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活捉湯堯
盧漢率部于1949年12月9 日在昆明起義后,蔣介石極為惱怒,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昆明,企圖重新控制云南。 10日、11日,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遵蔣介石的旨意,連續致電位于云南曲靖的國民黨陸軍參謀長湯堯,主要內容是:國防部與云南各部隊各機關的聯絡,一律改為由陸軍總部承轉;任命湯堯為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監督云南軍政事務;任命第8 軍副軍長曹天戈為該軍軍長,第26軍副軍長彭佐熙為該軍軍長;令第19兵團司令官王伯勛統一指揮黔滇地區第8 、26、89軍等部,向昆明攻擊,“討伐”盧漢,營救張群、李彌、余程萬;令空軍派飛機在昆明上空投放宣傳品,并對昆明進行轟炸。 但是,11日這天王伯勛即走上了與盧漢同樣的道路,率第19兵團在貴州普安宣布起義。 也就在11日這天,盧漢釋放了張群,使得蔣介石對昆明的圍攻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 盧漢宣布起義時,曾勸說被他扣留的張群在起義通電上簽名,但老奸巨猾的張群卻推脫說:“你們的起義行動,我從心里表示支持。國民黨敗局已定,誰也無法挽回。蔣先生的所作所為,我也甚不滿意。但我與蔣先生的關系,你們也是知道的,我不便與你們一起行動,望請盧將軍原諒?!?/font> 第二天,張群又給盧漢寫了一封信,稱“一年多來群與吾兄推誠相與,反心自問,尚無有負吾兄之處……”云云。盧漢見信后,便動了惻隱之心,于11日中午釋放了張群,讓其搭乘被扣在昆明機場的一架英國環球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往香港。就這樣,張群漏網了。 其實,湯堯也是一條漏網之魚。湯堯于12月9 日與張群同機抵達昆明,其使命是商談國民黨陸軍總部遷昆事宜。當天下午抵達昆明后,湯堯被安排在招待所住下。傍晚,云南綏靖公署副主任馬英前來探望。談話間,馬英神色詭秘地對湯堯說:“老兄,這所房子不吉利啊,住這所房子的人常常被關起來!” 湯堯一聽,猶如五雷轟頂。緊接著,云南保安副司令柏天民來訪,告知“盧漢將有異圖”。是夜,湯堯提心吊膽,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第二天一早,湯堯便假裝外出吃早點,溜到了火車站附近的點心鋪,邊吃邊等,直到由昆明北上的火車開始放汽,他才丟下筷子,快步跳上車廂,僥幸逃往曲靖。 接到顧祝同的電報后,湯堯即于13日由曲靖到達滇東北的沾益,加緊部署“反攻昆明”的作戰計劃。具體部署是:以第8 軍第170 師首先占領昆明東郊大板橋及其以南地區,掩護第8 、26軍分別在楊林、宜良集結。爾后,第8 軍在昆明北面展開,第26軍在昆明東面展開,定于16日開始進攻昆明。 為鼓勵士氣,顧祝同許諾:攻下昆明后,各部放假三天,發獎金十萬銀元。 為恐嚇起義軍,顧祝同致電盧漢:“請盧將軍從速派人出城談判,和平解決昆明問題,否則,將昆明炸平。” 面對氣勢洶洶的“討伐軍”,盧漢一面率部抵抗,誓死保衛昆明;一面致電劉伯承、鄧小平,請求出兵援助。 此時,人民解放軍擔負從南面實施大迂回、進軍云南的二野陳賡第4 兵團還遠在廣西南寧地區,一時無法到達,情況十分緊急。 