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及時雨 于 2015-8-2 18:00 編輯
琉璃廠是北京一條古老的文化街。自清代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全國文人聚集北京,這里開始興盛起來。僅書籍店鋪就達三十余家。當時,李文藻在所著《琉璃廠書肆記》中說:“橋居廠中間,北與窯相對,橋以東街狹,多參以賣眼鏡、煙筒、日用雜物者。橋以西街闊,書肆外,惟古董店及賣法帖、裱字畫、雕印章、包寫書稟、刻版、鐫碑耳?!边@種情況,到清朝末年還無大變更。1917年,在橋東新辟海王村公園。這處公園實際是一座寬敞的大院,園中東、西、南三面為書籍、古玩、字畫、照像、琴室;北面為樓房,清末曾由端方設為博物館。海王村公園成立后,這座樓房改為工商業改進會陳列所。 琉璃廠的古玩業,主要是出售金石、舊瓷、名人書畫。清戴璐《藤陰雜記》記程晉芳移居,以詩寄袁枚,有“勢家歇馬評珍玩,冷客攤錢問故書”之句,袁枚笑曰,此必琉璃廠也??梢姰敃r的珍寶古玩,多售勢力之家,一般人僅能在冷攤買些舊書而已。 由于在琉璃廠出售或購買古玩字畫的人須憑個人眼力鑒別真偽優劣,所以這里的店鋪從業人員不少是文物鑒定專家,同時與各店鋪交往的顧客中,除勢家以外,亦多為名馳中外的學者,主客關系互在師友之間,相處十分融洽。近代著名書畫家、鑒賞收藏家周肇祥先生便是琉璃廠的??椭?。先生美須髯,人稱“周大胡子”。
周肇祥(1880—1954)字嵩靈,號養庵,別號退翁,浙江紹興人。清末舉人,肄業京師大學堂,為優等生。民國成立,任四川補用道、奉天勸業道、署理鑒運使、臨時參政院參政、葫蘆島商埠督辦。一度任湖南省長,旋辭歸北京,任清史館提調、北京古物陳列所所長。晚年任團城國學書院副院長,以金石書畫授諸生。先生工詩、古文辭,書法有晉唐人意,所作山水、花鳥,繼承傳統,直追明人。 先生生平收藏文物,不同于當時動用重金的豪富之家,藏品來源雖有些得自琉璃廠,而價昂之品往往望而生畏,歸而記之,以示不忘。由于先生博通文史,精于鑒別,故冷攤小市常見先生足跡,披沙揀金,往往得寶。先生曾刻一收藏印,文曰:“周肇祥小市得”。寄托辛苦搜求,得來不易也。 先生精于金石書畫題跋,不論鼎彝名品,錙銖小器,書畫,一經品題,頓生異彩。記得先生用硯中,有山東長島產鼉磯硯一方,刻銘曰:“鼉磯石,堅老勝。譬諸直諒苦且硬。好置座隅藥我病。乙丑正月,肇祥。”其長篇短記,大多類此。 《琉璃廠雜記》是先生以琉璃廠為主的見聞隨筆,兼及游山訪古之作。文字清醇,事皆親歷,以視李葆恂《海王村所見書畫錄》、孫殿起《琉璃廠小志》、王冶秋《琉璃廠史話》、登云鄉《廠肆志略》,內容豐贍,尤有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