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在线视频精品一区-在线视频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免费-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盛世收藏網

 找回密碼
 注冊賬號

樓主: 紫清劍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藏真自賞尋寶記

[復制鏈接]
41
 樓主| 發表于 2017-6-20 08:55: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1 22:26 編輯 0 q% k& l, m; C; n2 |

* ?# w5 A) W. N7 s; q6 b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一)和田脂玉素身鼻煙壺(紫清山房主人)- Y9 d. M0 e5 B% J) w. X* s5 V, t
1 T4 ^. g3 C" E# u! O( }4 U
       和田玉,產自新疆和田,古稱于闐。自古和田美玉聞名宇內,《禮記·聘義》載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長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今人多用“君子如玉”、“溫潤如玉”、“潔身如玉”,皆為贊譽之辭。- x8 D$ H( ?9 }: g
5 I: f1 A' d& e& D+ V8 b  {
4 l8 E  E  f0 q3 x- w4 V
        和田玉以籽料為尊,經千百年河流沖刷翻滾,玉料如鵝卵狀,沖刷愈遠,玉料愈潤愈純;籽料具天然毛孔,因環境各異、金屬元素不同,間或有撒金皮、棗紅皮,虎皮等沁色,最是喜人;山流水次之,為山料經雪水沖至山腳處,不夠圓潤,少有沁色、毛孔;山料又次之,然今亦少見矣,概因氣候惡劣,礦脈難尋也。以顏色分,黃玉最罕見,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糖玉、青花等而次之;羊脂白玉,色如羊尾油脂,溫潤、致密、光澤柔和,萬不出一,故更佳;新疆白玉河及黑玉河河域均出籽料,河域歷經數千年屢次改道,故戈壁灘亦能撿拾真和田籽料。1 g) ]) l4 ]: L" W" E

" w! i; C- H& [: p' Y" Q

; x/ e& V4 I3 D5 J* L; E
; p. \1 b/ k5 ?3 f
/ _0 {; o: Z3 l: X4 s
        近年不法商賈以俄羅斯、高麗、青海等地產玉,贗稱和田,世風日下矣,實令人痛心疾首也;真和田美玉者,精光內蘊,無賊光,溫潤細膩,結構致密,少有透光。. C! f0 Y* b' e1 W, E) A
6 w3 k6 l& S/ T. ~  i

2 l+ G* T) r' x8 P* j- H: a        清中早前,因運輸不易,和田玉器極為少見,配用玉等級分明,王公大臣佩之環璧虎符,佳麗貴婦佩之釵黛步搖,以彰身份尊卑。唐宋以降,尋常百姓方可玩玉;清乾隆朝,新疆初定,國庫充盈,安定富足,故巨塊玉石可運出疆外,由造辦處細細雕琢美器,如玉瓶,玉琮,玉如意,玉碗,玉擺件等物,尤以“大禹治水”青白玉山子聞名于世。
' R4 ?3 D2 A* u  U7 M5 r& }
0 }: |6 S( S. N
& F' J( S) L& h4 W
        清康熙年間,西人進鼻煙,天朝上下均好,初以粗陋之料器盛之。至乾隆年,能工巧匠以和田玉、青花粉彩瓷、瑪瑙、寶石、珊瑚、水晶等物雕琢為鼻煙壺,大臣貝勒持之比較,曰斗寶,白玉鼻煙壺最為貴重。
, g# C( m- F- H. B" Z, ^' V4 ?4 K8 a+ }6 f, X5 H

# ~0 _0 w; A6 ]7 Y/ A        吾初識和田玉,曾受教于今有弟,弟承德府人氏,博學多識,師從名門,性情溫厚,專研珠寶玉器,開“新石器玉店”,免費為諸多好友鑒定,且精研洪氏太極,交友甚廣。一日吾與今有聯袂而行,閑逛古玩城,行至藏寶閣,閣主老海始自內蒙歸,出示兩物,一曰和田玉素身方筆筒,器形規整,沁色自然,包漿厚重,筆筒以圓形居多,方形實屬罕見;二曰和田玉素身鼻煙壺,無款,用料奢侈,只手可握;美人肩,壺身穩重,紅珊瑚壺鈕,線條圓潤,打磨精細,溫婉可人;把玩摩挲,如嬰兒膚,細膩滑手,妙不可言。今有耳語:此壺以羊脂白玉琢磨而成,甚為難得,且為老物也。因筆筒價高,遂舍玉筆筒而收此鼻煙壺也,歸而藏之,秘不示人。
3 K* L# K+ z, m! y2 C
& ]' u3 c4 R5 ^: s0 `5 F) ?4 H