劉伯承、鄧小平接盧漢派兵援助的電報后,一面電令陳賡第4 兵團提早入滇,一面電令在貴陽的第5 兵團政治委員蘇振華和第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趙健民:“準備一個師到四個團的兵力進入云南適當地區,給第八軍以有力的打擊,策應盧漢,減輕他的顧慮?!?/font> 同時,劉鄧又致電中共滇桂黔邊區委員會:“你們應即令各部就現態勢,分頭集結兵力,靠近并監視敵26軍與第8 軍。如其確實進攻昆明時,則從各方面子進攻者以有力打擊(伏擊與對測背襲擊尤要),以策應盧漢并阻擊之。同時,乘勢將敵退越南的一切可能道路完全控制與截斷?!?/font> 在完成上述部署后,劉伯承、鄧小平于16日致電盧漢:“我們已分頭派遣部隊,向昆明急進。如第8 、第26軍繼續堅持反動立場,敢于進攻昆明,即請子迎頭痛擊,并堅持要點,以待我軍趕到,協同殲滅之。” 根據劉鄧的命令,第17軍立即組成軍前進指揮所,率第49師于12月19日由安順、鎮寧地區出發,沿黔滇公路西進,圖解昆明之圍;邊縱各部隊立即投入支援起義部隊保衛昆明、阻止國民黨軍退人越南的戰斗;中共昆明市委緊急動員各級組織,支援起義部隊抗擊國民黨軍,并成立了3000多人的昆明義勇自衛總隊。 在轟炸昆明的基礎上,國民黨軍于16日開始向昆明進攻。19日,湯堯以第8 軍在東面、第26軍在南面發動全線進攻。盧漢部在昆明人民的支援下,堅持要點,節節抗擊,固守待援。 為解昆明之圍,邊縱滇北獨立團、第2 支隊第4 團馳援昆明,朱家壁率邊縱西進部隊向昆明急進,解放軍第門軍第49師在邊縱第6 、二支隊的配合下,20日自貴州進入滇東北地區,23日解放沾益,向昆明迫近。 在保衛昆明的過程中,為爭取國民黨軍第8 、26軍起義,曾派李彌、余程萬出城勸說。但李彌出城后反水,余程萬被其部下挾持。蔣介石則以李彌為云南省主席,以余程萬為云南省綏靖公署主任,要求李、余督飭部屬,全力協助湯堯向昆明進攻。但國民黨軍第26軍鑒于解放軍第49師正向昆明迫近,邊縱正向蒙自、建水進擊,廣西解放軍陳賡兵團也準備西出云南等情形,于21日拂曉向南撤退。次日,曹天戈第8 軍自感孤立,亦向南逃跑。至此,昆明之圍遂解。 24日,第17軍第49師進占曲靖,迫國民黨軍2000余人投降。之后,該師獲悉國民黨軍第8 、26軍正向蒙自方向撤退,遂發起追擊,在邊縱第2 支隊的配合下,于26日在陸良西南之天生關地區追殲國民黨軍第8 軍第3 師、陸軍總部憲兵團、輜汽第15團、輜汽第門團、警衛團、軍官隊及炮兵學校等各一部,俘虜4000余人,繳獲汽車25O 輛。此后,該師即返貴州歸建。 事后,盧漢經常說:“解放軍來得正是時候,如果再遲兩天,我們恐怕就頂不住了。昆明遭殃了,我也完了。真是天兵天將!天兵天將!” 30日,朱家壁率邊縱西進部隊進入昆明。至此,昆明保衛戰勝利結束。 當晚,盧漢在五華山原省政府設宴,歡迎邊縱領導人。朱家壁副司令員興奮地說:“一別數年,世事全非,中國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云南也翻開歷史新的一頁。讓我們攜起手來,把三迤大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湯堯在“反攻昆明”失敗后便考慮下一步怎么辦的問題,于是召集李彌、曹天戈及第8 軍師以上軍官開會,商討對策。 會上,李彌首先提出北上川、滇、康邊境,向胡宗南靠攏的方案。但多數人認為,眼下胡宗南已是自身難保,靠他不但救不了命,反而會為其所利用。