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在线视频精品一区-在线视频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免费-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盛世收藏網

 找回密碼
 注冊賬號

查看: 1210|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知道么這些名人都愛壽山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7-28 13: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冰心與壽山石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人稱“世紀老人”,福建福州(長樂)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她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
       冰心十分喜歡故鄉的壽山石,有一次她忽然想起:“謝公最小偏憐女”的詩,心想這句詩正好可以刻成圖章,送給她的女兒。便拜托卓如在福州請人用壽山石篆刻。福州篆刻家周哲文欣然提刀精制。冰心十分滿意,以為故鄉的人,又用故鄉的壽山石篆刻她的圖章是十分有意義。自此視周哲文為知己,并寫有《記八閩篆刻家周哲文》一文說:“我為我的故鄉出了一位杰出的愛國的金石篆刻藝術家而感到無比的喜歡和驕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983年冰心又得兩枚精美的福州壽山的高山印石,心想故鄉的石還是再請故鄉的人刻印為好。趙樸初知道了這件事,說:“我去福州的時候,福州有個叫陳石的青年替我刻了兩枚印,都很有些品位。你不妨也請陳石試一試。”冰心很高興,恰巧她的女兒吳青要去福州,便帶了兩枚壽山石請陳石雕刻,并親自寫一句詩作為篆刻“閑章”的內容。陳石果不負重托,完成了一枚刻冰心的“閑章”,一枚刻冰心的“名章”。之后,冰心每有簽題,必用這個“名章”,愛若至寶。
        直到她病逝,她的故鄉——福州長樂市建冰心的“愛心公園”和“冰心文學館”,仍然用這一枚壽山石的“冰心”名章作為“標識”。陳石曾為此獲得冰心從北京寄來的3冊《冰心文集》,每本扉頁都寫有:“陳石同志指正。冰心,三、二十、一九八三年”,陳石感激莫名,又選取一方潔白無瑕的日字形壽山高山凍石,豎刻“冰心”二字,托人送給冰心,自此“雙璧”聯輝。

    林則徐與壽山石   

       林則徐出仕三十余載,先后擔任過十數省封疆大吏,勤政清廉,兩袖清風,不置田宅,不蓄錢財,自撰楹聯云:“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徒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正是他人生觀念的真實寫照。在他身后留下為數不多的遺物中,這個伴隨他“身行萬里半天下”的小小木質印章箱,可謂是他生前的珍愛之物。被子孫視為傳家之寶,完好保藏至今。
       印章箱長43厘米,寬28.5厘米,高38厘米,為紅木制成七屜多寶式樣,樸素無華,頂部凸起木提樑,前面有一活動板蓋。拉開板蓋,現出箱體七個大小抽屜,屜內分別放置大大小小不同形態的石印章以及印床、篆刻刀、印泥盒等治印工具。林公生前用它儲存自用印章和壽山印石,隨身攜帶,依戀甚殷。
       林則徐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個清貧的私塾教師家庭。14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26歲成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任國史館協修。歷官江蘇、湖北、江寧和河南等省布政使、巡撫等職。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任湖廣總督事被委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在他親自監督下,作出“虎門銷煙”這一震驚世界的壯舉,還積極籌劃海防,卓有成就地抵制了英國的武裝挑釁。然而,他這一轟轟烈烈的禁煙抗英斗爭卻遭到朝中投降派的打擊與陷害,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革職處分,流放伊犁,歷盡坎坷。
    林則徐不但滿腹經綸,學問淵博,而且工詩文,擅書法,還喜歡治印。在公務之暇,搜尋壽山印石操刀鐫刻,自娛自用,或饋贈好友。刀法蒼勁有力,造詣精深,印文大多反映出他的民族氣節和坦蕩胸懷。人們在欣賞治印藝術的同時,還能從中感受到他的高尚情操。
清中后期林則徐自用壽山石獅鈕

