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偽美騙局》 [url=][保存到相冊][/url] |
作者:[美]肯·派雷尼 譯者:李爽 開本:147*210 32開平裝 定價:35(有彩插) 出版時間:2013.09 叢書名:藝術內幕系列 作者簡介: 肯·派雷尼:1949年出生于新澤西州的霍博肯,自學成為藝術家。他于1967年夏發現自己的奇才,能夠把握并模仿古代名畫的美學及技術,于是創作了他最早的作品。命運幾經周轉,他成為藝術偽造師,開始了三十年的專業造假生涯。他目前居于佛羅里達州馬德拉海岸,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進行藝術創作。 編輯推薦: ◎藝術界《說謊者的撲克牌》 ◎真人版《貓鼠游戲》 ◎尚未被起訴的全球藝術偽造第一人——肯?派雷尼唯一傳記! ◎已被《美麗心靈》、《阿波羅13號》導演朗霍華德買下電影改編權。 ◎從藝術品繪制到仿古痕跡到售賣交易到引發的連鎖反應,犯罪全過程陳述,故事曲折離奇,刺激有趣,是休閑娛樂居家旅行必備單品。 比電影更戲劇的藝術偽造天才; 比戲劇更精彩的藝術作偽內幕。 如果你還在為每個月的房租、房貸、車貸,以及如地獄一般煎熬的不快樂的“8小時”而犯愁,你應該讀讀他的故事,它不是要歪曲你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它更不是一本略帶自豪、沾沾自喜的成功傳記,它只是用最直白的文字告訴你兩件事:掌握一門手藝,選擇你喜愛和擅長的人生。 如果你以為藝術世界神秘高雅,是有錢人的玩意兒,如果你還有著看不得有錢人呼風喚雨的屌絲心理,你應該讀讀他的故事,它怎么可能是要嘲笑無知大亨的庸俗腐化?它怎么可能是要揭露偽造者、評論家、鑒賞家的狼狽為奸?它只是用最直白的文字告訴你一件事: 漢代玉凳、衡水博物館這么不入流的偽造只是笑柄,真正的偽造者都是藝術家!
內容介紹: 藝術偽造是一門藝術! 首先,你必須具備與藝術大師同樣精湛的藝術技藝! 其次,你必須具備藝術史學家一樣深厚的歷史知識! 你要知道達芬奇是用胡桃木板作畫;古董商的文藝復興家具能夠找到這種材質; 你還要懂樹木年代學,知道胡桃木被砍掉50年之后,就分辨不出年代; 你必須了解達芬奇的作畫步驟,以及他不厭其煩地在作畫前打8層白底…… 你還要清楚二戰時期一位愚蠢的士兵在畫面上留下了左腳軍靴的腳印;而達芬奇是用左手畫下了銀鼠的七根胡須…… 你覺得這都是電影里的夸張表現與戲劇安排?不!不!不!真實比電影更戲劇! 他從三流技校畢業,本應成為出版商,卻陰差陽錯進入藝術界,憑借無師自通的藝術天賦,如有神助的交友技能縱橫天下。 他仿造歲月的痕跡;偽造油畫的蛛網狀裂紋;制造只在紫外線下顯形的污濁綠色(被鑒賞家認為不能偽造,而作為評判的依據); 美國明星律師羅伊·科恩是他的兄弟(因麥卡錫時期的地下黨事件聞名);甘比諾家族是他的常客(美國五大黑手黨中最大的一支);安迪·沃霍爾也是他的擁躉! 他從不偽造文件、偽造專家鑒定、偽造藏品來源,他只是畫畫,然后對古董商說:我要賣掉這幅畫。 而對方總是如獲至寶,心甘情愿的付賬。 他過著如貴族般富裕優雅的生活,FBI卻無法對他發起訴訟,他至今仍是“尚未被捕的全球藝術偽造第一人”。他寫書、擁有個人網站,作品遍布全球各地。從前,他的一件偽作在拍賣時可以賣到70萬美元以上,但現在,相同的作品只能賣到5,000美元。追訴時效已過,他公開自己的犯罪秘史,寫就《偽美騙局——一個天才藝術偽造師的秘密人生》。 他是“藝術作偽”的頂級藝術家,FBI無法提出訴訟的完美藝術偽造大師,肯·派雷尼。
