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景洋)筆者見過太多關于電信企業霸王條款的報道,本以為已經“免疫”,沒想到9日赴哈爾濱辦事,卻遭遇中國聯通(4.47, 0.03,0.68%)的“連環坑”。“看人百遍不如親歷一遍”,請看看我的奇葩遭遇。 先補充個背景,本人曾在哈爾濱工作,用過中國聯通[微博]兩個寬帶號(其中一個是中國網通時期辦理),一個3G手機號碼。 【“坑”一】包年得包一輩子? 2013年7月,我在中國聯通哈爾濱松北營業廳辦理了“1080元10M光纖”的包年業務,本以為到了今年7月包年期滿自動停止服務,沒想到松北營業廳的業務員卻告知,已經欠費400多元。 “不是包年結束就停止嗎?這半年我都搬走了。”我問。 “先生,你看好,我們這個套餐是,1080元包年,之后按每月100元收費。”業務員說。 “沒用也要交錢?”我不解地問。“當然,還有滯納金。”他說。 “你們推銷寬帶的時候,也沒說過這事兒啊!”我問。“那我不知道。”他說。 我才明白,這分明就是“包年就要包一輩子”的節奏。 【“坑”二】未經任何告知上了黑名單 對話時,這名業務員快速在電腦前操作,查詢我在聯通的消費記錄。幸虧我眼尖,捕捉到一個彈出的對話框,上面帶有“黑名單”字樣。 “怎么?我都上黑名單了?”我問。“是,但不是這次,你以前開過一個寬帶,在珠江路,欠費太久拆機了,你就上了黑名單。”他回答。 經他提醒,我才想起大約4年前,在中國網通也辦過類似業務,當時也以為包年期滿服務停止就結束了。網通相關業務并入中國聯通后,自然也能查到。 “上了黑名單,你們也該通知我一聲吧。”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顯得底氣不足。“那我不知道。”他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