1738946143.jpeg (454.42 KB, 下載次數: 58)

1738946143.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發表于 2017-6-20 17:4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于 2017-6-21 10:24: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1 22:26 編輯 " ]9 o% I" {! k1 T7 Y

1 f0 |, b% w' W7 O# Z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二)石貝幣(紫清山房主人)! n2 z5 }9 t( F, ]1 H+ t% @

" V: A& @' c' ]& p$ ~- a4 j* p- w        古泉一途,幣別繁多,真真贗贗,博大精深,殊為不易。然研究古泉發展史,即可一窺同時代政經發展變革,古泉厚大,則政通人和;古泉薄小,政亂業廢,誠不虛也。齊刀厚重,齊桓公霸業有成;王莽時“一刀平五千”,“大布黃千”,咸豐帝“當百,當千”等則失祖制,通貨膨脹矣;更有甚者,以“榆莢錢”濫竽充數,更為下等。
+ O( Z# h! I+ l; E- _+ X
, Y6 x5 z9 u  ^- N        古泉鼻祖,已有公論,乃貝幣也。遠古時銅鐵未現,以磨制貝殼為幣,以利貨物交通,方開錢幣之始,后亦有石貝幣、銅貝幣出世。貝幣雖存世量大,價賤如泥,然藏泉者亦不敢輕視之,必傾力收集以藏。# O$ O2 B7 y, M3 N7 V

0 m! B  ^. G" e! Z) m, x        吾偶于東弟古玩店內,見貝幣一堆,乃老農掘地現之,已千百年矣。貝幣孔內仍殘留泥土,灰土灰面,人人見之不以為然。吾與東弟以清水洗之,方顯真容,灰石質地,包漿厚重,乃思若擇品相完整者,以絲絳串之,每日摩挲把玩,豈不快哉。遂收之如法,旬日有變,愈加光亮可愛,甚喜。
7 {, o% M2 U2 J! U; ^

339029060.jpeg (540.48 KB, 下載次數: 37)

339029060.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于 2017-6-21 10:26:56 | 只看該作者
郎弟 發表于 2017-6-20 17:45
& Y3 f, \# m) ?3 \* D0 s
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于 2017-6-21 22:22: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1 22:24 編輯
8 n, ~; R* ?" D  s3 k( X
4 ]  H. v- z0 K6 z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三)扳指(紫清山房主人)8 F, n- g& S) Q( u7 p/ L- P

; I6 w9 `6 Y4 M9 h4 h$ o5 f' Z        扳指者,自商代即有之,前身為韘,《說文》曰:“韘者,射也。”扳指為騎射用品,俗稱扳機,為勾弓弦拇指所佩,護手也。扳指多以翡翠、白玉、**、象骨、鹿骨、陶瓷等制,以滿綠翡翠、羊脂白玉為上。
5 }5 K, w. @) f1 O" ]' j' ]7 u  \$ D( l: K& q" ~, f' w7 y) b
        以形制論,可分漢扳指及清扳指;漢扳指一面坡型,另面似指環,而清扳指為桶裝,有圓潤之弧度。以用途論,可分武扳指與文扳指;武扳指素身,文扳指多于外璧淺雕詩文或圖案。滿清入關以降,扳指盛行一時,至乾隆朝為扳指制作之巔,乾隆帝因一枚扳指,曾七次下旨造辦處修改形制,方意滿心足;據傳,乾隆帝曾為五十多枚扳指題寫御制詩文,并精選若干,置入多寶盒把玩賞鑒。$ P. g) d3 V) e$ C' A
& |/ N; m$ ^7 i& X3 q9 c7 }