媒體評價: “一個精彩的故事,充滿了不可能事件。我與肯?佩雷尼相遇短暫,但我早已看出他的黑暗法術非同一般,能制造完美的幻覺,并能巧妙逃避追捕。好好享受這次神奇之旅。” ——理查德?內維爾(Richard Neville) “佩雷尼仿作的范圍越來越大,價值越來越高,暴露的風險級級攀升,FBI步步靠近。”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佩雷尼講述了自己如何成為美國頂級藝術偽造師。看他在40年的“藝術”生涯中逐漸練就超凡技能,讀者將被深深迷住。”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目錄: III / 前言 001 / 第一章 · 古堡 021 / 第二章 · 你好!曼哈頓 033 / 第三章 · 藝術造假的101 種方法 053 / 第四章 · 聯合廣場 071 / 第五章 · 弗格森俱樂部 089 / 第六章 · 39 號 099 / 第七章 · 城市生存 117 / 第八章 · 美國畫派 143 / 第九章 · 印第安之春 161 / 第十章 · 蘇富比的笨蛋 183 / 第十一章 · 英國畫派 207 / 第十二章 · 巴西珍寶 233 / 第十三章 · 死局 255 / 后記 257 / 鳴謝
內文節選: 第三章 藝術造假的101種方法 湯姆喜歡逛書店,不斷為他的圖書館尋找新鮮有趣的書。有天晚上我正為自己的經濟狀況發愁,湯姆給我看他剛從斯特蘭德書店(Strand bookshop)淘到的一本書。“看,這家伙可是知道怎么賺錢!”他說。這本書寫的是漢?凡?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荷蘭的藝術造假師,活躍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的專長是仿造維米爾(Vermeer),十七世紀的荷蘭繪畫大師。凡?米格倫靠這一行生活得很滋潤,在里維埃拉擁有一棟別墅,不過他的成功顯然影響了他的思維,二戰期間他開始向占領法國的納粹出售自己的畫。而且,他沒理會低層的官員,而是直接把作品賣給了赫曼?戈林(Hermann G?ring),希特勒最親信的人物之一。 戰爭結束后,凡?米格倫的災難來了。盟軍收繳納粹的藝術文物,發現了幾幅維米爾的作品,收據上賣方的名字是凡?米格倫。這個可憐的人在法庭上被指控為叛國賊,因為他把國寶賣給了敵人。帶著雙倍的諷刺,凡?米格倫自我辯護的唯一方式,便是承認自己是這些畫的作者。法庭沒有相信他。直到凡?米格倫在監獄里親筆模仿出一幅名畫,他們才終于信服。 這本關于凡?米格倫的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書里除了揭示這位荷蘭藝術家的足智多謀,還深入探究了凡?米格倫造假的技術細節,包括基本方法,例如利用低價真品古畫的畫布、木架或者木板,作為支撐或承載假畫的平面。書上還展示了制造裂紋和使顏料變硬的技術。 讀完這本書,由于多種因素的驅使,一個計劃開始在我腦中醞釀成形。首先,書里的基本技術原理,看起來都很簡單,而且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完全可以實現。其實,其中很多技術不過是常識加上了一點想象。第二個因素,便是我每次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研究勃魯蓋爾,為超現實繪畫尋找靈感的時候,我注意到附近有一組弗拉芒(Flemish)肖像畫,每幅尺寸在十乘十二英寸左右,看起來很簡單,我肯定畫得出來。 第三個決定性因素,源于我在派克勃內畫廊的經驗。在那里,我可以親手觸摸古老的名畫,這在博物館里是絕不可能的。我研究過幾幅弗拉芒肖像,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類似。我把它們從墻上取下,觀察極為關鍵的背面,看這些作品是畫在什么材料上的。我發現多數作品用了一樣的薄木板,這材料似曾相識。我之前搜尋十七世紀的家具并賣給城里古董商,而這些家具的抽屜底部便是這種木板。 等到機會成熟,我從低檔早期歐洲家具上找到三塊合適的木板,取了下來。我來到大都會博物館,連續幾個小時研究弗拉芒肖像畫,還買了印有這些作品的畫冊。我發現,這些畫大多具有幾個共同特征:看起來很簡單的肖像,有薄薄的嘴唇、長而直的鼻梁、中世紀發型,還有沉靜的面部表情。 以原作品為模型,我開始效仿湯姆使用過的一種方法。我拿來草稿本,從每個模型上取一部分,最后組成了幾幅可信的完整肖像,對象是虛構出的十六世紀的人物。