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在线视频精品一区-在线视频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免费-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盛世收藏網

 找回密碼
 注冊賬號

樓主: 小朱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熱爆標題帖...2 3 4 5 6..........999999

[復制鏈接]
1041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7:42:28 | 只看該作者
次日,見老蒼頭行來步去,并不來回復那話兒。婆娘心下發癢,再喚他進房,間其前事。老蒼頭道:“不成!不成!”婆娘道:“為何不成?莫非不曾將昨夜這些話剖豁明白?”老蒼頭道:“老漢都說了,我家王孫也說得有理。他道:‘娘子容貌,自不必言。未拜師徒,亦可不論。但有三件事未妥,不好回復得娘子。’”婆娘道:“那三件事?”老蒼頭道:“我家王孫道:‘堂中見擺著個兇器,我卻與娘子行吉札,心中何忍,且不雅相。二來莊先生與娘子是恩愛夫妻,況且他是個有道德的名賢,我的才學萬分不及,恐被娘子輕簿。三來我家行李尚在后邊未到,空手來此,聘禮筵席之費,一無所措。為此三件,所以不成。’”婆娘道:“這三件都不必慮。兇器不是生根的,屋后還有一間破空房,喚幾個莊客抬他出去就是,這是一件了。第二件,我先夫那里就是個有道德的名賢?當初不能正家,致有出妻之事,人稱其薄德。楚威王慕其虛名,以厚札聘他為相。他自知才力不勝,逃走在此。前月獨行山下,遇一寡婦,將扇扇墳,待墳土干燥,方才嫁人。拙夫就與他調戲,奪他紈扇,替他扇土,將那把紈扇帶回,是我扯碎了。臨死時幾日還為他淘了一場氣,又什么恩愛!你家主人青年好學,進不可量。況他乃是王孫之貴,奴家亦是田宗之女,門第相當。今日到此,姻緣天合。第三件,聘禮筵席之費,奴家做主,誰人要得聘禮?筵席也是小事。奴家更積得私房白金二十兩,贈與你主人,做一套新衣服。你再去道達,若成就時,斗夜是合婚吉日,便要成親。”老蒼頭收了二十兩銀子,回復楚王孫。楚王孫只得順從。老蒼頭回復了婆娘。那婆娘當時歡天喜地,把孝服除下,重勾粉面,再點朱唇,穿了一套新鮮色衣。叫蒼頭顧喚近山莊客,扛抬莊生尸樞,停于后面破屋之內。打掃草堂,準備做合婚筵席。有詩為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2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7:42:45 | 只看該作者
 俊俏孤孀別樣嬌,王孫有意更相挑。
  一鞍一馬誰人語?今夜思將快婿招。
  是夜,那婆娘收拾香房,草堂內擺得燈燭輝煌。楚王孫簪纓袍服,田氏錦襖繡裙,雙雙立于花燭之下。一對男女,如玉琢金裝,美不可說。交拜已畢,千恩萬愛的,攜手入于洞房。吃了合包杯,正欲上床解衣就寢。忽然楚王孫眉頭雙皺,寸步難移,登時倒于地下,雙手磨胸,只叫心疼難忍。田氏心愛王孫,顧不得新婚廉恥,近前抱住,替他撫摩,問其所以。王孫痛極不語,口吐涎沫,奄奄欲絕。老蒼頭慌做一堆。田氏道:“王孫平日曾有此癥候否?”老蒼頭代言:“此癥平日常有。或一二年發一次,無藥可治。只有一物,用之立效。”田氏急問:“所用何物?”老蒼頭道:“大醫傳一奇方,必得生人腦髓熱酒吞之,其痛立止。平日此病舉發,老殿下奏過楚王,撥一名死囚來,縛面手之,取其腦髓。今山中如何可得?其命合休矣!”田氏道:“生人腦髓,必不可致。第不知死人的可用得么?”老蒼頭道:“大醫說,凡死未滿四十九日者,其腦尚未干枯,亦可取用。”田氏道:“吾夫死方二十余日,何不鄂棺而取之?”老蒼頭道:“只怕娘子不肯。”田氏道:“我與王孫成其夫婦,婦人以身事夫,自身尚且不惜,何有于將之骨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7:42:59 | 只看該作者
即命老蒼頭伏侍王孫,自己尋了砍柴板斧,右手提斧,左手攜燈,往后邊破屋中。將燈放于棺蓋之上,覷定棺頭,雙手舉斧,用力劈去。婦人家氣力單微,如何劈得棺開?有個緣故、那莊周是達生之人,不肯厚斂。桐棺三寸,一斧就劈去了一塊木頭。再一斧去,棺蓋便裂開了。只見莊生從棺內嘆口氣,推開棺蓋,挺身坐起。田氏雖然心狠,終是女流。嚇得腿軟筋麻,心頭亂跳,斧頭不覺墜地。莊生叫:“娘子扶起我來。”那婆娘不得已,只得扶莊生出棺。莊生攜燈,婆娘隨后同進房來。婆娘心知房中有楚王孫主仆二人,捏兩把汗,行一步,反退兩步。比及到房中看時,鋪設依然燦爛,那主仆二人,間然不見。婆娘心下雖然暗暗驚疑,卻也放下了膽,巧言抵飾。向莊生道:“奴家自你死后,日夕思念。方才聽得棺中有聲響,想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望你復活,所以用斧開棺,謝天謝地,果然重生!實乃奴家之萬幸也!”莊生道:“多謝娘子厚意。只是一件,娘子守孝未久,為何錦襖繡裙?”婆娘又解釋道:“開棺見喜,不敢將兇服沖動,權用錦繡,以取吉兆。”莊生道:“罷了!還有一節,棺木何不放在正寢,卻撇在破屋之內,難道也是吉兆?”婆娘無言可答。莊生又見杯盤羅列,也不問其故,教暖酒來飲。