況且川、滇、康邊境一帶人煙稀少,官兵衣服單薄,無以御寒。隨軍眷屬也不堪拖累,恐怕到不了西康,就已四處逃散,所剩無幾。 這一方案被否決后,李彌又提出了另一個方案,即大膽穿過呈貢,直奔滇南,立足蒙自、開遠、個舊、建水、石屏一帶。這一地區人口較多,物產豐富,交通發達,有鐵路、公路,蒙自還有飛機場,距國境線僅有150 余公里,可以在這里與解放軍進行最后決戰,以“確保滇南,控制昆明,左右川康,建立西南反共復國的陸上基地”。如果抵抗不成,則利用蒙自機場空逃臺灣,或沿滇越鐵路及其以西道路逃往越南、老撾和緬甸。 此方案立即得到湯堯和曹天戈的贊成。數天之后,第8 、26軍即撤向滇南。至1950年1 月1 日,第26軍位于蒙自、開遠、個舊地區,第8 軍位于建水、石屏、曲溪地區。這時,湯堯所部兩個軍共3 萬余人。 撤至滇南后,湯堯殘部內部在撤留問題上意見不一。余程萬、曹天戈等主張將部隊空運海南島,再轉運臺灣;李彌則主張第8 軍留于滇南,開辟滇西,繼續周旋。 鑒于湯堯內部意見不合,蔣介石今顧祝同于1 月5 日將湯、李、余三人召到臺北,以統一意見。根據蔣介石的旨意,顧祝同確定如下部署:1.第26軍,即利用蒙自機場撤運海南,爾后船運臺灣。第26軍在撤運前,將該軍所有武器、彈藥。器材、馬匹。車輛等裝備交第8 軍;撤運完畢后,蒙自機場交由第8 軍接管。2.以第8 軍為基干,擴編為第8 兵團,繼續留駐滇南,并與云南省政府協調,極力向滇西發展,建立新基地。3.第8 兵團下轄第8.第9 軍,調任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為兵團司令官,第8 軍軍長曹天戈兼兵團副司令官,第170 師師長孫進賢升任第9 軍軍長,仍兼任該師師長。4.第26軍撤運前,歸第8 兵團統一指揮。 據此,國民黨軍第8 、26軍在南盤江以南地區占領陣地,并在南盤江北岸建立橋頭堡和據點,阻止解放軍南進;李彌則派人深入滇西,糾集反動武裝,準備最后頑抗。 圍攻昆明的湯堯部于12月22日開始向滇南撤退后,中央軍委判斷其將向緬甸、越南逃竄。24日,軍委致電第四野戰軍領導人:“我應出兵一部沿桂南、滇南前進,截斷敵人由滇逃越之路,配合我滇地方武裝和二野入滇部隊殲滅該敵于滇南地區。因陳賡兵團尚不能出發,且距離較遠,可否由四野住百色附近部隊抽調二個師立即出發,擔任此項任務。” 同日,四野領導人復電中央軍委,同意以第38軍駐百色之第151 師和駐思隆之第114 師經富寧、文山向老開、靖邊前進,截擊國民黨軍。同時,致電第38軍首長,指出進擊滇南的重要意義,要求第114 、151 師全體指戰員再鼓一把勁,完成這一光榮任務。 25日,軍委決定將第38軍第114 、151 師劃歸陳賡指揮。同日,四野決定該兩師于26日或27日向河口以北迂回,并且在與第4 兵團溝通電臺聯絡之前,該兩師由第114 師師長劉賢權、政治委員方國南統一指揮。 26日,軍委根據湯堯部撤退情況,又致電四野領導人并告陳賡、郭天民:“敵26軍和8 軍一部正準備集結開遠,爾后向越南方向逃竄。151 師及114 師應即由你們下令并指揮他們向老開、靖邊前進。在他們與陳賡建立通訊聯絡并陳賡入滇后即歸陳、郭指揮,以免時間上來不及?!?/font> 據此,第38軍第114 、151 師于27日分別從田東、百色地區出發,向老開、靖邊挺進。 12月24日,廣西南寧,第4 兵團部。 時值1950年元旦來臨之際,陳賡第4 兵團正集結在南寧周圍,準備在慶祝完新中國的第一個元旦之后向云南進軍。 12月21日,陳賡第4 兵團奉中央軍委命令,歸還第二野戰軍建制。 24日,第4 兵團關于進軍云南的作戰會議正在南寧召開。