陳列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的林公印章箱及石章


       當他在粵禁煙之時,廣東巡撫怡良對其十分敬仰,特以肇慶端溪出產的石硯一方相贈。林則徐深感受之有愧,而卻之又有不躬之嫌,于是決定以家鄉的壽山石章回敬摯友。他翻遍行囊,竟找不出一塊田黃、芙蓉、都成坑之類名貴石種。因為平日間雖購藏不少壽山石,但并不注重它的市場價值,只以適合奏刀為衡量標準。他便順手挑了幾方石章,其中有一枚名叫連江黃石的品種,它的石質近似田黃,常被人冒充田石購藏或作為禮品。對于這種劣習,林公很是不以為然,認為君子之交淡于水,重在真情,豈能以價值分貴踐,弄虛作假更非君子所為,故特意附上信說:“日前所惠佳硯不敢推辭,然無以為報,甚歉!頃檢舊篋有圖章數方,或尚可用,姑以借博一粲。此石乃名賽田黃,并非真田黃,毋庸導視,緣恐唾棄,始復,贅及。”短短一函,林公的為人處事風格可見一斑。
        在他被貶新疆的日子里,用鄧廷楨與他唱和詩中的“浮生寵辱君能忘,世事咸酸我亦詣”句,刻了一枚“寵辱皆忘”閑章以自勉。正是這方石章,“相隨曾出玉門關,風雪天山共行還”,伴他度過逆境。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卸云貴總督之職,返閩養病,期間常與早年讀書時朝夕相親、志同道合的窗友郭階三唱和,過從甚密。
……
     郭沫若與壽山石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因為他的家鄉有兩條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樂山人,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蜚聲國際,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曾寫詩說“青田有奇石,壽山足肩比。”1962年他特別到福州南后街水流灣的石雕廠拜會壽山石雕老藝人林友清。林友清曾被譽為“東門清”,為壽山石雕藝東六流派的中堅人物,其石雕作品多次選送了國展覽。這時他正在車間里生產,郭沫若知道了很高興,忙找到他,于是一見如故,談起壽山石雕的許多藝術問題。
       1963年春節,適逢福州工藝美術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開幕的前一天,郭沫若就迫不及待地與夫人于立群冒著嚴寒前往參觀。他對展覽館的人員說:“去年在閩,一睹芳顏,樂而忘歸;今年開春,京城再結石緣,實是三生有幸。”他對展出的壽山石雕,大多不看說明,不聽介紹,即能說出其石的品種。工作人員稱贊他是壽山石行家,而他卻說:“與你們比,我只能算是初入門的,就連這一點知識,我也還是幾個月前在福州剛學的,算是現買現賣吧!”
       參觀后,郭沫若興致猶濃,當場提筆賦就六言詩一首,贈予展覽會。詩云:“八閩是我故鄉,去歲我曾去來。工藝允稱精絕,一年一度花開。”把他對祖籍地與壽山石藝術的深情厚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徐悲鴻與壽山石   

       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他自幼承襲家學,研習中國水墨畫。徐悲鴻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新中國建立后,任首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他是我國偉大的愛國畫家。
       1928年,福州舉辦福建省第一屆美術展覽會,著名國畫家徐悲鴻應邀,參觀陳子奮的壽山石作品后,稱贊備至,第二天便赴陳府造訪,并當場為陳子奮素描畫像相贈。陳子奮想:來而不往,非禮也,遂刻了三方壽山石章回贈。徐悲鴻大為高興,又作《九方皋圖》送給陳子奮,圖上題說:“戊辰夏盡,薄游福州,乃識陳先生意薌,年未三十已以書畫篆刻名其家。為予治‘游于藝’、‘長顑頷而何傷’、‘天下為公’諸章。雄奇遒勁,腕刀橫絕,盱衡于世,罕得其匹也。畫宗老蓮、伯年,漸欲入宋人之室,曠懷遠志,品潔學醇,實平生畏友。吾國果文藝復興,詎不以意薌者斯之哉?茲將遠別,悵然不釋,聊奉此圖,愿勿相忘。”
       另一次徐氏又在“頤萱樓”拜訪陳子奮,用6尺宣紙隸書贈詩:“閩中自古多才士,吾行福州識陳子奮。金石書畫妙入神,秉性孝悌追古人。自惟廿載風塵老,換卻當年顏色好。安得避地從君游,歌詠登臨樂此樓。”陳子奮又刻十余方壽山石章相贈。
       徐悲鴻滿載壽山石章而歸,十分得意,經常請好友謝公展鑒賞。并寫信感謝陳子奮說:“憶此行足紀者,為獲一良友,及所刻印十余方。昨示謝君公展,相與嘆賞者久之。高藝動人,此世知音者度不少也。足下當益奮發努力于不朽之業。”又評介陳子奮說:“當代印人,精巧若壽石工,奇岸若齊白石,典麗則喬大壯,文秀若錢瘦鐵、丁佛言…而雄渾則無過陳子奮者。”自此兩人書信不絕,遂成莫逆之交。
       據統計,在徐悲鴻給陳子奮的24封信中,言及請陳子奮刻印的就有十數方。他認為陳子奮的篆刻“乍觀不奇,細味之,殊有妙處”。又特別郵寄《齊候罍》銘文相贈,希望陳子奮能百尺竿頭,再進一步。1953年徐悲鴻病逝,其夫人廖靜文特向陳子奮報喪,稱他是為徐先生刻印最多的人。