  莊生放開大量,滿飲數觥。那婆娘不達時務,指望煨熱老公,重做夫妻。緊挨著酒壺,撒嬌撒癡,甜言美語,要哄莊生上床同寢。莊生飲得酒大醉,索紙筆寫出四句:
  從前了卻冤家債,你愛之時我不愛。
  若重與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開天靈蓋。
  那婆娘看了這四句詩,羞慚滿面,頓口無言。莊生又寫出四句:
  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
  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4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7:46:14 | 只看該作者
莊生又道:“我則教你看兩個人。”莊生用手將外面一指,婆娘回頭而看,只見楚王孫和老蒼頭踱將進來,婆娘吃了一驚。轉身不見了莊生,再回頭時,連楚王孫主仆都不見了。那里有什么楚王孫,老蒼頭,此皆莊生分身隱形之法也。
  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覺無顏。解腰間繡帶,懸梁自縊。嗚呼哀哉!這到是真死了。莊生見田氏已死,解將下來。就將劈破棺木盛放了他。把瓦盆為樂器,鼓之成韻,倚棺而作歌。歌曰。
  大塊無心兮,生我與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終兮,有合有離。人生之無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見兮,不死何為!伊生兮揀擇去取,伊死兮還返空虛。伊吊我兮,贈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詞。斧聲起兮我復活,歌聲發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誰!
  莊生歌罷,又吟詩四句:
  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
  我若真個死,一場大笑話!
  莊生大笑一聲,將瓦盆打碎。取火從草堂放起,屋宇俱焚,連棺木化為灰燼。只有《道德經》、《南華經》不毀,山中有人檢取,傳流至今。莊生遨游四方,終身不娶。或云遇老子于函谷關,相隨而去,已得大道成仙矣。詩云:
  殺妻吳起太無知,荀令傷神亦可嗤。
  請看莊生鼓盆事,逍遙無礙是吾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5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19:53 | 只看該作者

第四卷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得歲月,延歲月;得歡悅,且歡悅。萬事乘除總在天,何必愁腸千萬結。放心寬,莫量窄。古今興廢言不徹。金谷繁華眼底塵,淮陰事業鋒去血。臨潼會上膽氣消,丹陽縣里蕭聲絕。到來弱草勝春花,運上精金遜頑鐵。逍遙快樂是便宜,到老方知滋味別,精衣淡飯足家常,養得浮生一世拙。
  開話己畢,未入正文,且說唐詩四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此詩大抵說人品有真有偽,須要惡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惡。第一句說周公。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輔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為冊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冊于金匱,無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將謀不軌,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說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辭了相位,避居東國,心懷恐懼。