會議由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主持,主旨是學習領會中央軍委和劉鄧首長關于入滇作戰的一系列指示,對進軍云南進行具體部署。 會議開始后,陳賡首先向軍長、師長和政委們宣布了一個好消息:由于我第5 兵團第49師進展神速,加上昆明起義軍民的英勇反擊,圍攻昆明的國民黨軍已經撤退,昆明之圍已解聽到這里,大家懸著的心終于平穩地放了下來,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這時,陳賡話鋒一轉,繼續說:“但是,湯堯部正向滇南之開遠、蒙自、個舊地區逃跑。這一帶離國境線不足200 公里,而且蒙自還有飛機場。這些殘兵敗將一有風吹草動可能就要溜,不是逃往國外,就可能飛往臺灣,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因此,大家要想在南寧安安逸逸地睡上幾天覺,大概是不可能了。軍委和二野首長賦予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抓住他、消滅他,鏟除這個禍根子?!?/font> 會場立即沸騰起來,各位軍、師長和政委們興高采烈,議論紛紛。 陳賡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進軍云南,解放滇南,是我們4 兵團在進軍華南、西南作戰中,執行毛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圍、大殲滅作戰方針的最后一仗,也是一次極艱苦的遠距離的追殲戰。敵人離國境線只有200 里;我們的行程是2000里,而且在粵桂邊戰役后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因此,要打好這一仗,你們在思想上必須準備吃大苦,耐大勞,要發揚我軍不顧疲勞。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在行動上要快、要猛。同時,必須靈活機動地運用戰略戰術,不放過一個殲敵機會,不留一個敵人?,F在你們只能利用發棉衣時間進行政治動員和組織整頓?!?/font> 當軍委決定將四野第38軍兩個師劃歸陳賡指揮后,第4 兵團于28日再次召開作戰會議,就滇南戰役及進軍云南作出部署。第4 兵團前委經過研究決定:四野第38軍第114 、151 師已于27日自廣西西部的百色出發,晝夜兼程,向千里之外的云南河口(老開)和金平地區疾進。該部會同邊縱第1 支隊構成左路部隊,切斷國民黨軍逃往國外的退路。 第4 兵團為中路部隊。其中,以換上棉衣的第13軍第37、38師為第一梯隊,于1950年1 月1 日出動,經富寧、文山直出蒙自、開遠一線,首先控制蒙自機場,切斷敵人空中逃路;以第13軍第39師及第14軍于3 日后尾進,截擊向越南逃跑之國民黨軍;以第15軍及兵團部于5 日后直趨昆明。 以滇桂黔邊區游擊縱隊主力和云南起義部隊一部為右路部隊,由昆明南下,銜尾而追,拖住湯堯兵團,以求全殲該敵。 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對滇南戰役給予了極大的關注。1949年12月29日,軍委在致二野、四野領導人及陳賡等的電報中指出:“頃接毛主席來電:我軍可在李彌、余程萬之先頭阻止其向越緬前進,不可向其后尾威脅或追擊,以免該敵早日退人越南。又盧漢及我軍均應向該敵迅速進行爭取工作,策動該敵起義,云云。