" [, B' F" H% A* [8 W        扳指佩戴亦有規制,官職低者佩昂貴之扳指,視為大不敬。曾有一宗人府章京佩滿綠翡翠扳指,拜會某王爺,方入內堂,王爺見之不喜,即端茶謝客,永不提用。! i! ?: p. D, p9 y
5 y; ~) ?7 O* U5 l5 D. b9 ]* H

5 ]% `% ~  o( ?( y        清中后期,扳指軍事用途已失,裝飾及身份用途方顯。八旗子弟武藝漸廢,而斗富之心漸起,無不挖空心思,花費巨資覓得一名貴扳指,重材質而輕形制。有心者,于扳指內膛套一層紫檀,加以細細養護。# J' U/ I) Y+ B7 I$ r
2 {& R6 j# b, v- j# j3 c
        吾多年前昆明小住幾日,于洱海之畔,偶入一古玩小店,雜件中挑得白玉扳指一枚,素身,結構致密,溫潤細膩,雖沿有殘,因是老貨,亦慨然收之。又數年,收得一骨質扳指,一新作白玉扳指,均價不高。

877979685.jpeg (474.54 KB, 下載次數: 51)

877979685.jpeg

854105215.jpeg (355.76 KB, 下載次數: 41)

854105215.jpeg

975035707.jpeg (177.38 KB, 下載次數: 43)

975035707.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發表于 2017-6-26 22:56:49 | 只看該作者
熙熙皆為利來,攘攘皆為利往,先生好文筆,但愿交賢者、藏真品、得其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于 2017-6-27 08:45:44 | 只看該作者
云靜致遠 發表于 2017-6-26 22:56 : h( }7 M) L% e( D8 M/ C
熙熙皆為利來,攘攘皆為利往,先生好文筆,但愿交賢者、藏真品、得其樂! ...

, W4 U7 A. u8 m. t2 |6 Q4 v謝謝先生雅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于 2017-6-27 09:12:18 | 只看該作者
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四)“大清光緒年制”湖藍釉碗(紫清山房主人)) ^6 K  {+ \2 {5 L/ r9 t! M+ }

% f* [. T, H) n+ P( c3 ]" x, h

: N: |0 F2 Q5 c$ ^2 i  E7 M2 \        吾于古瓷一路,時存恐懼,概因形制繁多,真贗難辨,終不得法,不入門也。官窯瓷器,更不抱幻想。
' T9 {4 F! `5 _- P/ o        一冬日午,虎弟引路,至一收藏好友家中,欣賞其多年之藏品。好友張弟,亦從古董發家,初為藏家搜羅古物,披風瀝雨,換得溫飽而已。日久,張弟于諸多古物中撿拾品相較好,或帶題款之物密藏,又經高人指點,大浪淘沙,終積攢藏品二十一件:瓷器五件,銅器十件,古玉六件;
: F  _$ o: u$ t* y8 B3 H- f/ G( q4 M" h  J/ z

' `, c+ L- o0 J0 A5 Y        吾于張弟藏品中,獨對單色釉碗愛不釋手。該碗品相完好,外掛湖藍釉,釉色肥厚,胎體雪白如玉,底款“大清光緒年制”,楷書款,書體似顏柳,峻峭飄逸,底部一圈火石紅,略有蟹爪紋;因濰縣做官者眾,張弟又收自城內老戶,初判清代晚期官窯出品,乃御賜之物乎?且待行家掌眼。3 B' |0 @; h  O1 d. Z
" F5 s  f5 z: u5 a% h

3 j' Q# m; P- o& f$ w4 T- ?" \  n相關資料:8 s. z  O" [* h, V5 f" \
        1644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三件大事:明朝末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大清定都北京。此后,清朝經歷康、雍、乾三代盛世。至乾隆后期,有史學家稱之為“落日的輝煌”。大清一朝,開始由盛而衰,到了光緒年間,暮氣沉沉。中國古代瓷器,經宋、元、明,屢創輝煌,至“清三代”,到達另一個高峰。清嘉慶以后,瓷器藝術日暮西山,一代不如一代。光緒年間所產瓷器,卻令人耳目一新,當刮目相看。一些古瓷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封建社會回光返照在藝術上的反映。$ H  Y( T: E1 U/ D
! w. @. u% ^$ |4 I; T2 c( b

