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上大學時因家境貧困,曾接受好心人包先生的資助,二人也因此成為忘年交。趙某畢業后找到包先生,聲稱自己已是國家機關公務員,可以為包先生辦事提供一些便利。在隨后的八年間,趙某以幫忙辦事為由多次向曾經的恩人索要財物,共計千萬元。日前,趙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 畢業意欲“報恩” 5月底,內蒙古商人包先生來到了海淀刑偵支隊報案,稱自2006年以來,其朋友趙某以認識中央領導,可幫其辦事為由,多次詐騙其錢款共計1000余萬元人民幣。由于案件涉案金額巨大,且時間跨度較長,海淀刑偵支隊抽調了精干警力成立了專案組對此案開展調查。 經向包先生了解,民警得知了其中的淵源。2002年,包先生在與幾名大學老師聚會時聽說一名叫趙某的大學生家庭條件不好,但學習很刻苦,當時做進出口貿易生意的包先生心生憐憫,同趙某進行了接觸,感覺還挺投緣,二人逐漸成了忘年交。隨后,包先生主動承擔了趙某大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 2006年,趙某順利完成學業。趙某畢業后曾特意找到包先生,稱自己進入了某中央機關工作,為了感謝其四年來對自己的資助之恩,自己可以利用關系幫助其辦理一些事情。 八年騙得千萬 看到趙某知恩圖報,包先生感到很欣慰,也就沒有客氣,先后請趙某幫自己家人辦理了一些瑣事。在趙某的幫助下,這些事情運作還算順利,包先生也對趙某的能力深信不疑。 看到趙某剛畢業沒有地方住,作為感謝,包先生還幫趙某租下一套房子,并為其支付了房租。此外,包先生每次來京辦事,都不忘將趙某約出來,并給其幾萬元作為回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某的胃口也逐漸大了起來。 2008年,包先生想要承包懷柔一塊地皮,趙某滿口答應可以找中央某領導協調解決,張嘴就找包先生要了500萬元的活動經費。此外,包先生的朋友得知其有個“能干”的小兄弟,也托包先生找趙某幫忙運作事情,趙某在答應幫包先生的兩個朋友辦理工作調動后,張嘴又要了近150萬元的活動經費。就這樣,八年時間,包先生先后共計給了趙某1000余萬元。 但是,趙某收了錢后,對于承諾的事情卻一直找各種理由進行推脫。鑒于之前對趙某的信任,包先生雖然多次催促,但一直沒有懷疑趙某的身份和能力。就這樣,事情一直拖到了今年,在朋友的多次催促下,包先生才來到海淀刑偵支隊報案。 “公務員”作幌子 接案后,專案組的偵查員首先對趙某的身份進行了核查,發現趙某并不是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而只是河北某縣文化館的普通職員。其口中所說的認識的某中央機關領導根本就不認識趙某這個人,更沒有幫趙某辦理過任何事情。在固定了大量趙某涉嫌詐騙的證據后,7月30日,專案組民警來到了趙某的住處將其抓獲。趙某承認其虛構自己是中央國家公務員的身份,但對其收受包某錢財的事實卻拒不承認。 目前,海淀警方依據前期調查取證,已將趙某以涉嫌詐騙罪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晨報記者 何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