望即分別轉知前線,本此方針執行。‘” 據此,二野劉鄧首長命令邊縱及盧漢部參戰部隊暫緩南進,待第38軍等迂回部隊到達河口之線以后再行南下,配合作戰。以后根據戰況的發展,第13軍第39師及第14軍也北上昆明。 這樣,參加滇南戰役的部隊主要為三路:第38軍主力在邊縱第1 支隊的配合下直插河口、靖邊之線,封閉中越邊境,切斷湯堯集團逃往國外的陸路通道;第13軍主力在邊縱第4.10支隊的配合下直奔開遠、蒙自,搶占蒙自機場,切斷湯堯集團的空中通道;邊縱西進部隊、主力第2 支隊第4 團、第9 支隊、獨立第1 團及盧漢起義部隊四個團,集結于元江南北地區,準備實施機動作戰,阻止國民黨軍西逃。 同時,遵照毛澤東關于“應向該敵迅速進行爭取工作,策動該敵起義”的指示,在陳賡部向云南南部長驅急進之際,二野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于12月30日向李彌和余程萬等人發出忠告:李彌將軍、余程萬將軍及國民黨第8 軍、第26軍全體將士們:中國大陸上的國民黨軍隊,除了你們兩個軍之外,已經全被我們殲滅了。我們在進軍華南、西南以來,短短的兩個月時問,就掃光了白崇禧部、胡宗南兩部匪軍。其橫掃之勢,你們都已領略,無須更多地贅述。在盧漢、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將軍的起義響應下,西南數省已迅速解放。所有起義官兵,都受到了人民解放軍的歡迎,都有了光明的出路,都在安安穩穩地歡度新年。茫茫中國大地,只有你們兩個軍,孤零零地龜縮在云南,還未找到歸宿,這是你們的不幸,也是你們執迷不悟的結果。全中國都解放了,蔣介石只剩下幾個孤島,眼看不久也就解放,你們何苦還在云南轉呢?你們又能在云南轉多久呢?即使你們想逃到越南,人民解放軍也已做好堵擊你們的準備,你們豈能逃脫?縱使有些殘兵敗將,可以逃到越南,流亡外國,又有什么出路呢?一則是被法國入關禁閉,二則是被法國人騙到保大的部隊里當偽軍,這又怎樣能解救你們的命運呢?與其被法國人侮辱,怎能比得上在國內走向光明,謀求好的歸宿好呢?而且,縱使你們逃到天涯海角,人民解放軍是必然追尋你們到天涯地角的!就是你們逃到臺灣,也終究逃不脫這一天。因此,擺在你們面前的大道只有一條,就是立即起義,脫離國民黨反動軍隊,站到人民方面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向來實行寬大政策,不論何人,只要他真心悔過自新,確有事實表現,有利于人民解放事業,一概表示歡迎。現在你們可以考慮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希望你們趕快覺悟,趕快派代表到昆明,找盧漢主席接洽,并與門軍聯絡。這是你們最后的機會?;仡^是岸,望勿一誤再誤。 31日整天,第4 兵團的所有電臺都打開著,等待著湯堯。李彌等的答復,但沒有一點回音。 這一天,湯堯的電臺也開著,他們收聽到了劉鄧發出的忠告,但沒有把它放在心上,還想作最后的掙扎。 湯堯故作鎮定地對他的部下訓誡說:“共軍慣于使用政治攻勢,我們切不可為此而動搖。目前共軍主力離滇南還有近千公里,從貴州出發的一路已有退兵的跡象,只有一些‘土共’和盧漢投共的那點雜牌軍,決不是我們的對手。因此,堅持滇南數個月,絕對沒有問題。即便共軍逼近,只要我們守好蒙自機場、看好滇越鐵路,也不會有什么危險?!?/font> 湯堯萬萬想不到,解放軍正在強行軍向滇南疾進,他所依托的蒙自機場和滇越鐵路是無論如何也守不好、看不住的。 