+ \& B' F. e6 ]5 k2 S: p        光緒為清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光緒時期出產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龍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龍即不斷出現在瓷器上,至光緒年間,則大量出現。這時期的龍,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少了些威嚴、呆板,使龍仿佛從深宮走進平常生活,似乎還有些可愛。另外,瓷器中還不斷出現外國人生活的場景,且“洋味”十足。這時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現,如仿宋五大官窯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幾可亂真。無論是青花、粉彩瓷器等,無不造型生動、胎體堅硬、釉色溫潤、韻味十足。, {5 Z& s6 U, X5 W( `
  T  I* K5 ]; T* j/ c$ s5 s$ C

% \. R' p* H- W) V# J. B4 b        探討光緒瓷器為何絢麗多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1840年,大清帝國在英國船堅炮利的攻擊下,被迫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隨后,“洋風”吹來,吹進這古老、塵封已久的帝國大門。此后,有關西洋體裁的作品,不斷出現在“中國制造”瓷器上。至光緒年間,不僅“洋風”仍吹,同時科舉被廢,新學誕生。實際上,中國的單一文化,已漸漸融入多元文化。這一切無不對瓷器藝人的思想及創作產生重大影響。
- X+ {8 E; \, D' v5 W$ ~) j; @( u, b- `' w8 a" j: A

! `, h2 G8 W, {; l. L. N        光緒時期,瓷器藝人創新意識有所增強,在繪畫題材上,在釉色處理上,無不追求藝術境界。這里所說的創新,實際上是“復古”。工匠們有感于嘉慶以后瓷器藝術不斷走下坡路,深為惋惜。一些有所作為的工匠,紛紛仿效明代青花、“清三代”青花的藝術效果,制作上精益求精,往往在器底寫上“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就是明證。大量仿宋代的單色釉瓷器,之所以仿得惟妙惟肖,亦出于工匠們的責任感。反映在一件光緒時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很有特色。有關“三星老人”的制品,是個傳統體裁,但光緒時期工匠們追求藝術效果,使之造型端莊,青花釉色純正,細看,頗有些康熙瓷的味道。這一時期,洋人不斷進入國內,大量購買中國瓷器,把中國瓷器帶進帶出,造成瓷器需求量上升。這也是光緒瓷器得以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
/ `* ^: v$ |) P$ Q1 n8 {2 R* j+ J/ P/ V; t1 q) q

907340579.jpeg (169.38 KB, 下載次數: 44)

907340579.jpeg

247011770.jpeg (208.59 KB, 下載次數: 47)

247011770.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于 2017-6-27 09:16: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8 06:22 編輯
/ A$ q; A( Q. R  a/ N9 N
2 B/ u" A% F) K愿盛世收藏長盛不衰!
. E3 S" O/ L5 [/ \. Q7 e/ ^% _. T- g4 b5 M

907340579.jpeg (169.38 KB, 下載次數: 46)

907340579.jpeg

247011770.jpeg (208.59 KB, 下載次數: 43)

247011770.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于 2017-6-28 10:44: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8 10:51 編輯 ! _& F. ~3 s( e$ O

% \9 Z. f. e7 h7 ^& ^  ]敬請指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于 2017-6-28 10:49: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8 10:52 編輯 ' s+ P: F) e4 O3 u" H* Z( m

  w3 x$ ]( [8 @2 o2 [" B古董一行實屬不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于 2017-6-28 11:02: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清劍 于 2017-6-28 11:05 編輯
: Y3 T/ H6 W. w4 d# t' e) F9 U! D  x$ M
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五)博古紋飾壯罐(紫清山房主人)
! G+ X7 L  Z9 p# d1 H) s2 }& l' n2 I9 F6 }# U3 v" v2 g/ s' |
        吾于虎弟好友張弟家藏中,曾見一對無蓋之壯罐,白地,青花靚麗,博古紋,施釉肥厚,一罐完整,另一罐有炸裂,鋦以一排老釘。) |2 q& T' S8 `* w3 |" C

