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里面的孫行者,是不是從石頭里面蹦出來的,我不知道,也沒研究。但是,我的確親眼見識了,從84歲老匠人,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位末代最正宗的方城石猴“掌門”了。這就難怪有省城的名家能來到這個滿村還是土路,不!是石頭路的偏僻山村,來留下錢,搶購老人的作品了,有的幾乎在半成品的時候就被拿走了。
) [! ?4 T7 {" f, z+ y, r 記者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一個剛剛?cè)腴T不久的小同行的口中得知的這個刻石猴的,記者驅(qū)車經(jīng)過數(shù)小時,幾百公里奔波,幾經(jīng)打探,才于日前在方城縣與葉縣交界處的獨樹鎮(zhèn)硯山鋪村找到了石猴老匠人王忠義。見到第一眼的王忠義時,他正坐在開著的屋門口,精力集中的刻著他的石猴,根本沒有顧及記者的到來,直至到了他的近前時,老人才抬起頭來,打量著記者,就在老人抬頭的那一瞬間,記者看到了,被灰白的石墨布滿的一張滿是皺紋的滄桑老臉。
1 n' ^% T6 s8 c" N8 c% S4 A4 {7 z9 s7 c/ l
王忠義老人的“家”是一座很難見到的兩間老屋,是依一座堂屋的東山墻而蓋,比旁邊的堂屋低很多。屋內(nèi)異常簡陋、黑暗,地面坑洼不平,清瘦的老人佝僂著身子正坐在一個小凳子上刻石猴,臉上、手上和身上都布滿了白乎乎的石粉,旁邊的沙罐里裝滿了小石猴,大大小小有十幾個,大的高約10厘米,小的僅有大拇指大小,有單猴、雙猴、猴背猴,猴撂猴、母子猴、還有獅背猴、豬背猴……個個猴子栩栩如生,憨態(tài)可掬。
; Z. A. t) D, `, O4 r
$ D5 r' t/ P8 L, X& M 聽說記者是來采訪的,老人便邊干活便聊起了他的石猴。3 @0 v, @0 u; Z- o, C
( M7 F% d2 ~9 w3 j 王忠義說,刻石猴的手藝是祖?zhèn)鞯模瓉硭麄冞@里的村人都會,可是到了后來,就越來越很少有人繼續(xù)這門有苦又累又臟的活計了。他15歲時開始學(xué)習(xí)雕刻石猴,刻石猴的材料是只有他們這里的山上才有的石頭,這種石料還具有藥用的止血功效,所以,過去在豫東商丘、周口一帶賣得尤其好。因為那一帶土質(zhì)比較硬,農(nóng)民干農(nóng)活時如果碰傷了,從小石猴底座上刮下來一些白色粉末就可以止血、祛痛。
* E; _. ]7 k7 r$ F& r
$ w+ w; B: L- J o9 v' }6 Y4 c 一個3厘米的小石猴得刻一天,一個稍高一點的得兩三天。小石猴的原料是十多里外房山上的滑石,非常綿軟。有經(jīng)驗的藝人很會挑石料,一看就知道能不能刻小石猴。刻石猴不僅費工費時,還費腦筋。老人說,得根據(jù)找來的石料琢磨刻成什么樣子,沒有圖紙,也沒有現(xiàn)成的花樣可以模仿,所有的樣子都印在腦子里。一個猴子一個樣,所有的猴子都是天下無雙。雕出猴子的大體形狀,再用黃、綠、紅、黑等顏料涂染勾畫而成,故又稱“畫石猴”。給石頭上顏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祖祖輩輩傳下來訣竅:先上籠蒸十幾分鐘,蒸過的小石猴就容易上色了,還不容易掉色。
8 U! i0 y: H9 H( a+ A) ^
9 q+ s, S& q& L2 ? 老人刻石猴的工具主要是長短不一的鐵鏟、鑿子和刻刀等。言談間,只見老人隨手拿起一塊巴掌大小的白色石塊,略一思忖,刻刀便一次次用力劃下。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雕刻起來仍刀法嫻熟,功力深厚。幾刀下去,一個石猴身體的輪廓已大致顯現(xiàn)。老人說,最麻煩的是接下來的工作,石猴的神態(tài)、動作都要細細打磨,才能做出一個小石猴。刻小石猴季節(jié)性很強。農(nóng)忙不干,天熱干不成——手汗會把白色小石猴弄上黃漬,上顏色就不好看了。
2 V' G0 ?8 R1 r4 t+ z1 t' X5 w8 M, H$ F- v) j' A& A
老人指點著石猴告訴記者,猴背猴寓意“輩輩封侯”;猴子騎馬表示“馬上封侯”,猴子捧壽桃,意為“猴桃瑞壽”……不光每個造型有一個吉祥的寓意,送給別人石猴還被稱為送一個“好時候”,寄托著美好的祝愿。1 M8 B9 M& }& N' e& Q" l3 v
3 c( J' I* V& ]0 n& I/ b 這幾年,方城小石猴引起外界尤其是藝術(shù)界、收藏界的興趣及喜愛。北京、上海、西安、鄭州、洛陽等地搞收藏的人來成批購買。 {5 A9 N1 j! q# N
: P* P( x$ v5 J( C* D* R. F# E Y
一個小石猴賣一兩塊錢,大的能賣幾十元。王忠義每年能刻幾百個,掙幾千塊錢。說到這些,老人嘆息一聲:愿意干這活的人不多了。1 X" p6 d" A% F3 `
王忠義雖然今年84歲了,但也是該縣為數(shù)不多的石猴雕刻藝人之一,直至他獲得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后,這位雕刻了一輩子石猴的老匠人和他的石猴才被公眾所關(guān)注。) ~4 Y( Q0 e* z' y, o8 b) [' F6 W
' R5 ~* h- w5 S4 L8 t$ D 在石猴雕刻費時又缺乏經(jīng)濟前景的環(huán)境下,當(dāng)?shù)卮蟛糠秩艘呀?jīng)放棄了這門傳統(tǒng)手工藝,王忠義的兒子不愿學(xué)父親的手藝,開了一家小工廠———這比刻石猴掙錢多了;孫子也堅決不學(xué)爺爺?shù)氖炙嚒?/font>
$ G" s' {) [8 F5 G, v$ O, V# a6 V9 V, o2 H
[ 本帖最后由 且聽風(fēng)語 于 2014-1-8 09:05 編輯 ] |
-
1.jpg
(181.09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2014-1-8 08:45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