一日,天降大風疾雷,擊開金匱,成王見了冊文,方知周公之忠,迎歸相位,誅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復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說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開,成王之疑未釋,誰人與他分辨?后世卻下把好人當做惡人?第二句說王莽。王莽字巨君,乃西漢平帝之舅。為人奸詐。自恃椒房寵勢,相國威權,陰有篡漢之意。恐人心不服,乃折節謙恭,尊禮賢士,假行公道,虛張功業。天下郡縣稱莽功德者,共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莽知人心歸己,乃眈平帝,遷太后,自立為君。改國號曰新,一十八年。直至南陽劉文叔起兵復漢,被誅。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卻不是完名全節一個賢宰相,垂之史冊?不把惡人當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說:“日久見人心。”又道:“蓋棺論始定。”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了;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有詩為證:
  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
  一時輕信人言語.自有明人話不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6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0:13 | 只看該作者
  如今說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后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罵,飲恨而終。假若有名譽的時節,一個瞌睡死去了不醒,人還千惜萬惜,道國家沒福,恁般一個好人,未能大用,不盡其才,卻到也留名于后世。及至萬口唾罵時,就死也遲了。這到是多活了幾年的不是!那位宰相是誰?在那一個朝代?這朝代不近不遠,是北宋神宗皇帝年間,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名臣文彥博、歐陽修、曾鞏、韓維等,無不奇其才而稱之。方及二旬,一舉成名。初任浙江慶元府鄞縣知縣,興利除害,大有能聲。轉在揚州僉判,每讀書達旦不寐。日已高,聞太守坐堂,多不及盥漱而往。時揚州太守,乃韓魏公,名琦者。見安石頭面垢污,知未盥漱,疑其夜飲,勸以勤學。安石謝教,絕不分辨。后韓魏公察聽他徹夜讀書,心甚異之,更夸其美。升江寧府知府,賢聲愈著,直達帝聰。正是:“只因前段好,誤了后來人。”
  神宗天子勵精圖治,聞王安石之賢,特召為翰林學士。天子問為治何法,安石以堯舜之道為對,天子大悅。不二年,拜為首相,封荊國公,舉朝以為皋夔復出,伊周再生,同聲相慶,惟李承之見安石雙眼多白,謂是好邪之相,他日必亂天下。蘇老泉見安石衣服垢敝,經月不洗面,以為不近人情,作《辨好論》以刺之。此兩個人是獨得之見,誰人肯信!不在話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7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0:25 | 只看該作者
 安石既為首相,與神宗天子相知,言聽計從,立志一套新法來,即幾件新法?農田法、水利法、青苗法、均輸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法、免行法。專聽一個小人,姓呂名惠卿,及伊子王方,朝夕商議,斥逐忠良,拒絕直諫。民間怨聲載道,天變迭興。荊公自以為是,復倡為三不足之說:“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文彥博、韓琦許多名臣,先夸佳說好的,到此也自悔失言。一個個上表爭論,不聽,辭官而去。自此持新法益堅。祖制紛更,萬民失業。
