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圓明園被掠奪文物,最近在法國被拍賣之一事,網上爭議很大,我想這是一件值得深入討論的事。為避免模糊焦點或者落入情緒之爭,我們有必要先確立幾個基本價值軸線。
) o% ^2 V5 P% F, { E4 s1. 人是一種追求善與正義的存在。如果主張人性本惡,邪惡即正當,為了私利,人完全有權追求邪惡及護衛邪惡。那麼,一切討論就成了多餘,一切文明也失其價值意函。- ]+ B @; L+ E6 G! S, i
2. 前項追求,既深植於人性,也是衡量一切文明價值的基軸。法哲學之要義在追尋善與正義之何所是,而具體的法律設定及司法活動,其價值核心也在維護善與正義的實現。
3 k/ P& e4 R1 l! E+ l. g( D3. 人間難免會有暴力衝突,軍事衝突是暴力的最高形式。軍事力量是歷史動力之一,軍力可以改變國家及政府.軍力可以建立司法體系。但是軍事暴力,並不能自外於人類善與正義的追求。人類有權評估一項軍事行動之義與不義,人類有權制止不義的軍事行動,也有權拒絕承認軍力所造成的改變。# ?( F/ E& m) Y1 F0 M1 ]
4. 一百年前的中國,是一個軍事上的弱國,從而遭受帝國主義列強多層次,多角度,長時間的侵略.侮辱與掠奪。固然,這一系統的掠奪,已經造成難以改變的歷史事實。但基於前項的人類基本核心價值,我們完全有權利判定這一系列的侵略活動都是不義的。做為受害方的中國人,有權利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矯治不義。
$ D. [* }% r" ^) H0 N- n) H5. 暴力是歷史動力之一,百年前的軍事暴力已經形成當前的現實,這既已難以改變。但既然追求善與正義是人類文明的無上律令,那麼就不能說暴力一旦成功遂行,就可以免除正義的審判與追究。中國人做為軍事暴力的受害者,更擁有堅強的理據,要求不義的矯治與正義的回歸。當然基於歷史的不可改變性,基於正義的追求不可以更製造不義,中國人對歷史正義的追尋,就只能以和平的柔性手段,在文化領域,在精神與道德領域,做象徵性的追尋。其根本意函不是要改變既予的歷史,而是要在精神與道德領域得到撫慰,通過價值世界象徵性的交付,尋回歷史的救贖,與道德尊嚴的滿足。& ^$ I0 ^3 ?1 {/ T
6. 中國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共業結構。生為中國人,不可避免會繼承歷史文化的共業,也得共同承受國家民族的整體命運。當此中國復興的時刻,為恢復中國人的尊嚴與自信,必須重新審視近代史,必須對近代的屈辱進行必要的矯治。追求正義的方式與道路盡可以爭論,盡可以有差別,但如果認為現實歷史就是理所當然的,中國人無權追求其應有的尊嚴與正義。這就不是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態度了!+ C! b+ f! F2 x. x
通過以上的價值信念,我們可以來審視當前圓明園獸首的爭議: ~ w0 A* G4 a: O! Q6 f( ^
2 F8 M# _7 Z9 h# _
A.有人批評這是一種毫無價值的“臉面之爭”。其實人雖然可以說是動物的一種,但人肯定是極特殊的動物,是一種不能以禽獸眼光看待的存有。禽獸也許可以沒有尊嚴問題,沒有“臉面”問題,但人卻不能不談尊嚴,不能不要“臉面”。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侵略與搶劫,中國人永遠不能承認其正當,這既是人性善與正義的核心追求,也是人類文明所不可悖逆的倫理基軸。中國人對其尊嚴的恢復,以及對歷史不義的譴責,正是一體之兩面,是不可分割的。當下的核心大前提是對英法聯軍之搶劫與焚燒圓明園,進行正義的譴責,附帶這個譴責的就是要求英法為其野蠻行為道歉,同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歸還圓明園掠奪物。不論英法是否道歉,也不論他們是否歸還圓明園掠奪物。中國人只要堅持提出這個要求,就立於歷史與正義的高點,既可以坦然面對自己曾有過的屈辱,也可以在道德上俯視英法所自許的高貴文明。這是中國人走出悲情,走出近代史,奔向大國民所必須有的一步。將如此嚴肅而重大的歷史事件,窄化為私人“臉面之爭”,實在是極為愚蠢與無知的。
2 ]! N. j- y: g B3 a. mB.關於法律問題。其一是兩獸首是否合法持有的問題,基於法律必須持守正義的基本法理,贓物贓款可以被轉移,卻不能因此合法化,變成不是贓物贓款。兩獸首的持有人固然不是圓明園的搶劫者,但他持有圓明園被搶劫物,不能因為他的善意持有,就有權將被搶劫物合法化,就有權拒絕物歸原主。因為圓明園被搶劫與焚燒是歷史事實,是大背景,你持有圓明園文物就有收贓嫌疑,就必須先證明自己是購自中國,是合法擁有。不能反過來子虛烏有的說,中國必須先證明該文物是在英法聯軍搶劫名單內中,如果中國提不出這份歷史名單,任何贓物的持有者就都變成合法持有。其二.不管法國有沒有加入文物返還的國際公約,法國的法律總不能對抗人類對正義的基本要求,總不能說英法聯軍對園明園的搶劫是正義的。因此不管法律手段能不能追回文物,中國人站在受害人的一方,有權要求法國法律主持正義。他們不主持正義,是他們的問題,卻不影響中國人有權用適當方法,持續要求正義追討文物。
