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太陽鳥 傍晚,華燈初放,微風拂面。晚膳過后我離開駐地,信步街頭。不過這不是一次偶爾的隨意閑逛,確切地講,是一次早已期待的慕名尋訪。早已耳聞,沈陽市“飛來”一只光彩照人的“太陽鳥”,這只鳥就降落在市政府廣場上。 穿過幾個被霓虹燈輝映得五顏六色的路口,乍一來到市府廣場,頓覺空間放大,視線開闊。及至邁上廣場的臺階,還沒來得及打聽太陽鳥的棲息之處,迎面便傳來節奏鮮明的鑼鼓和美妙悅耳的秧歌舞曲。遁聲望去,哈,好氣派的秧歌隊伍!足有上百人,每個人都身穿漂亮的彩衣,手持迷人的彩扇,在樂曲中大幅度地舞動雙臂,兩腿準確地踏著鼓點,全身協調地前仰后合。這生動的場面把我緊緊吸引住了。我發現這里的秧歌隊伍跟北京的不同,北京人街頭扭秧歌的大都是中老年人,而這里,隊伍中不僅有精神矍鑠的老年人,也有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看吧,前面領舞的準是一個英俊瀟灑的毛頭小伙子或一個活潑倩麗的大姑娘!他們把東北大秧歌那種豪放、舒展、優美、俏皮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在看秧歌的觀眾中間徜徉、漫步,心情十分輕松、愉悅。良久,我才稍稍抑制了一下欣賞秧歌的樂趣,去探尋心中的太陽鳥。于是我踏上廣場中央的紅黃相間的花崗巖臺基。臺基正中是一根聳立20多米高的不銹鋼三-棱立柱,順立柱仰視,但見頂端是3只交錯擁立的金色神鳥雕塑,神鳥炯目圓睜,昂首玉立,長尾垂迤,振翅欲飛。立柱旁邊有一塊碑刻,記述著神鳥的來歷,大意是說:1978年沈陽新樂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貴的木雕鳥,據考證此鳥是7000年前新樂人仰慕的“神鵲”圖騰,這個圖騰蘊涵著滿族同胞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長白山上有只神鵲,嘴銜一枚鮮艷的紅果,送給正在洗浴的仙女佛庫倫,仙女把紅果咽下肚里,因此懷孕,生下一男孩,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里雍順,以后男孩就成了滿族人的始祖……我邊欣賞,邊琢磨:那為什么這只鳥,又被稱為太陽鳥呢?我繞臺基一周才找到答案:原來整個臺基花崗巖地面鑲成了一幅太陽圖案,太陽的中央托起了勢欲沖天的神鳥,此圖寓意不言自明。但緊接著又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沈陽人把木雕鳥重塑成金屬鳥,豎立在大庭廣眾之中,被視為城市的象征呢?僅僅因為她是一只吉祥鳥嗎?我一時參解不透。 我凝視著太陽鳥那美麗的造型,不時緩步換個角度欣賞她。她巍峨地屹立在廣場中心,在彩燈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璀璨奪目,成為眾目景仰的光點。而環顧廣場四周,高樓林立,五光十色,氣象萬千。火炬大廈、金融大廈、電報大樓、市府大樓,閃爍著紅、黃、綠、白各色霓虹燈,好一派大都市的燦爛夜景!而更令我感奮的是,這里一切都秩序井然,絕對沒有亂踏草坪、亂扔煙頭紙屑果皮的不文明之舉,更沒有追逐打鬧、吵架斗毆的大殺風景的鏡頭。我問了一個穿藏青色制服的、一看就知道他是這里專司糾正違規的小伙子,是不是經常對有些人罰款?他搖搖頭說,“沒有,現在大家都很自覺。”他還說,“每逢周末,市里的專業文藝團體來這兒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觀眾更多,但也沒有擠踏草坪的事”。“五年前我來過沈陽,怎么就沒聽說過這么漂亮整潔的廣場?”我打破沙鍋問到底。“一年前這疙瘩是個自由市場,還有建筑工地,堆滿了磚瓦沙石和垃圾,哪像現在這么好看!”小伙子的口氣充滿對過去臟亂現象的鄙棄和對眼前美景的贊揚,同時也流露出一個普通沈陽人的自豪和自信。 第二天,我把上述見聞和感受講給市計委的一位主任,這位主任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市府廣場的變化只是沈陽巨變的一個例子——近一兩年整個城市的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觀,最具代表性的變化是:中街、太原街、迎賓路三條步行街;遼展、北站、南站、市府四個廣場;中山、南湖、北陵三個公園經過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改造,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此外,已經竣工和正在緊張施工建設的還有六條市級景觀街路,大二環道橋工程,繞城高速公路…… 出于一種對今日沈陽了解的渴望,我特地踏訪了整治后的沈陽“王府井”——中街和太原街,那里的繁華興旺、欣欣向榮和那里的整潔有序、規范管理使我這外地人驚羨不已;而正在掀掉50年代豎立的而今已然鐵銹斑斑的架線桿,將蛛網一樣的電線埋在地下的青年街,則給人一種告別舊時代迎接新世紀的強烈信息。最后我又來到新建成二環高速路,驅車跑了半圈,領略沈陽最大的一個市內交通項目的風采,心情更覺得舒暢。 欣喜之余,我也給市計委提了一個問題:沈陽市近年來在城市建設方面**力度這么大,錢從哪里籌措?他們說,當然是多方籌集。首先是依靠我們地方政府千方百計自籌,加在一起大約有上百億人民幣吧;其次是借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投入政策的東風,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再次,就是爭取外資。就拿這條二環高速公路來說,是跟香港一家集團公司合資興建的,工程總**17億元,人家就投了近13億元。我問,借錢容易還錢難,怎么還債呢?計委的朋友成竹在胸地回答,我們是合資興建,風險共擔,不存在還款的憂慮,當然有一個收回**的問題,不過不用擔心,二環路一修,路兩側的土地價格成倍增長,原先一些廢棄荒地已被中外企業買走,回收資金12億元。初步匡算,將來二環路以外土地有償使用后,總共可回收好幾百億呢。隨著他的解釋,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基礎設施改善了,城市變美了,環境幽雅了,內外資就會源源不斷往這兒流動,有了梧桐樹,還怕招不來鳳凰嗎?像沈陽這樣的國家老工業基地,要救活企業,擺脫沒有資金的困境,不能就企業論企業,而要想出別的招數來。由此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個沈陽市建設規劃,里面提出:沈陽市確定建設的幾十個項目,是為了增強這座城市的實力和在國內外的競爭力;是為了改善680萬市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是為了激勵當代人并造福子孫。一句話,是為了使沈陽在下一個世紀真正起飛! 汽車飛馳在嶄新平坦、視野開闊的柏油高速路面上,沿途的樓群、樹林、河流、村落從眼前一一掠過。此時,不知怎的,我的腦海里又閃現出屹立在市府廣場上空的“太陽鳥”來,我終于弄明白沈陽人為什么把她作為城市的象征了。我從內心祝愿:“太陽鳥”,振起你的金翅膀,高高翱翔吧! (原載1999年7月23日中國經濟導報)
3 Q% ^7 B2 E/ r, \' D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