  一日,愛子王方病疽而死,荊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設七七四十九日齋醮,薦度亡靈,荊公親自行香拜表。其日,第四十九日齋醮已完,漏下四鼓,荊公焚香送佛,忽然昏倒于拜氈之上。左右呼喚不醒。到五更,如夢初覺。口中道:“詫異!詫異!”左右扶進中門。吳國夫人命丫鬟接入內寢,問其緣故。荊公眼中垂淚道:“適才昏憒之時,恍恍忽忽到一個去處,如大官府之狀,府門尚閉。見吾兒王方荷巨枷約重百斤,力殊不勝,蓬首垢面,流血滿體,立于門外,對我哭訴其苦,道:‘陰司以兒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專一任性執拗,行青苗等新法,蠢國害民,怨氣騰天,兒不幸陽祿先盡,受罪極重,非齋醮可解。父親宜及蚤回頭,休得貪戀富貴,……’說猶未畢,府中開門吆喝,驚醒回來。”夫人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妾亦聞外面人言籍籍,歸怨相公。相公何不急流勇退?早去一日,也省了一日的咒署。”荊公從夫人之言,一連十來道表章,告病辭職。天子風聞外邊公論,亦有厭倦之意,遂從其請,以使相判江寧府。故宋時,凡宰相解位,都要帶個外任的職銜,到那地方資祿養老,不必管事。荊公想江寧乃金陵古跡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麗,人物繁華,足可安居,甚是得意。夫人臨行,盡出房中釵釧衣飾之類,及所藏寶玩,約數千金,布施各庵院寺觀打醮焚香,以資亡兒王方冥福。擇日辭朝起身,百官設餞送行。荊公托病,都不相見。府中有一親吏,姓江名居,甚會答應。荊公只帶此一人,與僮仆隨家眷同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8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0:42 | 只看該作者
東京至金陵都有水路,荊公不用官船,微服而行,駕一小艇,由黃河溯流而下。將次開船,荊公喚江居及眾僮仆分付:“我雖宰相,今已掛冠而歸。凡一路馬頭歇船之處,有問我何姓何名何官何職,汝等但言過往游客,切莫對他說實話,恐驚動所在官府,前來迎送,或起夫防護,騷擾居民不便。若或泄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吾若知之,必皆重責。”眾人都道:“謹領鈞旨。”江居稟道:“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荊公道:常言‘宰相腹中撐得船過’,從來人言不足恤。言吾善者,不足為喜;道吾惡者,不足為怒。只當耳邊風過去便了,切莫攬事。”江居領命,并曉諭水手知悉。
  自此水路無話。不覺二十余日,已到鐘離地方。荊公原有痰火癥,住在小舟多日,情懷抑郁,人癥復發。思欲舍舟登陸,觀看市井風景,少舒愁緒。分付管家道:“此去金陵不遠,你可小心伏侍夫人家眷,從水路,由瓜步淮揚過江,我從陸路而來。約到金陵江口相會。”安石打發家眷開船,自己只帶兩個憧仆,并親吏江居,主仆共是四人,登岸。只因水陸舟車擾,斷送南來北往人。江居稟道:“相公陸行,必用腳力。還是拿鈞帖到縣驛取討,還是自家用錢雇賃?”荊公道:“我分付在前,不許驚動官府,只自家雇賃便了。”江居道:“若自家雇賃,須要投個主家。”當下憧仆攜了包裹,江居引荊公到一個經紀人家來。主人迎接上坐,問道:“客官要往那里去?”荊公道:“要在江寧,欲覓肩輿一乘,或騾或馬三匹,即刻便行,”主人道:“如今不比當初,忙不得哩!”荊公道:“為何?”主人道:“一言難盡!自從拗相公當權,創立新法,傷財害民,戶口逃散。雖留下幾戶窮民,只好奔走官差,那有空役等雇?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餐餐不飽,沒閑錢去養馬騾。就有幾人,也不勾差使。客官坐穩,我替你抓尋去。尋得下莫喜,尋不來莫怪;只是比往常一倍錢要兩倍哩!”江居問道:“你說那拗柏公是誰?”主人道:“叫做王安石,聞說一雙白眼睛。惡人自有惡相。”荊公垂下眼皮,叫江居莫管別人家閑事。主人去了多時,來回復道:“轎夫只許你兩個,要三個也不能勾,沒有替換,卻要把四個人的夫錢雇他。馬是沒有,止尋得一頭騾,一個叫驢。明日五鼓到我店里。客官將就去得時,可付些銀子與他。”荊公聽了前番許多惡話,不耐煩,巴不得走路,想道:“就是兩個夫子,緩緩而行也罷。只是少一個頭口,沒奈何,把一匹與江居坐,那一匹,教他兩個輪流坐罷。”分付江居,但憑主人定價,不要與他計較。江居把銀子稱付主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9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0:54 | 只看該作者
日光尚早,荊公在主人家悶不過,喚童兒跟隨,走出街市閑行。果然市井蕭條,店房稀少。荊公暗暗傷感。步到一個茶坊,到也潔凈,荊公走進茶坊,正欲喚茶,只見壁間題一絕句云:
  祖宗制度至詳明,百載余黎樂太平。
  白眼無端偏固執,紛紛變亂拂人情。
  后款云:“無名子慨世之作。”荊公默然無語,連茶也沒興吃了,慌忙出門。又走了數百步,見一所道院。荊公道:“且去隨喜一回,消遣則個。”走進大門,就是三間廟宇。荊公正欲瞻禮,尚未跨進殿檻,只見個壁外面粘著一幅黃紙,紙上有詩句:
