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五大發(fā)明 于 2016-9-21 09:15 編輯 , Y8 K# I5 p3 V# p/ F
: N' C% K/ }% y8 m
收藏十余載,開店一年多。上過當(dāng),打過眼,交了不少學(xué)費。經(jīng)過跟師,看書,進店,逛攤。不斷學(xué)習(xí),摸索,探導(dǎo),總結(jié),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吸取了一些教訓(xùn),現(xiàn)毫無保留的與大家分享,不對的地方望批評指正!
+ ?5 ~, w3 w. v2 T9 L 一,看。1,看書,買一些收藏的好書,了解中國歷朝的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文化,興衰存亡。了解瓷器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單色釉,窯變,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廣彩,淺絳彩,洋彩等的演變以及刻花,印花,畫花,堆花,刷花等工藝。各朝代的瓷器的器型,特點等等,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常識。2,看物。要到老藏家多看真貨,老貨。細看老瓷器的胎,釉,彩,畫工。搞清楚胎的熟與生,釉的寶光與賊光,彩的礦物顏料與化工顏料,畫工的熟練流暢與模仿笨拙。3,看包漿。包漿不是單指器物的灰塵,臟東西,而是指老瓷器經(jīng)過百千年時間胎,釉,彩發(fā)生的自然變化,使用痕跡,土沁等。老瓷器光澤自然柔和,由內(nèi)往外發(fā)出,有玉質(zhì)感,仿品要么賊亮刺眼,要么暗淡澀膩“做舊”,老器有手拿搬移形成的自然摩擦痕跡,迎光轉(zhuǎn)動可見,或用30倍放大鏡也能看到。做舊的痕跡不自然,有一定規(guī)律的摩擦痕,要注意區(qū)別。另外還要區(qū)分柴窯燒制瓷與電窯燒制的特點。柴窯燒的瓷器一般有縮釉點,這是與電窯燒的重要區(qū)別。還有就是柴窯燒的氣泡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電窯燒的氣泡均勻,大小分布整齊。4,看器物胎質(zhì)和有無沖線或修補。用強光手電貼著瓷器照看,老器透光性強“主要針對明清民國瓷”,同時,通過強光可以看出器物沖線的暗影以及修補的位置“修補的地方透光性差”。8 N7 m$ z' v; b2 ]
二,摸。就是要多上手。一方面上手后便于近距離觀察瓷器的細目特征,二方面找手感。老物釉面手感潤滑,舒服,還有某些特定時期的胎,手摸的感覺就像是嬰兒的肌膚。如,明早期,康熙,雍正等時期。再就是掂重量。老器的重量適中,仿品的重量墜手,一上手就可以放棄。要注意的一點,康熙早期的瓷器,由于胎質(zhì)致密,胎體較厚,也有壓手的感覺。
( V+ U P; {: u$ L 三,問。就是要結(jié)較一幫古玩朋友圈子,同他們一起逛店練攤,看不準的,不懂的多問幾個為什么,平時,喝茶聊天聊到古董聽不明白的地方也要問清楚,不恥下問,才有收獲。
' i2 w/ A% Y+ m6 z* i; b 四,聞。主要是用于出土器的縝別。老物由于在土里埋了百千年,聞起來有一股土香味,而做舊的是用膠把新土沾上,有一股土腥味,還有膠水味。
. s, w& w" A2 Y/ I& S' s c 五,聽。用手指輕彈。老瓷器聲音清脆悠長,仿品沉悶短促。重要的是,聽聲音可以斷定瓷器有無沖線,沖了線的瓷器聲音短促沙啞。還有就是可以鑒別高古瓷的窯溫,如果聲音剛勁悠長說明窯溫達到1100度以上,瓷化程度高。另外,用鑰匙輕輕沿著瓷器的口沿刮過,如果有的地方?jīng)]有聲音說明這個地方修補過。沒有修補的聲音一致。, R4 _* w2 y; K# d' m5 B% T
六,練。就是敢于實戰(zhàn)。只學(xué)不做,永遠進不來收藏的門。具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后,就要敢于單獨進店練攤。先從瓷片,普品入手,盡量少交學(xué)費,少走彎路。逐步積累經(jīng)驗,總結(jié)提高,堅持下去定能成功。$ [' `1 R0 g( U6 _- Y7 m5 [" u,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