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在金門戰役中,第28軍82師251團全部覆沒。但是,10個月后,誰都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神奇地獨自從茫茫大海中游回來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10月27日,在敵軍對251團圍殲時,胡清河與戰士們彈盡援絕后被俘。隨后,就被補入了國民黨駐金門118師,分在師部當衛生員。 由一個解放軍戰士變成了國民黨兵,胡清河心里別提有多難受,從被俘第一天起,他就想到了逃跑。 但是,敵人監視十分嚴密,又有大海相隔,要逃跑,談何容易!可不走,哪天部隊離開金門島,就更沒機會了!于是,胡清河還是暗中準備從海上偷渡跑到對岸去。 為此,他先利用星期天去老百姓家中閑坐,了解潮汐情況。經過打聽,他得知金門灣的潮汐是五天一小潮,十天一大潮,偷渡時機最好選在漲大潮時。因為漲大潮,水位高,海水把沙灘淹了,能一直漲到海邊,此時只要能跑到岸邊跳下海,在海浪中就不易被敵兵發現。 可金門戰斗剛結束,國民黨軍防守嚴格,海邊日夜巡邏。幾個和胡清河一樣心思的戰士試圖偷渡回去,但因準備不足被發現,被秘密處決。但是,這沒有動搖胡清河的決心。 從海上泅渡回去,必須會游泳。胡清河小時候在山東老家的小河溝學過游泳,但只能在水中拍打幾下。因此要從波濤滾滾的海峽泅渡過去,必須借助漂浮器材。可營房里,凡能用作漂浮器材的,都被收繳凈盡,連伙房燒火的木柴也被劈成細條、碎塊,以防有人借助漂浮偷渡。胡清河到哪去弄可當漂浮器材的東西呢?一天晚飯后,他到操場上看人打籃球,突然開竅:籃球不就是救生圈嗎?偷籃球! 可是,這一招敵人早防備了。一個連只發兩個籃球,每個籃球由兩個班共同看管,五天輪流一次,若哪個丟了球,負責看管的兩個班都得受罰,輕則關禁閉,重則處決。要偷一個球藏起來都很很難,可泅渡時須有兩個籃球,才能足以負載一個人漂浮,特別是胡清河只有一點游泳底子,只有靠漂浮器材才有希望成功。 可是,輪到胡清河保管籃球時,卻不是大海漲潮的日子,漲潮的日子,他卻拿不到籃球。 一直熬到次年8月,機會終于來了!那天漲大潮,到傍晚漲滿潮。并且,籃球輪到胡清河保管!他只要中午前把另兩個班保管的籃球弄到手,就同時有了兩個籃球。 這一天,他先準備好了一卷繃帶和一塊夾板,以把兩個籃球捆綁在夾板兩端。但細一想,不行,一副夾板綁兩個籃球,從營區到海邊少說有200多米,還能不叫人發覺?他想來想去,認為要不發現,既不能帶夾板,也不能帶兩個充氣的籃球,只能徒手行走。辦法就是把球殼取掉,只帶兩個泄掉氣的球膽和繃帶,往褲袋里一掖。 主意打定,中午時分,他趁保管另一個球的那兩個班不在宿舍的工夫,悄悄進屋把那個籃球放掉氣,取出球膽,繼而把球殼撐圓,按原樣扣放在床底下。 從中午到晚飯前,連隊一般沒打球活動,只要這段時間沒發現籃球被拿走,他同時掌握兩個球膽的計劃就可實現。胡清河回自己班里后,取出放在床下的籃球,抽出球膽,接著把球膽和繃帶往褲袋里一塞,可褲腿兩邊鼓鼓的,還會引起哨兵注意。于是他就把繃帶和球膽卷在一起,用腰帶打在腹部。國民黨軍的腰帶特別寬,把它們一裹緊,果然就看不出來了。 那么,何時走呢? 他決定在開晚飯時。因為大家都吃飯去了,營區周圍人少。中午時,他悄悄吃了個大飽。到開晚飯時,眾人進飯堂了。胡清河裝做上廁所,悄悄地離開營區,貓著腰,順著一條早已察看好的路線——一條小雨裂溝,迅速來到海邊。 此時,潮水已經漲平,即將退潮。機不可失。他急速地解下腰帶,把兩個球膽吹鼓后,分別系牢在對折成比胸部稍寬的繃帶兩端,做成了越海泅渡的漂浮器材。隨即,他連撕帶脫,把衣服、帽子脫下來,只剩一條短褲,把它們往一灘爛泥地一扔:“去你的吧!”光著上身,把系著兩個球膽的繃帶固定在胸前,向海水深處淌去。在海水中兩個圓鼓鼓的球膽,就像兩個氣球,輕而易舉地把他托浮在水面,順著開始退落的海潮向前漂去。 胡清河立即使出吃奶的勁,手扒腳蹬,全身用力,爭取盡快脫離危險區。 游出約兩里多遠的水路,他朝后面看看,望不到堤岸了。突然,頭頂上響起機槍子-彈的聲音:“噠噠噠噠……”胡清河心頭一沉,就在感到絕望時,機槍聲停下來了。 原來敵人是亂打的。 胡清河見已脫離了危險區域,一下子來勁了,手劃腳蹬,朝著他自認的大嶝島方向奮力游去。 第二天拂曉,他在大海中漂游12個小時后,終于游到了大陸這邊的海邊。他爬上海灘,渾身一點兒勁都沒了,于是躺在沙灘上休息了約一個鐘頭,從沙灘上爬起來,小心翼翼地走近一個地堡,問:“有站崗的嗎?” 地堡里的哨兵被他嚇了一跳,忙問:“誰?干什么的?” “別開槍,自己人!我是28軍82師的,這里是不是251團?” 這時胡清河全身赤條條的,只穿了一條大褲叉,手里拎個兩個圓鼓鼓的球膽。對方喝道:“不準動,舉起手來!” 要舉手,胡清河只得把球膽往地上一扔,卻把那哨兵嚇一跳,“撲通”趴下,厲聲問:“什么武器?” 胡清河說:“這不是武器,是兩個泅渡漂浮的球膽!” 這時過來一個干部,經過一番問話,終于相信胡清河了,說道:“同志,你辛苦了!” 胡清河登陸的地方不是大嶝島,而是廈門島的東南部。他遇上的部隊不是28軍,而是31軍。 由此,胡清河成為了攻打金門解放軍中唯一從金門泅海游回大陸的戰士。 2011年,鳳凰衛視來到山東陵縣采訪胡清河。已經81歲的胡清河還是豪邁地說: “回來后雖然受到過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不后悔。還那句老話,寧死不替國民黨賣命!死,死在海里,活,活大陸上,在大陸上是堅決為人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