  五葉明良致太平,相君何事苦紛更?
  既言堯舜宜為法,當效伊周輔圣明。
  排盡舊臣居散地,盡為新法誤蒼生。
  翻思安樂窩中老,先諷天津杜字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0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1:07 | 只看該作者
 先前英宗皇帝時,有一高土,姓邵名雍,別號堯夫,精于數學,通天徹地,自名其居為安樂窩。常與客游洛陽天津橋上,聞杜字之聲,嘆道:“天下從此亂矣!”客問其故。堯夫答道:“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天下將亂,地氣自南而北。洛陽舊無杜字,今忽有之,乃地氣自南而北之征。不久天子必用南人為相,變亂祖宗法度,終宋世不得太平。”這個兆,正應在王安石身上。荊公默誦此詩一遍,問香火道人:“此詩何人所作?沒有落款?”道人道:“數日前,有一道侶到此索紙題詩,粘于壁上,說是罵什么拗相公的。”荊公將詩紙揭下,藏于袖中,默然而出。回到主人家,悶悶的過了一夜:
  五鼓雞鳴,兩名夫和一個趕腳的牽著一頭騾,一個叫驢都到了。荊公素性不十分梳洗,上了肩輿。江居來了驢子,讓那騾子與僮仆兩個更換騎坐。約行四十余里,日光將午,到一村鎮。江居下了驢,走上一步,稟道:“相公,該打中火了。”荊公因痰火病發,隨身扶手,帶得有清肺干糕,及丸藥茶餅等物。分付手下:“只取沸汾一甌來,你們自去吃飯。”荊公將沸湯調茶,用了點心。眾人吃飯,兀自未了。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付一張毛紙,走去登東。只見坑廁土墻上,白石灰畫詩八句:
  初知鄞邑未升時,為負虛名眾所推。
  蘇老《辨奸》先有識,李丞劾奏已前知。
  斥除賢正專威柄,引進虛浮起禍基。
  最恨邪言‘三不足’,千年流毒臭聲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1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1:18 | 只看該作者
荊公登了東,覷個空,就左腳脫下一只方帛,將局底向土墻上抹得字跡糊涂,方才罷手。眾人中火已畢。荊公復上肩輿而行,又二十里,遇一驛舍。江居稟道,“這宮舍寬敞,可以止宿。”荊公道:“昨日叮嚀汝輩是甚言語!今宿于驛亭,豈不惹人盤問?還到前村,擇僻靜處民家投宿,方為安穩。”又行五里許,天色將晚。到一村家,竹籬茅舍,柴扉半掩。荊公叫江居上前借宿,江居推扉而入。內一老叟扶杖走出,問其來由。江居道:“某等游客,欲暫宿尊居一宵,房錢依例奉納。”老叟道:“但隨官人們尊使。”江居引荊公進門,與主人相見。老叟延荊公上坐,見江居等三人侍立,知有名分,請到側屋里另坐。老叟安排茶飯去了。荊公看新粉壁上,有大書律詩一首,詩云。
  文章謾說自天成,曲學偏邪識者輕。
  強辨鎢刑非正道,誤餐魚餌豈真情。
  好謀己遂生前志,執拗空遺死后名。
  親見亡兒陰受梏,始知天理報分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2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7:02 | 只看該作者
荊公閱畢,慘然不樂。須臾,老叟搬出飯來,從人都飽餐,荊公也略用了些。問老叟道:“壁上詩何人寫作?”老叟道:“往來游客所書,不知名姓。”公俯首尋思:“我曾辨帛勒為鶉刑、及誤餐魚餌;二事人頗曉得。只亡兒陰府受梏事,我單對夫人說,并沒第二人得知,如何此詩言及?好怪,好怪!”
  荊公因此詩末句刺著他痛心之處,狐疑不已,因問老叟:“高壽幾何?”老叟道:“年七十八了。”荊公又問:“有幾位賢郎?”老叟撲簌簌淚下,告道:“有四子,都死了。與老妻獨居于此。”荊公道:“四子何為俱夭?”老叟道:“十年以來,苦為新法所害。諸子應門,或歿于官,或喪于途。老漢幸年高、得以茍延殘喘,倘若少壯,也不在人世了。”荊公驚問:“新法有何不便,乃至于此?”老叟道:“官人只看壁間詩可知矣。自朝廷用王安石為相,變易祖宗制度,專以聚斂為急,拒諫飾非,驅忠立佞。始設青苗法以虐農民,繼立保甲、助役、保馬、均輸等法,紛紜不一。官府奉上而虐下,日以簍掠為事。吏卒夜呼于門,百姓不得安寢。棄產業,攜妻子,逃于深山者,日有數十。此村百有余家,今所存八九家矣。寒家男女共一十六口,今只有四口僅存耳!”說罷,淚如雨下,荊公亦覺悲酸。又問道:“有人說新法便民,老丈今言不便,愿聞其詳。”老叟道:“王安石執拗,民間稱為拗相公。若言不便,便加怒貶;說便,便加升擢。凡說新法便民者,都是諂佞輩所為,其實害民非淺。且如保甲上番之法,民家每一丁,教閱于場,又以一丁朝夕供送。雖說五日一教,那做保正的,日聚于教場中,受賄方釋。如沒賄賂,只說武藝不熟,拘之不放,以致農時俱廢,往往凍餒而死。”言畢,問道:“如今那拗相公何在?”荊公哄他道:“見在朝中輔相天子。”老叟唾地大罵道:“這等好邪,不行誅戮,還要用他,公道何在!朝廷為何不相了韓琦、富弼、司馬光、呂海、蘇拭諸君子,而偏用此小人乎!”江居等聽得客坐中喧嚷之聲,走來看時,見老叟說話太狠,咤叱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3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7:17 | 只看該作者
