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縣儒學記”: 一枚能夠補正歷史的官印4 R, _5 p. d2 n* y; ]! p2 G, {& d6 W
7 M V2 a v' h2 u7 d % U; F: [% Q: |+ C& p8 N
; S/ W& E+ ^4 U7 D c- G. [9 ?8 `
近年來,不少人對張獻忠是否屠蜀發生了興趣:一部分人看了一些現存清初史料,認為張是一個嗜殺的怪物;另一部分人又有不同看法。小時候,本人也聽過張獻忠因被火蔴葉子蜇了屁股而對川人懷恨在心的故事;大學時,本人又聽過關于張殺川中儒生的課。近日,見到這枚大順元年十月禮部造的“彭山縣儒學記”,個人認為是有補正歷史作用的,堪稱難得的資料。
9 U$ |! H) U+ V0 z# q% `+ _0 B2 U ?1 d( M) y0 x
我是這樣認為的,張獻忠在縣一級政權專門設立這樣一個部門,已能充分表明他對儒學的重視??磥韽埐⒎且粋€通常被認為的那種草莽之輩。同時,張生長的社會環境決定他不尊儒學又尊什么,他是不應該脫離那個時代的。這樣看,張不應是個見儒就殺、見人就殺的怪物。8 i8 S+ @, `2 B, Q& @
* v* B: h* W, t
另一方面,張殺沒殺人、殺沒殺儒?肯定殺了,大約是反抗他的,都殺的差不多了。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屢見不鮮,比如清初的文字獄,又比如······可以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x& W6 W4 H9 ?9 E/ n4 L
+ X; D- e0 e+ _' d* @% p- W
此印的出現,剛好補正了張獻忠在川期間從政權建設的角度對待儒學、儒生的重要一環,應能弄清一些被舊史遺漏了的東西。所以如題所說。4 Q1 f3 z" p1 U. C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3-20 22:03:26編輯過]
8 u! l, d8 K8 I6 t! y"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