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上人家 于 2017-8-10 11:09 編輯 , [+ H( m5 ^) c9 p% i/ m
2 T4 O+ Z& ^0 q
我心中最美的圖騰-----金質“太陽神鳥”
) K1 f6 E, L' X6 W+ E( S) I: G4 n
. d. Z8 h' T( p& Z4 ?; e/ Z
7f097c0bhad87c2ae2a77&690.jpg (45.96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2015-10-19 12:00 上傳
0 Q5 M8 [ l5 A1 M法國浮盧宮博物館藏:鳳凰朝陽* j( f, k2 h$ e9 N; {. A a
先秦 金質“鳳凰朝陽”-----“太陽神鳥” 用兩同心圓表現的圓日----太陽,一鳳一凰繞太陽飛舞,將鳳凰與太陽的畫面連在一起,將鳥信仰與太陽信仰糅合一體的獨特展示-----“鳳凰朝陽”,在構思創意和審美情趣方面相互媲美,造型和圖案有強烈的象征意義。這件“鳳凰朝陽”的圖案反映的是古人對鳥崇拜[動物崇拜]、和對太陽的崇拜[大自然崇拜],發展到神靈崇拜---“太陽神”崇拜。“太陽神鳥”是太陽神現實生活中一載體。& y3 F3 N# ?: \! ?
4e54dbcfba5c1156734cf73f10ac02ec_thumb.jpg (126.32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2014-5-10 14:53 上傳
歪頭豎目的鴟鸮,背負著休息的太陽,一對黑夜中太陽神鳥圖騰。它們合成一組連環動作是:左邊背負睡眠的太陽出湯谷,即將開始由西向東的旅行;右邊仍在若水中,背負的是剛剛降落的太陽。睡眠的太陽仍發出八道光芒,只是光芒偏于一邊,成圓形,沒有白天尖銳。
^- q2 ^0 `1 [# J《山海經?海外東經》有云:“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三海經?西山經》:“……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 ,其名曰鴟。”
* M- S9 }) I: M4 P0 I金烏代表的是太陽;鴟鸮晚上為太陽服務的神鳥。鴟鸮的原型是貓頭鷹,是知時之鳥,春天的象征,能夠喚醒太陽,并被影射為“夜間之日”,也歸結為崇日的信仰。
20140225_082451.JPG (181.75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2014-5-10 14:54 上傳
% _. X! D! q6 R) D7 X9 j
' k7 w6 s, S1 D& C. w; R% I& g
先秦 “ 太陽神鳥”金飾- J$ f/ t+ F5 v" J `
同命鳥背著太陽,風凰朝著太陽,整體象一只雙頭大鵬(或雙頭共身豬),背著太陽在宇宙中飛翔,和《山海經》中“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以及太陽神鳥和太陽神的崇拜有關。太陽神鳥圖騰又一種形式-----“太陽神鳥圖騰”。 雙頭大鵬:背翼鳳鳥形,雙頭連體,背負太陽,飛翔宇宙。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列子·湯問》:“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云,其體稱焉。”《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 唐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詩:“蓮花交響共命鳥,金膀雙迴三足烏。” 清 唐孫華《追挽張烈婦》詩:“愿為共命鳥,永託連理枝。”。“共命鳥”是兩只鳥,兩個頭腦里有各自不同的思想,但它們只能共用一個身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象征民族團結,誰也離不開誰。 : _) P/ s5 j7 J4 |) \ j# \7 \
224117co2mq2g9f4fpyq49_jpg_thumb.jpg (85.53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2015-11-23 05:14 上傳
青銅“鳳凰朝陽”
0 ~, O1 M5 }: i8 E6 A* ]中心“日”,代表太陽日(ri),是中國的一個漢字,字義象太陽形。輪廓象太陽的圓形,一點表示太陽的光。本義:太陽。日,太陽之精也。——《說文》。鳳凰繞太陽,將鳳凰與太陽的畫面連在一起的獨特展示-----“鳳凰朝陽”。3 }- n4 y2 \0 d, b
5 r/ E4 q) y2 d D
( Y. y g5 F2 G, [$ ]1 K
120915np767bap1j2q4zc7_jpg_thumb.jpg (137.9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2014-5-10 15:11 上傳
! i8 R# g# ]1 x4 B: _
戰國后期,簡化金質“鳳凰朝陽” / D& z, [7 S$ J
越來越簡化,簡化的只用一個“圓泡”,來描述太陽,但能說明“太陽文化,鳳凰文化”隱匿于中國歷史的潛流之中,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代表華廈文明的本質特征。 - B y7 k; i% V1 K& T, b
g* j5 t* F* z: P# k% ?