3 H d; `6 G3 ]2 K5 _* `3 l, u# W" X2 Z b# w& d
C.關於中國商人蔡銘超標到獸首而拒絕付款的誠信問題。我以為這不是一件商業行為,這是中國人矯治不義,譴責野蠻行為的一環。面對西方列強無恥而充滿暴力的近代掠奪,中國人沒有道理甘心承受,蔡銘超用他的智慧與創意,進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抗議,既掀動世界之視聽,暴露佳士得拍賣活動的自私與不義,更表達中國人有意志,有決心,也有方法持續追討被劫文物。這是一件可圈可點的創意活動,是中國人要求歷史尊嚴的正義行動。將這樣的行動拉離大主題,放入商業的小主題,不是一種無知愚蠢,就是別有居心。這種居心要不是自卑感太重,就是甘心為帝國主義的走狗鷹犬,持續為他們的侵略暴行塗脂抹粉。
7 k' O/ |8 q! C8 T% }, l7 `, d( [: x d
D.有人提出文革期間,甚至包括改革開放期間,中國人對歷史文物進行大規模的破壞,以此對照英法對圓明園的掠奪似乎不算什麼。這問題是很可以討論的。首先我們必須確認,文物有極高的金錢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以及精神與生命的價值,破壞與掠奪都是不可饒恕的,不能因為中國有文革,就可以反轉圓明園掠奪的不義性,以這樣的類比形式為掠奪罪行辯護,也是居心不良,非常不適當的。當然這個提問也提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就是中國缺乏一個統整.週全而深刻的文物憲章,缺乏文物發掘.典藏.使用.交易的整體措施,缺乏全民族文物保護的基本共識,沒有形成文物保護的人民海洋,各地偷盜文物事件仍大量進行著,包括各地政府在城建過程中,仍然大規模的破壞歷史建築,把價值極高的文物建築夷為平地,再花錢建成價值不高的現代低檔公寓樓,看了令人痛心疾首!因此我們在追討被劫文物的同時,應該啟動國家文物保護總體工程,有計劃的通過討論與全國性會議,形成中華民族文物憲章,成為國家文物管理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下建立管理體制,形成國家文物拍賣市場,汲引民間力量進入文物保護.文物使用.文物教育.文物交易的活動中,全民共有,全民共享全國文物,調動全民熱情投入文物保護與研究的行列中。這才能根本轉變中國文物持續被掠奪與被破壞困局,使文化大國的中國,真正走向文化復興的光明大道。
+ J: ?3 Y; ]# B) f A# S1 S# S8 n& R. S& v) [: R- U+ t; I
E.關於追討文物的基本立場,1.中國國家文物局表示:“中國政府相信,拍賣圓明園藝術品違反了相關國際協定的基本精神,并將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文化權利和民族感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日前表示,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是在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劫掠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貴文物,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3.圓明園管理處發表聲明稱:圓明園流失海外的諸多文物(包括獸首在內),大多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劫掠,并流失多年的中國珍貴文物,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回到它的原生地。$ x1 b0 n- ?1 V0 s
; g$ C- T/ K, v我認為這些都是有理.有力.有節的主張,應該做為中國人追討相關文物的基本立場,持續進行相關文物的國際追討。' }. ]+ z' }4 t0 _# `2 Y0 z: A
孔子2560年3月9日[09] 皮介行 寫於 南湖之濱* A' g; `& a# L8 X* B1 [
- k( s |1 R' O2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