    徐悲鴻與壽山石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之一,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終年九十三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并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齊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話,他窮搜廣采,收藏了一千顆,而且是質量上乘的“中國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戲稱為“千石王子”。他擁有“二莊主人”、“花未全開月未圓”、“詩思在雪中驢背上”、“無念”、“閑云野鶴”、“尋常筆意偶見山人之法”、“雅雪清風”、“何不思蜀”、“游戲人間四十年”、“長年大利”、“盡攜書畫到天涯”、“惜如抱忱”、“一代精神屬花草”等壽山石章。
       齊白石曾以湖南老鄉的身份畫一幅國畫《松鷹圖》并篆刻兩枚上好的壽山石章,上刻毛澤東的名字,奉贈毛澤東。毛澤東欣喜不已,特派秘書田家英向齊白石致謝。從此這兩枚印章便成了毛澤東的心愛之物,而齊白石也成了毛澤東的摯交。

    朱元璋與壽山石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興宗,后改現名元璋。大明王朝開國皇帝,也是繼漢高帝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統一全國的君主。漢族,濠州鐘離(今安徽省鳳陽縣)人,祖籍沛縣(今江蘇省沛縣),與劉邦同鄉,《明史·太祖本紀》稱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實錄》、《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類似記載。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傳說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時,因家道貧寒,出家當了和尚。他的性格好動,忍受不了寺院的寂寞,逃出寺院寧愿當個行乞僧人。那個時候,他的頭上長滿了膿包,身上生了許多疥瘡,衣裳破爛,渾身臭氣熏人,世人稱他為“臭頭”朱元璋。朱元璋曾來到福州北峰的九峰寺,其間來過壽山。當他爬上高山時,遇上了一場雨,就急忙躲進附近的礦洞。洞內非常狹窄,滿地都是泥水,惟有一堆石粉渣還比較干燥,又饑又困的朱元璋就躺在石粉渣上,很快就睡著了。醒來時,已經雨過天晴,他覺得精神爽朗,身上舒服多了,就走出洞口,伸了一個懶腰。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雖然渾身沾滿了石粉,但是頭上的膿包干癟了,身上的疥瘡也結了疤。后來,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當上了皇帝,對這件事時常念念不忘,特別派遣官員駐節壽山。
       因為朱元璋曾經出家當過和尚,認為與佛有緣,就傳旨壽山的僧侶開采壽山石進貢朝廷。壽山的和尚上高山開鑿礦洞采石,留下了高山“和尚洞”的美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4-8-20 15:2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4-9-3 10:1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賬號

本版積分規則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17 00:58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第二页 | 在线a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g |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久久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国内激情自拍 | 热久久最新视频 |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午夜视频免费在线 | 欧美成人牲色生活片 | 激情五月播播 |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 自拍三区| 天堂色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婷婷五色月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久蜜桃 | 羞羞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 1024亚洲天堂 | 亚洲人成影视 | 亚洲激情五月 | 男人天堂网2020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99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久视频 | 欧美羞羞视频 | 欧美九九 | 男人的天堂网在线 | 五月天激情亚洲婷婷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 亚洲成人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