我需要做的下一步,便是將木板裁成合適的尺寸,小心翼翼地磨光邊緣,再薄薄涂上一層底料,最后把草稿轉移到木板上。此時,我對湯姆繪畫技巧的觀察,又一次派上了用場。像他一樣,我把草稿的圖型剪下來,然后描在木板上。 隨后的兩個星期,媽媽一直無法把我從車庫里拖出來。我在里面不是調試賓利車,就是在全力雕琢那幾幅肖像。最后,我完成了三幅,以待在之后的幾個星期里接受陽光的“烘培”。 顏料足夠硬化之后,下一個挑戰就是制造裂紋。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研究繪畫時,我注意到,墻上的畫并不都有裂紋,而帶裂紋的那些展現了特有的規律,大體如同一組網格,被專家稱為“龜裂縫”。 關于凡?米格倫的那本書提到,造假者有時用針在畫上刻出裂縫。我翻找父親的工具箱,得到一根雕工針,于是在臺燈和臺式放大鏡的輔助下,開始在畫上刻出細如發絲的裂紋。仿真一幅畫的全部“網格”,需要花上幾天的時間。 下一步是加深裂縫的顏色。自然的裂紋看起來是黑色的,這是灰塵和變色的上光油落進裂縫,逐年積累起來的結果。我只需把粉狀的顏料溶在肥皂水里,在每幅畫的表面擦過一遍,整個裂縫網就出現在眼前。 我自制了一種“年久”的上光油,也就是大眾品牌的上光油摻進一點棕色的鐵銹。我把上光油涂在畫上,放在陽光下曬了幾天,最后我在畫的前后四周充分揉進了塵土。 最終的成品讓我興奮不已。這幾幅肖像畫和我在大都會看到的那些真品完全相似,特別是第三幅,那是我最用心的一幅。那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男子的肖像,他的前胸覆蓋著帶褶子的黑色短上衣,幾根手指位于畫下方的角落,仿佛擱在窗臺上。他的頭發像修道士那樣被夾起,臉上的表情平靜安詳,如圣人一般。
賓利車還等著修理,我要馬上行動。我清空了一個馬尼拉信封里的垃圾郵件,順著信封口將畫滑了進去,便帶著它去了市區。 我在去往下城的第八大道A線地鐵上,盤算著該找哪位畫商,然后我想到了一個人,是個叫做埃夫龍(Ephron)的老吝嗇鬼,他的豪華畫廊在萊克星頓大道(Lexington Avenue)附近的東五十七街,經營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 埃夫龍的櫥窗總是排列著眾多歐洲早期的家具、掛毯和繪畫。有次我正要賣幾件老家具,于是抱著建立新客戶的想法打算試試他那。我進了門,告訴他我正在賣一些古董家具,并遞過照片。他接過手看了幾秒,問我出價多少。我給了他一個價格,足夠合理,他卻直接把照片還給我,請我出門。這次我想,管他的,我要再試試這個蠢貨。 下了地鐵,沿著五十七街向東走的時候,我的信心開始消退。我就要拿著一幅自制的古畫去騙經驗豐富的專家,這個現實擊打著我。我慢慢走近店口,幾乎沒了勇氣,但還是強迫自己打開門。那個老頭正在店里,就像上次一樣。我把那幅畫從信封里拿出來,告訴他我有畫要賣。 他那張丑得恐怖的臉上皺起一個難看的眉頭,他頓了頓,盯著畫,又打量了我一下。不過這次,他沒請我出門。出乎意料,他請我坐在一個十七世紀波隆那(Bolognese)桌子旁,自己坐在對面,一言不發,拿著畫仔細查看。我坐在那兒,隨意打量著房間內部。墻壁上掛了哥白林(Gobelin)掛毯,而鑲在巨大畫框中的意大利早期繪畫,放置在古老的畫架上。陳列柜里擺滿了十六世紀的陶磁器、青銅器和其它古董。 埃夫龍仍然一句話也沒說。我看見幾處基架上擺著數位羅馬君主的半身雕像,他們空洞的眼睛怪異地盯著我,我的手心開始出汗。漸漸地,埃夫龍的態度緩和了下來,他開始和善地問我各種問題,我是誰,我如何得到這幅畫等等。我根本沒提前編好故事,唯一想到的便是我“繼承了叔叔的幾幅藏畫”。此時,我看得出,他確實對這幅畫很感興趣,于是我的信心又恢復了。 “你另外那幾幅藏畫是什么樣子的?”他問。我簡單描述了幾幅虛構的荷蘭風景畫,便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埃夫龍的畫廊就像一個迷宮,我們身后布滿了走廊和房間。他建議我們去里面的一間。我們路過一個房間,貌似是修復藝術品的工作坊,里面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女人,穿著件藝術家圍裙。