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鏡奇緣
, N& U# A$ C# S9 k6 A* R
, S A+ A9 e$ z3 R0 ? 唐玄宗天寶年間,金陵城有一個叫陳仲躬的,父親是個綢布商人,家中富有,金銀綢緞無數。但仲躬并不想繼承父業,他自幼好學,想考科舉求功名,但很不幸,幾次應試都落了第。仲躬并不灰心,他認為金陵城過于嘈雜繁華,不是個讀書的好場所,干脆帶足銀兩,在洛陽的清化租了一所宅院,在那里安心讀書。 4 C6 {1 v Q. }* z/ r% R5 o6 V
. ~- Z; W& O+ p& P+ M 清化果然清靜,周圍沒有街市,只有散落的幾家店鋪。仲躬租的房子的院子很大,院子正中有一口井,井口比起一般的井口要大兩倍,也要深很多。仲躬剛來時,房東就告訴他,這口井過去曾淹死過好幾個人,叫他小心。仲躬想,自己孤身一人,沒有家眷,想自己是不會掉到井中的,也就沒有放在心上。每日仲躬只在書房中苦讀,很少出門。房東家有一個小女孩,也就十一二歲,長得聰明伶俐,常常跑到他的書房里玩。仲躬也十分喜歡她,常教她習字作畫。可是,初夏的一天,那小孩到井臺上打水,就再也沒有回來。因為井水太深,直到第二天,人們才從井里撈出她的尸體。一家人哭得死去活來,仲躬也感到十分難過,但又十分納悶,如此伶俐的小姑娘,怎會落井而亡呢? 2 A' b* {0 R8 u: |9 z
; m- \& l: N c' k# U4 A5 S6 q
過了幾天,陳仲躬去井臺打水,又想起那個小女孩來,就伏在井臺上朝井中張望。當時正是中午,太陽的倒影正好落在井中,光閃閃的一片。突然,他發現井中有一年輕美麗的女子,打扮得華麗入時,一對櫻唇掛著迷人的笑,一雙杏眼頻送秋波,又用紅袖掩面作嬌羞狀,真是擋不住的誘惑,說不盡的風流。仲躬只覺得心 旌搖動,神魂恍惚。過了好久,方才定住了神,起身長嘆道:"這就是許多人落井的原因呀!"他不敢停留,連忙返身回房讀書。 4 K2 J% w/ ~% _! W: d
8 _6 ]: S/ V W& Q7 f 以后的幾個月,河南一帶大旱,幾個月來竟滴雨未下。許多井都干涸了,但陳仲躬院中這口井卻始終能打出水來,附近的居民都靠著這口井勉強度日。
; J7 m9 \0 y+ ~" i% V
$ x9 [& U) D% O- ]' F+ T 有一天,陳仲躬又去打水,連下幾桶,卻沒有打上一滴水來----井竟干了。陳仲躬無奈,只好回屋。剛剛坐定,就聽見有人叩門。
' W! {4 l6 M- Z0 r$ w2 S/ E
$ R7 ~8 `. f6 l+ J "誰?"陳仲躬隔門問。 5 W& M8 L6 j2 ]
" L( D' l' J3 y4 t1 a8 e "小女敬元穎。"門外的聲音十分地輕柔。 + J% Q: r5 ~& d1 o' M; k& f0 P
7 X K: j$ P! o. H8 Q 陳仲躬想了一下,自己并不認得一個叫敬元穎的,但既是女子,料也無大礙,就打開房門,讓那人進來。
1 x7 `, a' _. [" _/ P" T, U( S0 p
; a0 Q5 s( t' F( e3 ~ 進來的卻正是那日所見的井中女子,陳仲躬先是吃了一驚,又見今天這女子仿佛比那日更艷麗了許多,心里竟有些緊張。但由于已經打過一次交道,仲躬雖明知此女子并非人類,卻也并不害怕,將她請至屋中,讓座上茶。然后才冷然問道:"我看你年紀輕輕,為何要干這殺人的勾當?"
, h- j6 Y7 u7 E7 K0 }' T( L7 T+ }1 @8 S4 t3 d; _1 n8 E
元穎急忙辯解道:"小女并沒有殺過人!" 仲躬怒道:"你還抵賴,難道不是有許多人落井嗎?" i% I* k3 X+ B. P+ Z
2 O# c0 M& N. C0 P6 U 元穎承認道:"是有許多人落井。"
, l8 H m8 r+ c( g y6 A/ B' j- d/ H$ m7 I+ o4 A! L6 C- [
"難道你不是身居井中?難道你不是靠妖媚迷惑打水之人,使人落井嗎?"