“老人家不可亂言,倘王丞相聞知此語,獲罪非輕了。”老叟矍然怒起道:“吾年近八十,何畏一死!若見此好賊,必手刃其頭,刳其心肝而食之。雖赴鼎鑊刀鋸,亦無恨矣!”眾人皆吐舌縮項。荊公面如死灰,不敢答言,起立庭中,對江居說道:“月明如晝,還宜趕路。”江居會意,去還了老叟飯錢,安排轎馬。荊公舉手與老叟分別。老叟笑道:“老拙自罵奸賊王安石,與官人何干,乃怫然而去?莫非官人與王安石有甚親故么?”荊公連聲答道:“沒有,沒有!”荊公登輿,分付快走,從者跟隨,踏月而行。
  又走十余里,到樹林之下。只有茅屋三間,井無鄰比。荊公道:“此頗幽寂,可以息勞。”命江居叩門。內有老嫗啟扉。江居亦告以游客貪路,錯過邸店,特來借宿,來早奉謝,老嫗指中一間屋道:“此處空在,但宿何妨。只是草房窄狹,放不下轎馬。”江居道:“不妨,我有道理。”荊公降輿入室。江居分付將轎子置于檐下,騾驢放在樹林之中。荊公坐于室內,看那老嫗時,衣衫藍縷,鬢發蓬松,草舍泥墻,頗為潔凈。老嫗取燈火,安置荊公,自去睡了。荊公見窗間有字,攜燈看時,亦是律詩八句。詩云:
  生已沽名炫氣豪,死猶虛偽惑兒曹。
  既無好語遺吳國,卻有浮辭詼葉濤。
  四野逃亡空白屋,千年嗔根說青苗。
  想因過此未親睹,一夜愁添雪鬢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4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7:29 | 只看該作者
 荊公閱之,如萬箭攢心,好生不樂。想道:“一路來,茶坊道院,以至村鎮人家,處處有詩譏誚。這老嫗獨居,誰人到此?亦有詩句,足見怨詞詈語遍于人間矣!那第二聯說‘吳國’,乃吾之夫人也。葉濤,是吾故友。此二句詩意猶不可解。”欲喚老嫗問之,聞隔壁打鼾之聲。江居等馬上辛苦,俱已睡去。荊公展轉尋思,撫膺頓足,懊悔不迭,想道:“吾只信福建子之言,道民間甚便新法,故吾違眾而行之,焉知天下怨恨至此!此皆福建子誤我也!”呂惠卿是閩人,故荊公呼為福建子,是夜,荊公長吁短嘆,和衣偃臥,不能成寐,吞聲暗位,兩袖皆沾濕了。
  將次天明,老摳起身,蓬著頭同一赤腳蠢婢,趕二豬出門外。婢攜糠秕,老嫗取水,用木杓攪手木盆之中,口中呼:“羅,羅,羅,拗相公來。”二豬聞呼,就盆吃食。婢又呼雞:“王安石來。”群雞俱至。江居和眾人看見,無不驚訝,荊公心愈不樂,因問老嫗道:“老人家何為呼雞之名如此?”老嫗道:“官人難道不知王安石即當今之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渾名?自王安石做了相公,立新法以擾民。老妾二十年孀婦,子媳俱無,止與一婢同處。婦女二口,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錢。錢既出了,差役如故。老妾以桑麻為業,蠶未成眠,便預借絲錢用了。麻未上機,又借布錢用了。桑麻失利,只得畜豬養雞,等候吏胥里保來征役錢。或準與他,或烹來款待他,自家不曾嘗一塊肉。故此民間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畜養雞,都呼為拗相公、王安石,把王安石當做畜生。今世沒奈何他,后世得他變為異類,烹而食之,以快胸中之恨耳!”荊公暗暗垂淚,不敢開言,左右驚訝,荊公容顏改變,索鏡自照,只見須發俱白,兩目皆腫,心下凄慘,自己憂恚所致。思想“一夜愁添雪鬢毛”之句,豈非數乎!命江居取錢謝了老嫗,收拾起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5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7:46 | 只看該作者
江居走到輿前,稟道:“相公施美政于天下,愚民無知,反以為怨。今宵不可再宿村舍,還是驛亭官舍,省些閑氣。”荊公口雖不答,點頭道是。上路多時,到一郵亭。江居先下驢,扶荊公出轎升亭而坐,安排蚤飯。荊公看亭子壁間,亦有絕句二首,第一首云:
  富韓司馬總孤忠,懇諫良言過耳風。
  只把惠卿心腹侍,不知殺羿是逢蒙!
  第二首云:
  高談道德口懸河,變法誰知有許多。
  他日命衰時敗后,人非鬼責奈愁何?