最靠盡頭的房間,儲存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的文物,我們走進其中一間,這次,他讓我坐在意大利長餐桌旁的古董椅子上等待,他拿著畫離開,關上了身后的門。 透過門我聽見他和那個穿圍裙的女人說話。毫無疑問,他們正在商量我的畫。他們的聲音越壓越低,我不禁惶恐不安,還聽見了瓶子碰撞的聲音。我猜他們正在用什么方法檢測我的畫。我盡量壓抑著恐懼。他們估計讓我等了二十分鐘。這感覺如同永恒。我天真地以為陰謀被發現,他們正在拖延時間,好讓警察趕到將我抓住。 終于,埃夫龍回來了,他坐下對我說:“恩,這是幅挺漂亮的小畫,但也不是特別珍貴。我不確定要不要買。你想要什么價格?”一瞬間,我的恐懼消失了。 “一千兩百美元,”我很有信心地說。 “這不可能!”他不同意。 我聳了下肩膀,表示等得不耐煩了準備走人。他讓我再等等,走出走廊又去詢問。他不在時,我注意到墻上有幾幅弗拉芒繪畫,和我賣的那幅屬于同個時期。其中一幅明顯已破舊不堪,大部分顏料都脫落了,露出來的木板比畫的面積還大,不過,它裝在一個哥特式的畫框里。盡管心理壓力巨大,我還是想到,如果能在交易中加上這幅畫,下次作假不僅有了木板,還有個古董畫框,會增色不少。 埃夫龍回來了,他對我說:“一千兩百美元是不可能的。這幅畫最多值五百美元。”我知道他在耍把戲,于是提出了妥協:“不如這樣,”我說,“加上那幅畫,”我指了下那幅弗拉芒老畫,說,“八百美元。”他不解為何我要那幅畫,我一時感覺自己說錯話,引起了他的懷疑,于是趕緊說:“這樣我原來那面墻也有東西可掛。”他拿下那幅畫考慮著,搖搖頭。我知道他肯定會同意,于是堅持立場不動搖。終于,埃夫龍盡力裝了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他投降了。 “好吧,好吧。要現金,是嗎?”他問。我點頭,“這樣的話,你要等幾分鐘,”他說,然后讓我跟他回到外面的房間。他拿著兩幅畫,都放在桌子上,讓我坐下。他又一次和穿圍裙的女人消失了,那個女人懷疑地瞥了我一眼。他們又很久沒有出來,我又聽見他們在低聲細語。我畏縮在椅子里,焦慮不安。埃夫龍幾次出來向我保證,說錢正在送來。 就在我以為警車快來了的時候,一輛卡迪拉克(Cadillac)黑色豪華轎車在我驚奇的注視下,停在在畫廊前面。司機下了車,打開車后門。一位打扮奢華的金發女子走下了車,她一身黑色,戴著串昂貴的珍珠項鏈。這正是會出現在派克勃內畫廊的那類人。埃夫龍開門迎接了她,她也簡單打量了我一眼,問道:“是他嗎?”埃夫龍點頭,于是她拿出一個精致的黑色手袋,我高興地看著她纖細的手指從里面拿出一疊鈔票,點出八張本杰明?富蘭克林遞給我,她轉過身,在埃夫龍臉頰上親了一下,便回到在旁等待的豪華轎車上。我后來得知,這個黑衣的金發女子,正是這個老頭的情人。 我們的生意達成了,埃夫龍拿出一張紙,寫下我的假名和幾行字,表明我以八百美金賣給他們一幅“男子肖像”。我簽了字,他微笑著遞給我那幅破爛的畫。 我們就這樣成了老朋友,埃夫龍于是回到原來話題,談起我提到的“叔叔”留下的另外幾幅畫。他讓我保證下次把它們帶過去,接著從袖口摘下一對金鏈扣,握住我的手,說:“你是個英俊的小伙。這個我送給你……不過,別忘了另外幾幅畫。”我對他塞在我手心的禮物表示感動,并且做出絕對的保證,答應下次帶更多畫過去。我離開畫廊,大大松了一口氣,我把鏈扣撇進下水道,直接趕往布魯明戴爾百貨店(Bloomingdale’s)。 就在幾分鐘之前,我窮得身無分文,不能給賓利車買變壓器,更不用說在卡拉翰汽車餐廳買更多的熱狗和薯條。而現在,我的口袋里有八張嶄新的百元大鈔,胳膊下還夾著一幅鑲框的真古董畫! 然而,這種痛快的感覺沒持續多久。我正要走進布魯明戴爾百貨店的時候,突然猛地想到,我把馬尼拉信封落在了埃夫龍那里!上面寫著我的真實姓名和住址!驚慌之下,我在商店的旋轉門直接U形轉身,跑回了畫廊。我沖進去,埃夫龍正在里面。他驚異地看著我。我的雙眼瞬間找到了那個信封,在桌子下面,挨著我剛才的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