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及時雨 于 2014-3-19 14:43 編輯
文房一直是雜項市場主力 文房雅玩作為收藏品受到藏界的重視,這在拍賣市場上不過十年左右的事情,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績可見,文房雅玩的價格增長快,整體成交率也較高。 如2006年6月中國嘉德春拍首推了“翦松閣精選文房用品”專場,全場116件,成交率84%,總成交額3590萬元,市場反響好得出人意料。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成交率高達98%,成交額1832.38萬元,掀起中國內地文房市場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國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韻——清代硯墨筆印專場”,自清乾隆時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硯墨筆印文房類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達89%,成交額1460.36萬元。其中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錦色墨(十錠)”,估價40萬-60萬元,經多輪叫價以448萬元拍出,創(chuàng)古墨拍賣紀錄。 2012年春拍中,“翦淞閣”文房拍賣無疑是最耀眼的專場之一。35件文玩精品拍賣由于競爭激烈,用時將近兩個小時,成交率達到100%,而成交總額達到了1.3億元。 在文房“四寶”以外,多數人認為不起眼的“小件”也拍出了不低的價格。 2003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王世襄收藏的一件竹雄筆筒——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成交價高達264萬元;2005年,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粉青竹紋臂擱拍出40.7萬元。同年,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海水云龍紋軸盒在香港地區(qū)以152.64萬元拍出。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蘇富比秋拍推出了一件明代田黃雕瑞獅鎮(zhèn)紙,大受市場追捧,以3932萬港元成交;2012年王世襄先生舊藏心愛之物“明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以5520萬元的成交價刷新木制筆筒拍賣的最高紀錄。 北京匡時拍賣雜項部業(yè)務經理王古歆告訴記者:“目前雜項市場的主力就集中在文房,因為隨著國內收藏者們對古玩認識的提高,不單單從價格考慮,也開始對古玩本身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雜項市場除了一直火熱的宮廷藝術品外,就要算文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