20142211795652812.jpg (54.86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2014-5-10 14:57 上傳
! M$ I3 x/ K0 g; q
遼代 金質太陽神鳥 圓形的太陽中,立一只三足金烏。三足鳥: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鳥,人們敬仰太陽,三足鳥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
, R" E# c p2 C
0 m7 d6 U, N I3 P. t0 ^( h8 k' k
20142211755856076.jpg (53.12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2014-5-10 14:58 上傳
金質太陽神鳥 圓形雁紋鏤空金飾牌/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 直徑7.1厘米,厚0.2厘米,重108克,金飾牌緣邊飾有十六組鏤空雁紋,中間素面,背有鈕,器表金黃明亮,應為裝飾物。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鄉小黑石溝出土,赤峰市寧城縣博物館藏。背部有橋形鈕,可系掛。在北方草原地區,黃金深受人們的崇拜,被視為權利和財富的象征。雁陣紋牌飾,體現了佩戴者帶領人們像雁一樣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遷徙,表明其具有尊貴的地位。 雁陣紋牌飾,徽記中心太陽,緣邊飾有十六組鏤空雁紋,中間素面,環繞著它的16只雁鳥,水禽,在逆向行走。外層一圈連珠紋,天道成圓,代表宇宙。由雁和太陽組成“太陽神鳥”圖騰。徽記的中心,表現出一個巨大日輪,是陽性;環繞著它的16只大雁陰,從屬于陽,則沿著逆時針方向行進;一幅“陽負陰”的圖景。環形運動的方式,太空中行星繞恒星旋轉,各自有環形的軌道。設計圖徽的巫師,定然窺見了這種宇宙規律,才創造出如此簡明、確切、靈動的畫面。8 \+ c: S I) O( k- @
000bcdb95f170a3d425e0f.jpg (80.33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2014-5-10 14:59 上傳
商晚期 “四鳥繞日”------“太陽神鳥” “太陽神鳥”金飾出土于成都金沙遺址,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僅0.02釐米,重量卻有20克的圓環形金箔飾。它看起來像一張工藝精美的剪紙藝術品。 以簡練和生動的圖像語言,透露了有關古蜀太陽神話傳說的信息,記述了商周時期古蜀國極為盛行的太陽崇拜習俗。 其圖案可分為內外兩層,內層圖案中心為一鏤空的圓圈,周圍有十二道等距離分布的丨潒丨伢丨狀的弧形旋轉芒,呈順時針旋轉的齒狀排列。外層圖案是四只逆向飛行的神鳥,引頸伸腿,展翅飛翔,首足前后相接,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排列均勻對稱。整幅圖案好似一個神奇的漩渦,又好像是旋轉的云氣或是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陽,四只飛行的神鳥則給人以金烏馱日翱翔宇宙的聯想。
6 j1 B' d p( { 獲評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理由有四:一、造型精煉簡潔,具有較好的徽識特征。二、體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三、本世紀我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四、動感十足,而整體完美的圓形圖案寓意民族團結、和諧包容,圓形的圍合也體現了保護的概念。
u=4260078818,515895145&fm=23&gp=0.jpg (20.18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2014-5-10 15:00 上傳
* t! Y# t2 q; o- S" d,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