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 《 峽谷飛瀑兔絲縷雙龍樽 》 北宋鈞瓷珍品鑒賞 瓷器是中國的代名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鈞汝官哥定為五大歷史名窯,鈞瓷在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的“窯變藝術”而獨樹一幟。 “唐鈞是鈞瓷之根 ,鈞瓷之母 。唐鈞為根 ,宋鈞為葉”。鈞瓷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北宋是其輝煌燦爛之頂峰 。 北宋官窯鈞瓷 鈞瓷極其珍貴,是御用珍品,被譽為“國之瑰寶”。它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千鈞萬變,意境無窮”的神奇窯變藝術雄冠于瓷林。 鈞瓷獨特的窯變釉色,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紋等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有著巧奪天工之美。鈞瓷燦爛絢麗的奇妙色彩在燒制中自然形成。渾然天成,絕世無雙。艷麗釉色的出現改寫了“青白瓷一統天下”的瓷器歷史。 鈞瓷色彩或如美玉,或如藍天,或如胭脂,或如朱砂,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紅;其圖像或如群山疊嶂、幽塘帆影,或如雪積南嶺、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滿天、寒鴉歸林,或如仙山環閣、飛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潑墨寫意而勝之,其透徹更“似玉非玉勝似玉”。其神妙絕非世間丹青妙手心思所能所至。其色其形皆為天成,真乃道法自然者也。 北宋官窯鈞瓷的發色、紋理大小和分布,全憑自然窯變,人為無法事先控制,但鈞瓷精品形色卻又能恰到好處,令人拍案叫絕。北宋瓷藝水平之高無法想象,更無法超越。 一次入窯素燒900至950攝氏度,二次入窯釉燒而至“窯變”。當還原焰達1250攝氏度以上時釉面自然流淌結晶,形成渾然天成的藝術釉,直至1300攝氏度。溫度低了無色彩,溫度高了全變黑或白,全品屬國家一級文物。 北宋官窯燒窯使用的是“把樁”溫度計 。由皇家聘請積累了幾十年經驗豐富與技巧的燒窯大師來掌控,通常他在窯頂部設一觀察口,放入若干小泥棍取出看顏色的變化和軟硬來判斷,取名叫“火照”?;蛞酝驴谒谄湔舭l前觀看跳動小水珠的高矮來判斷,稍微不慎會全部報廢。自古流傳的七十二道工序哪道稍有不慎即可前功盡棄。常十窯九不成之說,廢品率極高(占百分之九十),普品率低(占百分之九點九)珍品率極低(約占不到百分之零點一)。燒鈞瓷難如賭石,甚至會出現整窯都是廢品。 歲月流逝,滄桑巨變。由于戰亂唐代鈞窯和宋代官鈞的鈞瓷絕世秘方不知所蹤,成為世代鈞瓷藝人難以破解的千古謎團。 宋鈞特別是官鈞窯的艷麗絕倫而著稱于世。窯變釉色自然溫潤、泘蠟、酥油光真正體現出土與火的精湛藝術。我們看到的宋鈞瓷窯變釉色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窯變單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藍、天青。二是窯變斑釉:主要有天然紅斑或乳白為主。三是窯變花釉:主要有海棠紅、玫瑰紫、葡萄紫、丁香紫。自古以來有“鈞瓷掛紅,價值連城”,“紅若胭脂朱砂者為最”,鈞窯紫器,價值萬金”。紅為貴,紫為最的說法,是許多人判別鈞瓷價值的重要依據。其中以窯變花釉藝術價值最高。它最能代表鈞瓷自然“窯變”無法控制之神韻。大多精妙的景觀層林疊翠瀑布的圖案都是由花釉窯變自然形成。精湛的工藝,神奇的絢麗窯變,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宮廷御用稀世珍瓷,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世界頂級博物館才有極少收藏。就連鈞瓷故鄉河南禹州,全球唯一的鈞瓷博物館只僅藏一 、二件,其價值連城。神、奇、妙 、絕。很多館藏鈞窯的釉面并不具有蚯蚓走泥紋。因釉層的干燥或燒成初期發生干裂,高溫階段流入裂縫,形成蚯蚓走泥紋,并非每一件瓷品都有此運。這本是制瓷的一種缺陷,卻反被人們所愛。由于燒制時瓷器擺放的位置不同,窯溫和濕度變化還原不一,釉色配比及胎體冷縮后會形成不可操控千變萬化的各種顏色。鈞瓷釉是一種典型的二液分相釉,它獨特的乳濁性有別于一般的陶瓷釉。它的傳統風格就是外表樸實而內秀其中。所謂“華夷光暗滋”的含蓄內斂,道出了宋瓷的本質特點。由于官鈞不計成本,便出現不可預知的精彩,受到皇家的追捧 。因其過于珍貴,唐代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 -- 762 年)下令“鈞不隨葬”,所以現在墓葬出土的鈞瓷文物也甚為稀少。