: I% w4 R( t' y5 C6 y9 G* ]# h1 u8 _0 o
元穎道:"公子所說的句句都是實情,但我確實不曾殺過人!否則,我今天就不會來找你了。"
6 Y5 o9 i6 E; [, B3 n' O
% O; e8 Y) n+ |- `" v9 j8 C 仲躬想了一想,覺得此話也有道理,就道:"好,你講!" ) l T" {4 M7 m
7 P2 Q3 D3 _4 N 元穎道:"這口井中有一條毒龍,自從漢朝周勃封絳侯的時候就住在這里,這口井就是這條毒龍開鑿的,為的是它出入方便。這洛陽城內一共有五條毒龍,這只是其中的一條。本來,太一天神早就有心消滅它們,但太一天神左右侍龍卻與這條毒龍是舊友,不但多次為它開脫,還幾次故意阻撓剿龍的行動。因此,這條毒龍一直逍遙至今。"
p1 j+ V) n# M2 F6 F- g; N; q6 z; M q1 X8 v
仲躬道:"那么,你是說,殺人的是這條毒龍?"
, V, }8 |/ ]& w$ z% Q6 K. S! N5 {
1 g" Q* U- x) [元穎道:"正是,這條毒龍喜好吃活人的血,從漢代到今天已經吃了三千七百人了。不過有龍在,這口井就永不會干涸,倒也是件好事。我是本朝初年不幸落入井中的,被那毒龍逼迫,靠妖術來誘人落井,供那毒龍吸血。那天若不是您定力好,早已成了毒龍的美味了。" ( |5 o- K O! H' o+ Z" u
9 @- Z! M" O7 v8 q! v" M2 W
仲躬聽罷,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心道:"好懸!差一點兒就魂落異鄉了。" 7 t8 I5 f! d% L: }: A
3 [% z- {) j5 `' U6 B& I! O7 X 元穎又道:"因為河南大旱,昨天太一天神令天下之龍都去救旱。昨夜,那毒龍便去朝見太一天神了,所以今天井中沒有水。我也乘機出井與您相見。" 2 Z( [7 ]3 J/ r: Q0 x
* Q* H- h2 E; z& _ 仲躬道:"那么,我怎么才能救你呢?" * L1 r( G2 `/ K7 Q1 c! S/ n9 W4 x
) I% p* m7 K$ N: j, i 元穎道:"我的真身還在井中,現在趁井內無水,您趕緊叫個公匠掏井,就一定能就我。"說罷,元穎雙膝跪倒:"如果您果真能救我出井,我愿今生今世侍奉您,讓您享盡人間榮華富貴。" 9 m6 P$ O; S& Z ^4 E3 T, J
$ s0 H& ^! |- _- S) f! R' U3 }" C 仲躬連忙將元穎扶起:"姑娘請起,這等小事,何足如此,您放心回去就是。"
" v5 h6 W- e9 J3 b! F! Y0 K% W. L
" }. f4 U3 r& t8 ^" q6 B* O* s 元穎聽了,深施一禮,轉眼間不見了蹤影。
! A, Z# Q2 q" t' U( S) K* L" J4 v* s' I
仲躬趕緊叫來一個掏井工匠,叮囑道:"下井后只要見了有不尋常之物,就撿上來。" 2 c1 j8 |) R7 A
1 k9 O' i, x# [0 e: b 不久,工匠爬出井來,帶上一面古銅鏡。這銅鏡只有七寸七分寬,除背面有簡單的花紋外,樸實無華。仲躬將那古鏡用水洗凈,放在木匣之中,焚燒香燭祭拜---他知道這就是那敬元穎的真身,只等著她再度現身。 & ?6 \7 z& _; ~' N
' I/ L* {* r) R9 z" D, c
到了晚間,一更過后,敬元穎卻從門外走了進來,徑直走到供臺前叩拜,然后回過身對仲躬道:"我本來是師曠師傅所鑄的十二面古鏡中的第七面。師傅鑄鏡的時候,都以見到的日月大小為尺寸,我是七月七日中午鑄成的,因此有七寸七分寬。貞觀初年,不幸被那許敬宗的婢女蘭苕失手落入井中。因為這口井太深,里面又有毒龍的毒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