  荊公看罷,濁然大怒,喚驛卒問道:“何物狂夫,敢毀謗朝政如此!”有一老卒應道:“不但此驛有詩,是處皆有留題也。”荊公問道:“此詩為何而作?”老卒道:“因王安石立新法以害民,所以民恨入骨。近聞得安石辭了相位,判江寧府,必從此路經過。蚤晚常有村農數百在此左近,伺候他來。”荊公道:“伺他來,要拜謁他么?”老卒笑道:“仇怨之人,何拜謁之有!眾百姓持白梃,候他到時,打殺了他,分而啖之耳。”荊公大駭,不等飯熟,趨出郵亭上轎,江居喚眾人隨行。一路只買干糧充饑,荊公更不出轎,分付兼程趕路。直至金陵,與吳國夫人相見。羞入江寧城市,乃卜居于鐘山之半,名其堂曰半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6
 樓主| 發表于 2012-2-25 18:28:00 | 只看該作者
 荊公只在半山堂中,看經佞佛,冀消罪愈。他原是過目成誦極聰明的人,一路所見之詩,無字不記。私自寫出與吳國夫人看之,方信亡兒王方陰府受罪,非偶然也。以此終日憂憤,痰火大發。兼以氣膈,不能飲食。延及歲余,奄奄待盡,骨瘦如柴,支枕而坐。吳國夫人在旁墮淚問道:“相公有甚好言語分付?”荊公道:“夫婦之情,偶合耳。我死,更不須掛念。只是散盡家財,廣修善事便了……”言未已,忽報故人葉濤特來疾,夫人回避。荊公請葉濤床頭相見,執其手,囑道:“君聰明過人,宜多讀佛書,莫作沒要緊文字,徒勞無益,王某一生枉費精力,欲以文章勝人,今將死之時,悔之無及。”葉濤安慰道:“相公福壽正遠,何出此言?”荊公嘆道:“生死無常,老人只恐大限一至,不能發言,故今日為君敘及此也。”葉濤辭去。荊公忽然想起老嫗草舍中詩句第二聯道:“既無好語遺吳國,卻有浮詞誑葉濤。”今日正應其語,不覺撫髀長嘆道:“事皆前定,豈偶然哉!作此詩者,非鬼即神。不然,如何曉得我未來之事?吾被鬼神誚讓如此,安能久于人世乎!”
  不幾日,疾革,發譫語,將手批頰,自罵道:“王某上負天子,下負百姓,罪不容誅。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唐子方諸公乎?”一連罵了三日,嘔血數升而死。那唐子方名介,乃是宋朝一個直臣,苦諫新法不便,安石不聽,也是嘔血而死的。一般樣死,比王安石死得有名聲。至今山間人家,尚有呼豬為拗柑公者。后人論宋朝元氣,都為熙寧變法所壞,所以有靖康之禍。有詩為證:
  熙寧新法諫書多,執拗行私奈爾何!
  不是此番元氣耗,虜軍豈得渡黃河?
  又有詩惜荊公之才:
  好個聰明介甫翁,高才歷任有清風。
  可憐覆諫因高位,只合終身翰苑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7
 樓主| 發表于 2012-2-29 20:09:16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毛寶放龜懸大印,宋郊渡蟻占高魁。
  世人盡說天高遠,誰識陰功暗里來。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恨天者,恨他不常常六月,又多了秋風冬雪,使人怕冷,不免費錢買衣服來穿。恨地者,恨他樹木生得不湊趣,若是湊趣,生得齊整如意,樹木就好做屋柱,枝條大者,就好做梁,細者就好做椽,卻個省了匠人工作。恨自家者,恨肚皮不會作家,一日不吃飯,就餓將起來。恨爹娘者,恨他遺下許多親眷朋友,來時未免費茶費水。恨皇帝者,我的祖宗分授的田地,卻要他來收錢糧。不止五恨,還有四愿,愿得四般物事。那四般物事?愿得鄧家銅山,二愿得郭家金穴,三愿得石崇的聚寶盆,四愿得呂純陽祖師點石為金這個手指頭。因有這四愿、五恨,心常不足。積財聚谷,目個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因此鄉里起他一個異名,叫做金冷水,又叫金剝皮。尤不喜者是僧人。世間只有僧人討便宜,他單會布施俗家的東西,再沒有反布施與俗家之理。所以金冷水見了僧人,就是眼中之釘,舌中之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8
 樓主| 發表于 2012-2-29 20:09:33 | 只看該作者
 他住居相近處,有個福善庵。金員外生年五十,從下曉得在庵中破費一文的香錢。所喜渾家單氏,與員外同年同月同日,只不同時,他偏吃齋好善。金員外喜他的是吃齋,惱他的是好善。因四十歲上,尚無子息,單氏瞞過了丈夫,將自己釵梳二十余金,布施與福善庵老僧,教他妝佛誦經,析求子嗣。佛門有應,果然連生二子,且是俊秀。因是福善庵祈求來的,大的小名福兒,小的小名善兒。單氏自得了二子之后,時常瞞了大夫,偷柴偷米,送與福善庵,供養那老僧。金員外偶然察聽了些風聲,便去咒天罵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個不耐煩方休,如此也非止一次。只為渾家也是個硬性,鬧過了,依舊不理。