宋代藝術偏執狂宋徽宗趙佶(1082 -- 1135)極愛鈞瓷之大美。從其獨享的官窯中,每年嚴格甄選36件入宮,其余十余萬件一律砸毀。誥封“ 神鈞寶瓷 ”禁流民間 。鈞瓷享有“萬貫家財不如鈞瓷一片”之盛譽。 北宋末年,宋金元連年爭戰,鈞瓷業深受其害,遭受滅頂之災,導致制瓷技藝失傳??紤]到山川大地皆有靈性生命,則氣候環境變化、瓷土成分變遷等綜合因素使得色彩艷麗的宋鈞瓷成了歷史“絕版”。后朝后代終難仿造,更難望其經典項背 。 目前我國出土與傳世及世界頂級博物館僅存的四十多件宋鈞瓷與十多件官鈞堪稱鎮殿之寶,國之重器 。宋鈞瓷秉天地之靈氣而舉世無雙,得自然之造化成百瓷之王 。窯變天成,鬼斧神工 ,景如詩畫,如夢如幻 ,海市蜃樓 ,天外有天 ,魂牽夢繞,拍案驚嘆 ,無法仿造 ,畫家嫌筆拙 ,詩人怨詞窮 ,納千年之絕技,匯百家之秘方。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且馳名中外的鈞瓷多次入選用于國家領導人饋贈國際友人的御用國禮 。 北宋鈞窯珍藏品鑒賞 我們早年收藏的北宋鈞瓷珍品完美體現“ 峽谷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 ”之譽。經業內頂級大咖鑒定,查詢有關資料報道甚至頂級拍賣信息,竟數百年來未見此等極品,實乃無能出其之右的罕見珍品,價值極其不菲。 這件北宋古官鈞樽(口大為樽、口小為瓶古代盛酒禮器)口徑 8.8公分、圈足10.2公分、高36.2公分。雙龍口中緊緊銜著樽口,乃伏軾樽銜,橫歷天下之勢。每條龍身上設有七個小乳釘,頸部三道凸弦紋,肩部一道凸弦紋,下方一圈設有八個乳釘。釉色瑩潤,層巒疊嶂,恍如仙境,活流紋(北宋官鈞瓷歷經千年腐蝕特有的現象:流水、流砂 ,左右彎曲自然流動感十分誘人 。后人仿不出,只能造出無流動感直下的牛毛紋)更不用說活流溝。破泡空洞再風化嚴重者便是脫釉、剝釉(雙龍柄右側尾巴大乳釘下發現有兩塊一、二粒米粒大的厚釉已有脫釉痕跡,更能驗證近千年的歲月留痕)。泡青漿、棕眼、縮釉氣眼:外呈圓形小口,內呈球狀大洞可見臭干黑。蚯蚓走泥紋,冰裂開片紋,古舊痕俱全,釉面葡萄紫色、丁香色 、玫瑰色、兔絲紋比比皆是整器完好無損 ,全品相,是一眼大開門的老貨。已能攀得上前半句“ 峽谷飛瀑兔絲縷 ”的詩句 ??胺Q千年古鈞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是千窯難遇千載難逢的古官鈞絕世佳品 。 藏于深宮大院的國之瑰寶,是全人類的藝術財富,它不可人為復制,是永遠的孤品,極具魅力,收藏價值難測。(現市場上不管是幾百年前和現在剛出窯的鈞瓷,只要器物上出現窯變,層巒疊嶂,大瀑布,森林景觀怪獸,都是不可多得的頂級藏品。大書法家啟功曾用101幅書法換取一件鈞瓷,在?翠玉壺春瓶窯變出一只憨態可掬的熊貓躍然于瓶面上,見其價值。 這件《峽谷飛瀑兔絲縷雙龍樽》釉面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為葡萄紫 、丁香紫、茄色紫、胭脂紅、火焰紅等多種窯變釉色,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天青。月白多處覆蓋著許多絢麗光彩奪目天藍色的活流紋、活流砂。活流溝十分誘人,連樽口內側圖案都十分靚麗極其罕見。洶涌的山泉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宛如一條白色泛綠的玉帶氣勢恢弘震耳欲聾大瀑布直瀉潭底。從潭底冒上來升起許多銀白色的“禮花”更是壯觀。雲彩、重巒疊嶂、奇幻景觀,各種姹紫嫣紅的色彩多層次呈現在瓷樽上 。 鈞紅釉的創燒成功開辟了新的美學境界,對后代陶瓷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官鈞將鈞瓷窯變藝術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經千百年漫長歲月形成口小內大爆釉點。造就出這件瓷樽上有百分之三十幾的自然腐蝕坑。鈞瓷是唯一有生命的瓷器,傳統的鈞釉開片是從釉底到釉上面,不易吸入塵垢,而其他陶瓷則恰恰相反會吸入塵垢影響美觀。當氣溫巨變夜深人靜閉上眼睛仔細聽,偶爾會聽到瓷樽發出似琴如鈴清脆悅耳的冰裂開片聲,似琴似弦 ,似箏似瑟,特別是開裂一刻,眾樂齊奏,悅耳動聽。一邊欣賞著“創過冰河玉凝透,碧瑩淺底網**”的景象。一邊聽著輕靈悅耳似琴如鈴的開片聲,似如開裂,手感光滑,觸之無痕,詭秘神奇,真是一種奇妙的審美意境。鈞瓷極品千窯難見,一旦擁有,終生無憾。它不同于人工繪畫雕刻藝術,具有特殊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瑰麗、豐富、神奇,給人以詩一般的陶醉和醇美的藝術享受。器表凝滑如脂溫潤如玉的自然包漿,猶如幽藍夜空,璀璨閃爍,浩瀚美妙,震古爍今 ,代表東方藝術極致之美,真乃曠世奇珍之物 。 曾在2022 年現代名家“ 百強收藏家 ”全國藏品斗寶大賽獲得特等獎 ! 劉書文 - d# o2 @7 U& Q% d" L+ s&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