1950年元旦凌晨,踏著冬季的霜凍,第13軍先頭第37師在師長周學義、政委雷起云率領下,自廣西南寧地區出發,猶如一支利箭,向千公里之外的滇南蒙自、開遠地區疾馳而去。 第37師半個月前進近千公里,于15日到達蒙自以東,接著繞過國民黨軍第26軍警戒部隊,直搗蒙自機場,并于16日晨攻占機場,殲滅國民黨軍第26軍第193 、93師各一部1500余人,繳獲飛機兩架,切斷了湯堯集團的空中逃路。第38師在師長徐其孝、政委南靜芝率領下也及時趕到,在邊縱第1 支隊一部的協同下,擊潰了鳴騖街之國民黨軍。 與此同時,第38軍第114 、151 師以每日七八十公里的速度隱蔽西進。1 月11日,第114 師進占邊防重鎮河口。這時,湯堯集團仍位于蒙自、開遠、建水地區。第114 師立即北上,在邊縱第1 支隊一部協同下,于16日攻占曼耗渡口,控制了敵人架設的浮橋,并乘勝向紅河上游機動。同日,第151 師攻占靖邊,主力逼近到蒙自南側。至此,完全控制了蒙自以南的交通線,封閉了中越邊境,切斷了湯堯集團從陸上南逃出境的通道。 蒙自機場的突然丟失,使湯堯頓時亂了方寸。第26軍空運至海南的計劃已無法繼續實施,湯堯急忙下令各軍向元江以南撤退。彭佐熙率其第26軍余部(已運走軍前進指揮所及第368 師一個多團)倉促南撤。17日下午,湯堯又命令其第8 兵團部及第8 軍于次日從建水、石屏地區向西撤退,經元江、墨江進入普洱、思茅地區,與李彌糾集的反動武裝會合。 元江水流湍急,不能徒涉,惟一通道是元江城北的鐵索橋。根據上述情況,陳賡決心將湯堯集團追殲于元江以東地區,具體部署如下:以第37師及第38師一部為中路,除控制蒙自機場外,主力向建水、石屏追擊;以第114 、151 師為左路,除以一部控制金平外,主力沿紅河西進,迂回湯堯集團左翼;以邊縱和盧漢起義部隊各一部為右路,乘汽車進至峨山,然后向墨江前進,堵擊逃跑之敵。 各部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于17日展開追殲作戰。第37師于17日攻占個舊,殲敵第26軍3000余人。第151 師和第114 師一部于17日至20日又在蠻板地區殲敵第26軍3000余人。國民黨軍第26軍主力被消滅,彭佐熙率殘部3000余人逃往越南、緬甸。 隨即,第37師由東向西,第114 師主力由南向北,邊縱和盧漢部由北向南,追殲湯堯第8 兵團部及曹天戈第8 軍。 19日至20日,第114 師主力在宜得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第8 軍第237 師一部,第237 師師長李彬普等300 名國民黨軍官兵在逃跑時跌入山谷。國民黨軍第8 軍副軍長兼第3 師師長田仲達鑒于逃跑無望,即率第3 師2000余人在石屏西北地區向邊縱投降。 為爭取時間,搶占元江鐵索橋,第13軍副軍長陳賡果斷命令:第37師以團、營為單位,大膽分路穿插,搶占元江橋東側的營盤山;第38師第114 團火速乘火車到達石屏,爾后急進占領元江橋東北的千莊壩、二塘地區。 21日,第37師于元江以東之營盤山開始與曹天戈第8 軍后衛部隊接觸。根據師首長指示,為搶過敵人先頭,攔住敵逃路,該師第109 團團長顧永武當機立斷,命令先頭第2 營副營長秦三須帶一個連,穿戴俘虜衣帽,偽裝成國民黨軍,乘亂直插營盤山隘口,控制了制高點,截擊國民黨軍。隨后,第37師主力楔人國民黨軍隊形中央,實施穿插分割,將國民黨軍斬為兩段。 此時,邊縱也到達元江東岸的鐵索橋附近,截擊國民黨軍。在解放軍的猛烈打擊下,國民黨軍陷人混亂,其前衛第8 軍第170 師先期逃過鐵索橋。