦蕩;秋風起處,葦葉搖曳,置身透著歷史蒼涼的其中,讓人禁不住疑心于這臺子的前世……

     打開史書,答案似乎就在眼前:歷史上曾有過自己顯赫與光榮的滄州老城在959年迎來了一位特殊人物,那就是神武雄略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周世宗精明強干,志氣弘大,內政和軍事,都取得過不斐成就。959世宗下詔親征,收復北方失地。柴榮率領步兵和騎兵共數萬人從滄州北上出擊,僅僅用了四十天的時間,就一舉占領了契丹把守的三關:瓦橋關(今河北雄縣境內)、益津關(今河北文安縣境內)和淤關(今河北霸縣境內),還有寧州(今河北青縣)瀛州(今河北河間)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總計有十七個縣,是五代時和遼交戰取得的最大勝利。“周世宗北征契丹駐蹕古滄”(萬歷三十一年《滄州志》)這對于滄州郡守來說是天大的事情,必定要修離宮別館,不管天子是否臨幸于此,有此意愿那就萬分的去準備著,況且還真的的到來呢,因此大興土木那是肯定的。從土臺的規模和高度來看,當時一定用了大量土方,而根據就近原則,取土地點也肯定是那“萬人坑”,由于大量用土,也必有廣且深的大坑存在。由于沒有實地考察,只能推測有兩種可能:一種為當時合理利用將此改造成花園樓榭,成了一個水上花園,后來在某場大規模的殘酷戰爭中城破,所有的建筑物也化為灰燼,當然也包括此離宮,已成土丘的臺子不可能再有帝王駕臨,但那畢竟是為皇帝修建的房子倒塌后所留下的臺子,所以仍被冠以“皇上臺子”,而水上花園則成了失敗者的墳墓,無數人被屠殺在此,隨著時光的流逝,后繼者叫之“萬人坑”,有臺子上大量白骨為證;另一種可能,因皇帝用兵北上必有大量兵卒駐屯,于是此被改造成了閱兵場,后來被當地老百姓街頭巷尾的稱作“萬人坑”,這也是不足怪的。注目水塘,在蘆葦和水的籠罩下掩蓋中默默無語,真正的事實怎樣現已無從知曉,只能由后來者憑空去浮想聯翩歷史真相背后的故事了。

……

    夕陽下,孤獨地安臥在荒野中的老城雖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繁華與刀光劍影的交織,但仍然顯得渾厚、凝重,猶如一卷卷古籍典章疊積在那里等待后來者去解讀。老城的古韻迷醉了遠行客,待轉身,已是殘陽西沉,長河落日。回到寓所思緒化作筆下的文字,仍不能自已的我腦海里突然想起唐代詩人崔顥的《黃鶴樓》,要用惆悵哀婉的韻調才能道出其中的蒼涼和無奈: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殘存的磚砌地道口門,呈拱形

東皇上臺子下的地道口(里面有南向和西向兩個分洞)

在老城墻南段東向北坡發現的一“官”字板瓦

東皇上臺子上的筒瓦殘部

東皇上臺子側面

東皇上臺子東皇上臺子上的筒瓦殘部,敲之有金石之音


繩紋磚

殘瓦碎片疊積的皇上臺子側面

殘瓦碎片疊積的皇上臺子側面


殘瓦碎片疊積的皇上臺子側面其中夾雜著白骨


東皇上臺子下的地道口(里面有南向和西向兩個分洞)

老城墻上的斷瓦殘磚

城墻上面布滿酸棗樹

初春下的老城墻

秋果累累的酸棗樹

班駁的老城墻

向遠處延伸的老城墻





































發評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9-7-1 10:3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9-7-1 20:42:07 | 只看該作者
文章不錯。圖全部沒有看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賬號

本版積分規則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8 00:02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成人丁香 | 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 | 自拍偷拍亚洲视频 | 国产94在线传媒麻豆免费观看 | 小蝌蚪视频在线观看国语版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拍视频 | 五月婷婷丁香网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一道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片在线 | 激情五月网站 |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 | 福利视频二区 | 久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 国内精品亚洲 | 久热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 不卡国产视频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 羞羞电影在线观看 |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婷婷六月激情在线综合激情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系列第一页 | 日日综合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 免费羞羞网站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