. t: a; D0 }- Y- a( _$ n. ?9 k        觀其發色,初斷似光緒民窯出品。罐上下飾以如意紋,邊置一古樸老根香幾,幾上一蘭花瓷盆。圖案中央一方桌,桌腿回字紋,前掛碎花桌布,側放一芭蕉葉;桌上一瓷瓶,瓶內孔雀羽一,毛筆二,畫軸一;瓷瓶之側,長方案屛一,上畫山水,蒼松翠柏間,結一草廬;桌上又有一回字紋案幾,上置古籍兩冊。: \. x2 T9 h$ J7 N
0 J4 w+ C% C$ r2 c3 a, W) C; B3 Y
        該壯罐一對,仿若古時大戶讀書人家所用。高堂正廳,靠墻置一巨案,壯罐分置兩旁,文人之氣勃然而出矣。惜一罐殘,且無蓋也。
' P5 }, {# l7 g  V: x3 `* O+ M
7 e' y8 A5 m9 g: u, O; S! a! q相關資料:
- b& N5 }  Y4 [新浪蘇州  資訊5 W( w- {9 K( C' ~; n5 E
9 z6 [# i/ r) p/ ]3 W( p  X
有一種罐叫壯罐2016.01.02 10:23:27城市商報摘要:
" q- D+ p* r  S4 K. B) k3 r# c% ^
; V3 t  D$ c# i" j: ?( T        壯罐,為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罐的樣式,造型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內折,帶蓋,口、足直徑相當。壯罐通常以一對形式出現。如今明清時期壯罐的拍賣行情升溫,單只大約10萬元左右,一對大約25萬元左右。
: t6 g, t7 x* Z壯罐首見于明永宣時期,其器形源自西亞金銀器,明代宣德時期壯罐制品釉面肥潤,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仿制,以青花器為主,清中期時亦有粉彩品種。清乾隆年間的仿制壯罐釉層勻薄。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均有燒制壯罐,目前所知傳世數量較少。
7 M( n+ x' g2 ?筆者收藏的一只清代青花壯罐器形:唇口、直頸、窄肩、直筒腹、圈足,青花紋飾。通高32厘米、頸4厘米、足2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1厘米,器身滿工繪五層紋飾,為幾何漁濤、纏枝、蓮花、牡丹花卉、海濤等;罐蓋似將軍罐狀,頂為青花寶珠紐,器腹紋飾為四、五、六角冰格、錦地、花卉、三聯方勝、罄紋等吉祥紋飾。
1 K8 g: k& N& c7 C8 p* t8 L8 I壯罐的用途一直未曾為各種陶瓷論著所提及,據清宮《乾隆記事檔》記載,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十四日,太監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有蓋撞罐一件傳旨,著唐英照樣燒造逪冠架用,不必落款。一件隨大運呈進。于十四年五月月初四日,司庫白世秀將燒造得青花白地有蓋撞罐一件隨大運呈進。”民間藏界多曰其用途為裝茶葉之用。也有古代文獻:壯罐是兼陳設觀賞與實用于一體的,它本來功用是承裝“逪”。逪,計算用的籌,《說文·竹部》‘逪’,長六寸,計歷數者”的記載。
+ Y7 ^; N4 e& m) H0 Q傳世壯罐大多為清中晚期有青花、粉彩、礬紅、茶葉末釉、青花釉里紅、豇豆紅、珊瑚釉、晚淸淺降彩、松綠石釉等品種,還有的有描金工藝,還有的繪博古圖紋飾。壯罐上題材祥瑞,色彩豐富,色調雅致,畫工細膩。 (王家年)

1738789077.jpeg (396.17 KB, 下載次數: 45)

1738789077.jpeg

576567708.jpeg (258.87 KB, 下載次數: 43)

