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2.7米重537斤的大鰉魚(視頻截圖) 1
好心人花6萬元買下放生(視頻截圖) 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據龍視都市頻道《新聞夜航》節目報道,8月25日,漁民白文杰遇上了大喜事,他用幾張漁網網住了一條特別大的魚,用他的話說,自己抓住的魚和海豚似的。那么這條魚到底有多大?長兩米七,重537斤! 白文杰把魚嘴拴在船上,讓船停在深水區,直到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到他的電話趕來,白文杰才把魚拽到了岸邊。 農墾二九零農場漁民白文杰:“看這魚特別粗實,說打這么多年沒打過這么大的。” 漁政部門一看,也嚇了一條,仔仔細細一測量,這條魚長兩米七,重537斤,再看外形特征,最后確定這是一條十分罕見的野生雌性達氏鰉魚,生長年齡大約在37到38歲。 達氏鰉魚有“水中活化石”、“水中熊貓”之稱,是黑龍江流域才有的珍貴魚種,也是淡水魚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近年來這樣大的鰉魚已經很少能夠捕撈上來了。 聽說了大鰉魚的事,一名戴姓女子特意找到了白文杰,用6萬塊錢買下了鰉魚,準備將它放歸黑龍江。第二天深夜,大家用漁船把鰉魚慢慢地拖拽到江中心,解開了鰉魚的束縛。 放生者戴洪娟:“就是為了生態平衡,保護野生動物,從來也沒見過這么大的鰉魚,我們做這些事情沒有任何回報,也不圖任何回報。” 科普:你了解達氏鰉魚嗎? 達氏鰉為黑龍江流域獨有的珍貴魚類,也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起源于距今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極具科研價值。 達氏鰉性情兇猛,為大型肉食性淡水魚類;壽命長,能活50年以上;喜歡分散活動,成體多在深水區,很少進入淺水區。達氏鰉雖未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但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其認定為瀕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