  其年夫妻齊春,皆當五旬,福兒年九歲,善兒年八歲,踏肩生下來的,都已上學讀書,十全之美。到生辰之日,金員外恐有親朋來賀壽,預先躲出。單氏又湊些私房銀兩,送與庵中打一壇齋醮。一來為老夫婦齊壽,二十為兒子長大,了還愿心。日前也曾與大夫說過來,丈大不肯,所以只得私房做事。其夜,和尚們要鋪設長生佛燈,叫香火道人至金家,問金阿媽要幾斗糙米。單氏偷開了倉門,將米三斗,付與道人去了。隨后金員外回來,單氏還在倉門口封鎖。被丈夫窺見了,又見地下狼藉些米粒,知是私房做事。欲要爭嚷,心下想道:“今日生辰好日,況且東西去了,也討不轉來,干拌去了涎沫。”只推不知,忍住這口氣。一夜不睡,左思右想道:“叵耐這賊禿常時來蒿惱我家,到是我看家的一個耗鬼。除非那禿驢死了,方絕其患。”恨無計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9
 樓主| 發表于 2012-2-29 20:09:47 | 只看該作者
到天明時,老僧攜著一個徒弟來回覆醮事。原來那和尚也怕見金冷水,且站在門外張望。主老早已瞧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取了幾文錢,從側門走出市心,到山藥鋪里贖些砒霜。轉到賣點心的王三郎店里,王三郎正蒸著一籠熟粉,擺一碗糖餡,要做餅子。金冷水袖里摸出八文錢撇在柜上道:“三郎收了錢,大些的餅子與我做四個,餡卻不要下少了。你只捏著窩兒,等我自家下餡則個。”王三郎口雖不言,心下想道:“有名的金冷水,金剝皮,自從開這幾年點心鋪子,從不見他家半文之面。今日好利市,也撰他八個錢。他是好便宜的,便等他多下些餡去,扳他下次主顧。”王三郎向籠中取出雪團樣的熟粉,真個捏做窩兒,遞與金冷水說道,“員外請尊便。”金冷水卻將砒霜末悄悄的撒在餅內,然后加餡,做成餅子。如此一連做了四個,熱烘烘的放在袖里。離了王三郎店,望自家門首踱將進來。那兩個和尚,正在廳中吃茶,金老欣然相揖。揖罷,入內對渾家道:“兩個師父侵早到來,恐怕肚里饑餓。適才鄰舍家邀我吃點心,我見餅子熱得好,袖了他四個來,何不就請了兩個師父?”單氏深喜大夫回心向善,取個朱紅碟子,把四個餅子裝做一碟,叫丫鬟托將出去。那和尚見了員外回家,不敢久坐,已無心吃餅了。見丫鬟送出來,知是阿媽美意,也不好虛得。將四個餅子裝做一袖,叫聲聒噪,出門回庵而去。金老暗暗歡喜,不在話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0
 樓主| 發表于 2012-2-29 20:10:01 | 只看該作者
 卻說金家兩個學生,在社學中讀書,放了學時,常到庵中頑耍。這一晚,又到庵中。老和尚想道:“金家兩位小官人,時常到此,沒有什么請得他。今早金阿媽送我四個餅子還不曾動,放在櫥柜里。何不將來熱了,請他吃一杯茶?”當下分付徒弟在櫥柜里,取出四個餅子,廚房下得焦黃,熱了兩杯濃茶,擺在房里,請兩位小官人吃茶,兩個學生頑耍了半響,正在肚饑,見了熱騰騰的餅子,一人兩個,都吃了。不吃時猶可,吃了呵,分明是:一塊火燒著心肝,萬桿槍槽卻腹肚。兩個一時齊叫肚疼。跟隨的學童慌了,要扶他回去。奈兩個疼做一堆,跑走不動。老和尚也著了忙,正不知什么意故。只得叫徒弟一人背了一個,學童隨著,送回金員外家,二僧自去了。金家夫婦這一驚非小,慌忙叫學童間其緣故。學童道:“方才到福善庵吃了四個餅子,便叫肚疼起來。那老師父說,這餅子原是我家今早把與他吃的。他不舍得吃,將來恭敬兩位小官人。”金員外情知蹺踱了,只得將砒霜實情對阿螞說知。單氏心下越慌了,便把涼水灌他,如何灌得醒!須臾七竅流血,嗚呼哀哉,做了一對殤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賬號

本版積分規則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12 19:59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艹人人艹 | 欧美色视频网站 | 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 小 视频 黄 | 国产成人视屏 | 伊人久久艹 | 国内露脸自拍 |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花五月天 |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自拍亚洲 | 伊人久久婷婷丁香六月综合基地 | 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99综合| 国产羞羞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一级电影网址 | 羞羞视频在线看免费 | 亚洲阿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 六月丁香深爱六月综合激情 | 亚洲成人77777 |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伊人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美女性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在线观看99 | 欧美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九九九国产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