因害怕被追殲,該師師長孫進賢下令將橋炸毀。解放軍第37師在元江東岸殲滅國民黨軍第8 軍教導師及第3 師1700余人。 22日下午,湯堯、曹天戈率第8 兵團部、第8 軍軍部及第42師逃到元江東岸,企圖過橋逃跑。當得知第170 師已將鐵索橋炸毀時,曹天戈暴跳如雷,當場宣布:過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第170 師師長孫進賢就地正法。 為奪路逃生,曹天戈下令工兵連夜搶修鐵索橋。解放軍第109 團第2 營第6 連在連長張海水率領下,與敵展開激戰,張海水英勇犧牲。該連在僅剩24人的情況下,仍頑強地控制住鐵索橋頭,使敵望橋興嘆。 湯堯見過江無望,即率部沿元江東岸南逃。解放軍第37師與邊縱一部及隨后趕到的第38師第114 團,多路迂回追擊與截擊,至23日將湯堯集團主力包圍于紅土坡、二塘地區。 24日拂曉,解放軍發起總攻,經8 小時激戰,國民黨軍第8 兵團部及第8 軍殘部全部就殲。計擊斃國民黨軍1500余人,俘虜6000余人;活捉國民黨軍陸軍副總司令兼第8 兵團司令官湯堯及第8 兵團副司令官兼第8 軍軍長曹天戈。 湯堯被送到解放軍第37師師部后,師長周學義問:“湯副總司令,想不到會有今天吧?” “想不到,想不到。按照中外軍隊的行軍原則,步兵正常日行60里,最多也只能走80里,可是、可是……你們違背了行軍原則,一天竟急進200 里,我根本沒想到你們來得這么快?!睖珗蝾j喪地低下了頭。 雷起云政委微笑著說:“我們是用共產黨的意志和決心創造了新的原則?!?/font> “兄弟佩服,佩服!”湯堯連連說。 27日,陳賡急電:敵第170 師及教導師殘部竄過元江后,有可能向思茅地區和中緬邊境逃竄。為將該敵殲滅于國境內,中路軍應速組織精干部隊,在邊縱第9 支隊和盧漢起義部隊的配合下,窮追猛打。如敵逃出國境,則停止追擊,千萬不能進入別國作戰。 第13軍軍長周希漢、政委劉有光當即決定:第37師師長周學義、副師長吳效閩各帶兩個輕裝營,分兵兩路,追殲逃敵,并要求抱定“敵逃必追,追必到底”的決心,力求殲敵于本國國土。 28日,周學義、吳效閩各率兩個營和4 個連從元江出發,在邊縱和盧漢起義部隊的配合下向西、向南追擊。 向西追擊的部隊經8 晝夜猛追,于2 月4 日在鎮沅以西按板井追上國民黨軍第170 師主力,迫使該師師長孫進賢率部2400余人投誠。 向南追擊的部隊經普洱、思茅南下,于2 月19日在南橋追上國民黨軍第170 師殘部,殲滅500 余人,其余逃往國外。解放軍相繼解放車里、佛海、打洛。 至此,滇南戰役勝利結束。 滇南戰役,自1949年12月27日開始至翌年2 月19日止,歷時50余天,解放軍追擊前進1800余公里,越過了無數的山巒荒野,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殲滅了國民黨軍2.7 萬人,解放了滇南、滇西的廣大地區,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建立滇南“反共基地”的迷夢。 與此同時,陳賡率第4 兵團部于2 月20日進駐昆明,第14、15軍亦于2 月中旬進駐滇西、滇東北地區,云南全省獲得解放。 3 月4 日,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陳賡、周保中分任正副主任。同時,成立了云南省軍政委員會,盧漢任主任,宋任窮、周保中任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