576567708.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發表于 2017-6-28 15: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于 2017-6-29 08:48:07 | 只看該作者
郎弟 發表于 2017-6-28 15:22
! \* p) E! K$ g7 Z+ k
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于 2017-6-29 08:48:12 | 只看該作者
郎弟 發表于 2017-6-28 15:22

, o$ X# i0 f, l+ B% f  f/ e8 ~" E: h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于 2017-6-29 08:52:46 | 只看該作者
藏真自賞尋寶記(二十六)清三代瓷盤(紫清山房主人)7 j( N( o0 ]6 w" W' q

( ^/ T; Y0 \3 w5 t" T

  _. B1 P6 ~8 P! x8 g, d9 L        約十載前,吾新屋落成,待喬遷之喜之日,眾友來賀。吾新屋乃中式簡約格調,書房近二十平米,配一對書柜,一對多寶閣,一曲尺羅漢床,書桌一套,眾友皆拍手稱快。
! ?$ A( f1 X! A$ M$ @" e/ i9 @) y& @- I2 a9 L1 J3 k% ^+ @

7 ?/ r  W( o0 [) L1 L        唯湯師弟笑曰:師兄書房固令人羨慕,然藏品稀少,古意不顯也。吾近日自海外新購古瓷若干,兄可自內選趁意之物,裝扮多寶閣,更合舊制。吾欣然從之,次日即登門拜訪,果見精致木箱,內藏古瓷十,寶光內蘊,發色自然,青花靚麗,粉彩炫雅。6 n# H; {) H9 e5 F8 E. ]0 b, K2 V
        吾自內挑選瓷盤三只,一曰清康熙開光菊花紋飾青花瓷盤,發色深沉,筆意老道,頗似民窯中的官窯出品;二曰雍正如意紋牡丹青花瓷盤,設色雅致,簡潔秀麗,發色略淺;三曰乾隆山水花卉粉彩瓷盤,水面開闊,意境深遠,一派桃花源景致。因西人皆以家藏中國瓷器為榮,故購買后不舍實用,懸之以壁,供裝飾欣賞之用;三只瓷盤,皆有鐵絲固定之痕跡,每盤貼有拍賣行標簽及價碼。湯師弟擬將三盤送吾,以作賀禮。吾堅不肯受,以六千金買入康熙及雍正青花瓷盤,乾隆粉彩瓷盤作為賀禮亦欣然受之,配以雞翅木架,放之于多寶閣,果見古意矣。; p/ n. T8 M/ ~0 R, n9 n

! a  A7 Z/ m% i7 q9 z- l

637849134.jpeg (254.94 KB, 下載次數: 41)

637849134.jpeg

61888506.jpeg (330.86 KB, 下載次數: 43)

61888506.jpeg

378895602.jpeg (380.66 KB, 下載次數: 46)

378895602.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發表于 2017-6-30 11:0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于 2017-6-30 15:07:35 | 只看該作者
最愛 發表于 2017-6-30 11:03

. ~, x- S; B- k  x- m7 u& x$ q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于 2017-6-30 15:07:53 | 只看該作者
最愛 發表于 2017-6-30 11:03

$ m. v2 U/ a* ], B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于 2017-6-30 15:08:35 | 只看該作者
最愛 發表于 2017-6-30 11:03
4 E8 J4 @( |7 H; ]$ D6 W9 j7 p
謝謝您的鼓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賬號

本版積分規則 需要先綁定手機號

手機版|盛世收藏網

GMT+8, 2025-7-17 14:55 ( 京ICP備1001754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2689號 )

論壇內容僅代表發布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業務聯系:15011024225(臨時,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ylpq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 | 日本成本人观看免费fc2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男人午夜天堂 |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自拍偷拍图区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理论电影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67194成人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毛片免费全部免费播放 | 四虎免费永久网站入口 | 一级黄色动作片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 五月天色丁香 | 欧美日韩大片 |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欧美在线 |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 色的天堂| 一级 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 羞羞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免费观看 | 夜夜天堂| 伊人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下载 | 伊人精品在线观看 | 黄色污污视频网站 | 国产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www.色婷婷.com | 国产视频入口 | 在线观看视频资源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亚洲电影成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九九电影理伦片免费看 |